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2-17 20: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老师:宋荣洲○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设计
○ 设计思路
○ 讨论与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三
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这堂课,是
学生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2和5
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也是为今后判断质数与合数的
基础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
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猜想、验
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
的探索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学难点: 为学生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搭建平台,使学生能得出结论。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 直接引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判断我们班里有44名同学,44是谁的倍数?
(回顾2、5的倍数的特征。)
那么,44是不是3的倍数呢?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 复习旧知,为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引导作用。
开门见山,直接抛出一个“球”,让学生去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明确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二、大胆猜测 验证质疑(一)猜想(二)验证问题1:44是不是3的倍数?
问题2:3的倍数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征? 通过两个问题,直接拉出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由于受到知识的迁移,2、5的倍数的特征,从个位出发来考虑,使学生找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一个认知上的冲突。(三)归纳问题3:对于以上的猜想,你认为哪些有问题,能用举例的方式说明吗? 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看个位上的数字。得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4:通过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三、提供材料 探索发现1、利用1~100的数字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所有3的倍数。
要求:1)、正确圈出3的倍数。
2)、思考有什么方法又快又不遗
漏。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平台,利用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完成3的倍数的特征研究。
期间,老师可以适当给予部分小组以指导。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出一定的规律来。三、提供材料 探索发现2、分析、总结探索的结果。把自己的发现用笔记录在书本上。我们的发现三、提供材料 探索发现3、发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同学们的这一发现,对于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举例验证。出示415、186、2511。 引导学生跳出图表,从形的研究,到数的研究。探索所有3的倍数的共同特征。4、 独立归纳、完善,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3的倍数的特征。概括成一句话。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四、运用实践 巩固新知1、判断。初步巩固新知。
完成试一试,并校对分析。
2、基本练习。独立完成练一练1。3、综合练习。
1)、□里填几,能被3整除。
1 □7 25 □ 3 □ 6 □15
2)、独立完成练一练2。分析校对。五、总结延伸 拓展提高 1、课堂总结。   (1)回顾这堂课的收获。
主要是思考过程,与学习方法。   (2)体会学习的知识,再现规律和特征。
 2、实践拓展。    猜想并验证9的倍数的特征。   (1)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研究方法,继续展开9的倍数的特征研究。   (2)在个人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3)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等过程,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 ○ 设计思路
这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再观察—再猜想—再验证”的几个环节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与概括能力。进而拓展出课外知识,进一步独立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促成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兴趣。○ 讨论与思考
1.在学生探究问题中“碰壁”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如何发挥“导”的作用?
2.如何提炼学生表述数学问题的语言精准性与概括性?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