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认识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平行四边形认识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12-19 21: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平行四边形认识复习课型:复习课 选自 华东师大八年级上册
教师 郝淑红 工作单位 武乡二中 科目 数学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梳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进行系统地复习与归纳.了解四边形、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及转化条件,在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其概念与特征,并能应用这些知识是学好本章的关键。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进一步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 修订
边练边忆,基础知识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空:1.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2°,∠B=___________2.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它的周长30。BC=__________2. □ABCD的一个内角平分线把一条边分成4cm和5cm两段,则□ABCD的周长是_____. 3. 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是40°,则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是________4.菱形的两邻角的比为1:5,它的高为1.5cm,则它的周长为____. 5. 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条边长相等,则这菱形锐角的度数为_______.6.正方形一边和对角线的夹角为_____.7.已知正方形ABCD中,AC=10,P是AB上的一点,PE⊥AC于E,PF⊥BD与F,则PE+PF=_______要求1.2.3.5.6学生自己独立完成,4.7由学生主动讲解、二、巩固提高:要求:全体同学完成下列各题,然后以组展示成果,每小组一定要有个代表展示一道题,并说明理由。其他小组作补充。选择1.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哪个是错误的(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 如图,□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 )A. 6cm B. 12cm C. 4cm D. 8cm3.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14,下列各组数中能分别作为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是( )A. 10与16 B. 12与16 C. 20与22 D. 10与40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E⊥BD于E,∠DAE=3∠BAE,则∠EAC为( )A. 30° B. 45° C. 60° D. 75°5 能够在图形内找到一点,使该点到四边形的各边距离都相等,则该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菱形; B. 矩形、正方形; C. 矩形、菱形; D. 菱形、正方形6. 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 A. 等腰梯形 B. 直角梯形 C. 一般梯形 D. 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7. 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A. B. C. D. HYPERLINK "http://" EMBED Equation.DSMT4 8. 如图,等边三角形EBC在正方形ABCD内,连接DE,则∠CDE=______.综合应用,能力提升。要求:争取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高效率高质量的帮助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1. 如图,在□ABCD中, (1)已知∠ADC=120°,求∠DAB、∠ABC的度数;(2)已知AD=3cm,AB=5cm,对角线DB⊥AD于点D,求DB的长和△DBC的周长. 2.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则CA:BD=1:,若AB=2,求菱形ABCD的面积.3. 等腰梯形腰长为12cm,上底长为15cm,上底与腰的夹角为120°,求下底长与梯形的周长.选作:供学有余力的完成。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C上一点,连接EB,过点A作(1)AM⊥BE,垂足为M,AM交BD于点F. (1)求证:OE=OF;(2)如图(2),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M与EB的延长线交于点M,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则结论“OE=OF”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四、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