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2-14 1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书p89—90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共几课时 3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难点: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资源 学生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PPT、学具和教具图片
预习设计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你能列式计算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吗?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1)说说小杯和大杯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试着用学具去摆一摆。(3)试着列式计算。(用问题的看书本例题)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1、初步感受替换的策略2、认定课题和目标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预设8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1、2。说说如何列式?为什么?2、交流预习作业3。(1)指名说说“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的意思?(2)小组交流替换的方法;学习菜单:(1)交流不同替换的方法。(2)完善修正自己的解答。3、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指名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指名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意思。学生的交流情况可能出现:全部用小杯装,并求出小杯的容量;或全部用大杯装,并求出大杯的容量。三、回顾解题过程,凸显替换价值。(预设5分钟)1、让学生说一说,体验检验的全面性。2、讨论:解决问题时,大杯和小杯为什么要替换?使用替换策略有什么好处?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有何变化?四、灵活应用,巩固替换策略(8分钟)1、学生读题后判断。2、根据学习菜单尝试练习。(1)动手在纸上画一画,再试着算一算。(注意看老师给你的悄悄话)(2)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3)比一比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有什么不一样? 悄悄话:如果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总量还是720吗?那是多少呢?3、交流、比较两条题目的异同点。五、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1、口答100克达能饼干钙含量相当于2杯牛奶的钙含量。500克达能饼干钙含量可以替换成( )杯牛奶的钙含量;6杯牛奶相当于( )克饼干的钙含量;老师早餐需要100克饼干和1杯牛奶,相当于( )杯牛奶的钙含量。2、说说你是怎样替换的。(1)六(3)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3、综合练习(1)成练习十七第1题和改编题(2)买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付312元。4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和桂圆的单价各是多少?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块一】 1、出示天平。师:怎样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子的重量?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板块二】1、出示: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只小杯里,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出示: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提问:你能直接用720÷7计算吗?为什么?小结:这些果汁既分给了大杯,又分给了小杯,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不能用除法直接计算,所以得给大杯和小杯增加一个条件。2、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师:小杯和大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关系的?根据这个关系你是怎样替换的?2、指导学生小组交流替换的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解题过程。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追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提问:你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个什么策略? 你们是怎样替换的?(指名说说想法)【板块三】1、师: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进行检验,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检验呢?明确检验方法。2、提问: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大杯和小杯为什么要替换?使用替换策略有什么好处?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有何变化?明确:替换的目的就是把两种未知量转化为一种已知量。我们在替换时可以采用学具操作或画图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题意。【板块四】1、出示改编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提问:现在可以替换吗?2、指导学生根据学习菜单进行尝试。3、根据学生回答投影显示列式和方法。追问为什么要用720-160呢?还可以怎样替换?追问:为什么要用720+160× 6呢?请学生口头检验。4比较师:这道题目与刚才的例题1有什么不同?(条件、做法(总量、杯子数))小结: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合理替换。【板块五】指名口答。2、组织学生练习。交流时屏示学生的解法和检验过程。第2题:追问:为什么不把铅笔换成钢笔?说明:在替换时要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板块六】1、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2、列举生活中的替换实例:超市100点积分换1元。4个空瓶换一瓶啤酒。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69页第1、2、3、4题。2、能力提升:通过今天的知识,你会解这样的方程了吗? X=4Y X=( ) X+Y=15 Y=(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