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鄂教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六)
(第六单元)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积累· 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盘盂(yú) 探汤(tāng) 诣(zhǐ)王 侮辱(rǔ)
B、更(gēng)鸣 溉(gài)汲 云鬓(bìn) 束缚(fù)
C、酒酣(hān) 燕(yān)山 金柝(tuò) 湮(yān)没
D、赏赐(cì) 可汗(hàn) 朔(shuò)气 墙圮(pǐ)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4分)
A、及其日中如探汤。汤,这里指热水。 B、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
C、诸儿竞走取之。走:跑。 D、阅十余岁。阅:读书。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4分)
A、鸠曰:“子将安之?” 安,安家。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
C、但知其一。但:只。 D、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徒:只、仅。
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吏二/缚一人/诣王。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 根据提示,用合适的语句回答。(12分)
⑴《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雨鱼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明《河中石兽》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形容白雪纷纷的情景的,除此外,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形容这种情景的,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得出的一个成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言,请你结合《河中石兽》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复裈》中韩康伯说“火在熨斗中而柄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母认为他“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1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7分)
(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
(2)吏二缚一人诣王( )
(3)其实味不同( )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5)圣人非所与熙也( )
(6)寡人反取病焉( )
(7)缚者曷为者也( )
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寡人反取病焉。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2.楚王和手下想了一个什么计谋来侮辱晏子的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出来。(4分)
。
13、课文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楚王和晏子写活了。请联系课文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人物形象。(6分)
。
(二)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住?”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住?”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9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蜀之鄙有二僧( 鄙: )
(2)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
(3)吾欲之南海( 之: )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 )
15、与“子何恃而往”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过王而行
C、家无井而溉汲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16、同问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是( )(3分)
A、子何恃而住? B、沿河求之,不亦傎乎?
C、缚者曷为者也? D、子将安之?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越明年,贫者自南海外,以告富者。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8、尽量引用原文回答:(5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到南海去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___________”,结果未能达到目的,贫者只依靠“___________”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 写作(60分)
19、文章修改(10分)
①如果一个人走路怕摔,吃饭怕噎,是干不成一番事业的!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个庄稼汗,他们在全国帅先搞起了联产责任制。②小岗村的人就是凭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敢,开劈了新天地。记得小泽征尔,这位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在参加一次国际比赛时,③面对评委设置的一个小小的故意错误,他两次直截了当地说:“错了!一定是乐谱有错!”顿时,评委们报以热烈的掌声。④生活尤如激流,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游过去;⑤事业尤如高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翻越。
(1)文中有四个别字,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①句加横线的句子加以改动,使得语气加强。(2分)
(3)标有序号的五个句子有两个是病句,__句(填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在下面补出这则短文的中心句。(10字以内)(2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今天又在网上看了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及图片!
一份漫画关于母爱的故事,让我心里再次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一个是一位母亲在地震发生的最后关头跪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形成狭小空间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当收救者发现她时,在她身下发现了她的孩子,在孩子身边的手机上有这样的一段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再多的词语也没有这一句话能形容出母爱的伟大,生死抉择面前,母亲会毫不犹豫的保护自己的孩子,就象我的母亲会这样做,我的妻子会这样的保护我们的孩子一样!为伟大的母爱致敬!
当然,母爱不一定都表现在这些大事上,她可以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这些都会让你深深地感动,请你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最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D 5、(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微风燕子斜(3)芳草萋萋鹦鹉洲。(4)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意断欤?(5)撒盐空中差可拟(6)扑朔迷离 6、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仅靠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切不可以据理臆断。7、火生在熨斗的里面而外面的熨斗柄也发热。 小小年纪就知道由此及彼的类推。
二、(一) 8、(1)近旁的人(2)到(3)果实(4)莫非(5)开玩笑(6)辱(7)同“何”,什么 3.习:熟练;温习。何以:用什么办法;凭什么。徒:只;空。之: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助词,的。 9.(1)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2)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3)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0.本文写的是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为国家保持尊严的故事。 11.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12.诬齐人为盗。
13、晏子是一位机智善辩而又有风度的政治家、外交家,楚王是一位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无能君主。
(二)14、(1)边境 (2)告诉 (3)到 (4)难道15、B 16、B 17、(1)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去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2)人们树立了远大志向,难道不如蜀地的穷和尚吗? 18、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买舟而下一瓶一钵 事在人为,只要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三、19、(1)汉 率 辟 犹 (2)那怎么会干出一番事业呢?(3)②“勇敢”改为“勇气”(或勇敢的精神) ③ 面对评委故意设置的一个小小的错误 (4)勇敢的人才能创造事业(或:想成就事业就要靠勇气。)20、略
600
PAGE
七年级语文监控卷(六)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