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模试卷(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一模试卷(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7-19 10:24:00

文档简介

语文中考一模答案及评分标准
1、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缀 衷 媚 怅
2、眺望 遥望 注视
3、(1)删去“没” (2)将“许多”移到“有关”之前
4、(1)无可奈何花落去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符合即可)
5、 如: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符合即可)
6、例:(1)、别人犯了错误,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2)、如果平时不注意小的疏忽,就会导致重大的失误,造成严重的损失。(符合即可)
7、略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8、开门见山,为下文设伏笔。
9、“咬牙切齿”写出了父亲对儿子为人自大的痛恨和教子的严厉。换词示例:“恶狠狠”,“严厉”,“严肃”等
10、期盼我踏实,明白行动是最重要的人生道理。
11、父亲的行为是粗鲁的,但这“粗鲁”中却包含父亲教育儿子的一片苦心,也正是这样的严厉才促成了儿子的觉悟。(能对父亲的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即可)
12、“我”错怪了父亲粗鲁,不尊重人。这里包含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与对父亲的感激。启发:与父母相处,作子女的应多理解、尊重他们,细心感受父母的苦心,向他们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只要言之成理,肯定理解父母即可)
13、说明白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4、茶具及泡法;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误区指正等
15、(1)性凉 (2)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 (3)导致口黏或口发酸、唾液多
(4)脾虚的人(如答“患有糖尿病或血糖高的人”不准确)
16、不能:“往往”表示“在喝菊花茶时,人们加冰糖以增加口感”这一现象是时常存在的,它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有这个词,便可以突出作者所提出问题(喝菊花茶加冰糖需谨慎重要性。删掉后,就看不出事情的严重程度了。
17、(1)经开水冲泡后,仍似朵朵盛开的鲜花,沉浮于淡绿色的茶水之中——形美
(2)香气四溢——气香; (3)其味甘甜——味甜; (4)可去腻清口,和气益神——功效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8、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自由自在;一是笼中的,完全没有自由。
19、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20、(1)平民 (2)迹象 (3)道歉 (4)明白,懂得
21、(1)罢了 (2)如果
2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3、“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唐雎:维护国家尊严,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24、(1)到……去参加科举考试 (2)一起前去 (3)没考中 (4)考取与否
25、考取科举的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更在孙山的后面了。
26、滑稽、幽默,才子。
四、作文(60分) 略林埭中学2007年语文中考一模卷
(总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1、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只有一种颜色的世界,太单调,不辨你我,不分黑白,只有一片(hùn) 沌;黑白两色的世界,虽然分明,却(jū) 泥于每一根线条明晰的分界,太冷淡太呆板;只有这三原色构成的世界,五彩斑(lán) ,变化万端,才构成一个完整的锦(xiù) 大地。
2、 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我 着远处林木叠翠、烟岚明灭的座座青山, 着更远处那银光闪烁、玉洁冰清的雪峰,而雄壮的牦牛踱着绅士般悠闲的步子, 着过往的游人。(注视, 遥望, 眺望)
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改正。(4分)
(1)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2)第一节生物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4、根据提示默写。(共5题,任选4题作答,1、2小题必答。)(6分)
(1)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3)陆游《游山西村》中含有“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4)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5)即将毕业,思绪万千。我们怀念一起度过的难忘岁月,我们珍藏共同拥有的纯洁友情。请从课外古诗作品中写出与“友情”有关的一句诗句:“ , ”。
5、 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急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孟子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说的是人人们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材料二:三国时蜀国皇帝刘备在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刘禅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恶小而为之”说的是不要因为错误小而不去在意它,而去做它 。
材料三: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其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7、 请你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作介绍。(要求至少写出该人物出自谁写的哪部文学作品,其经历的主要事件及其性格特点等。)(4分)
(贾宝玉 鲁滨孙 阿廖沙 鲁智深 保尔 祥子)
2、 现代文阅读(32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7题。
(一) 手比头高
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的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管小孩子一样管我!
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了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恨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在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 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的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我在他的眼中看到有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8、 说说本文第一段“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9、“‘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一句,作者为什么用“咬牙切齿”这个贬义词?你还能用别的词替换它吗?(3分)
10、“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父亲“期盼”的是什么呢?(3分)
11、当时“我”认为父亲是粗鲁的,你以为呢?(3分)
12、文中说“我不知错怪了你您多少回!”“我”错怪了父亲什么?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你怎样跟父母相处又有什么启发?(5分)
(二) 喝菊花茶的学问
①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色泽金黄,朵大肉厚,香浓而幽雅,味甘而醇郁,是一种清凉解渴的好饮料。蒸晒加工后的干菊,经开水冲泡后,仍似朵朵盛开的鲜花,沉浮于淡绿色的茶水之中,香气四溢,其味甘甜,酒后饭余,泡上一杯菊茶饮喝,可去腻清口,和气益神。
②《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③但人们在泡饮菊花茶时往往比较随意,而专家告诫我们:泡饮菊花茶也很有学问。
④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数个玻璃杯中即可。如果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
⑤由于菊花性凉,一般情况下,它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喝;而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不能喝。
⑥喝菊花茶时,人们往往还喜欢加上几颗冰糖以增加口感。虽然菊花茶加冰糖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别加糖,应单喝菊花。此外,还有一些脾虚的人也不宜加糖,因为过甜的茶会导致口黏或口发酸、唾液多。所以,对自己体质不了解的人喝菊花茶还是别加冰糖为好。
   (摘自“联合科技网”《喝菊花茶加冰糖需谨慎》作者:沈红 有改动)
13、 文章第②段引用《神农本草经》中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14、“专家告诫我们:泡饮菊花茶也很有学问”,作者在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学问呢?请用自己的话归纳。(3分)
15、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4分)
物质 性能 不宜人群
菊花 ⑴ ⑵
冰糖 ⑶ ⑷
16、第⑥段中说“喝菊花茶时,人们往往还喜欢加上几颗冰糖以增加口感”。这里的“往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17、请仔细研读下面一句话,然后说说它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杭白菊的特点。(4分)
蒸晒加工后的干菊,经开水冲泡后,仍似朵朵盛开的鲜花,沉浮于淡绿色的茶水之中,香气四溢,其味甘甜,酒后饭余,泡上一杯菊茶饮喝,可去腻清口,和气益神。
3、 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8—26题。
(1)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8、这几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1分)
19、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2)休祲降于天( )
(3)长跪而谢之曰 ( ) (4)寡人谕矣( )
2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以头抢地耳( ) (2)若士必怒(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 唐雎所说的“士之怒”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 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选自宋 范公偁《过庭录》)
[注释]解名:考取科举人的名字。解,jiè。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赴举他郡( ) (2)乡人托以子偕往(   )
(3)乡人子失意( )  (4)乡人问其子得失( )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6、根据短文内容,分析说明孙山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善待”,是指好好的对待。这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道德修养。
善待父母,用孝心回报养育之恩;善待老人,用体贴温暖他们的心;善待孩子,用关怀帮助他们成长;善待弱者,在扶助中送去爱心;善待对手,在公平中友好竞争;善待自然,在呵护中和谐共存……用这样的胸怀、这样的准则来为人处世,就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得到和谐共存的局面。
请以“善待”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所写内容必须扣住话题。
林埭中学2007年语文中考一模卷第 4 页 共 4 页林埭中学2007年语文中考一模答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hùn jū lán xiù
2、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改正。(4分)
(1)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2)第一节生物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4、 根据提示默写。(共5题,任选4题作答,1、2小题必答。)(6分)
(1)    (2)
(3) , 。
(4) , 。
(5) , 。
5、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7、(4分)
2、 现代文阅读(32分)
(一) 手比头高
8、     (2分)
9、    (3分)
10、    (3分)
11、                     。(3分)
12、 (5分)
(二) 喝菊花茶的学问
13、      (2分)
14、                            。(3分)
15、(4分)
物质 性能 不宜人群
菊花 ⑴ ⑵
冰糖 ⑶ ⑷
16、 (3分)
17、
(4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 画眉鸟
18、 (1分)
19、 (2分)
(二) 唐雎不辱使命
20、(4分)(1) (2) (3) (4)
21、(2分)(1) (2)
22、(3分)     
23、                       。(3分)
(3) 名落孙山
24、(4分)(1) (2) (3) (4)
25、(3分)
26、 。(3分)
四、写作(60分)
1
林埭中学2007年语文中考一模答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