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鄂教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八)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年秋鄂教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八)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7-22 11: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年秋鄂教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八)
(文言文专项训练)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60分钟完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0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
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5分)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15分)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一)、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二)、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
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5分)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5分)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以丛草为林C、项为之强D、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六、歧路亡羊【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 说符》)(15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楚人习舟【原文】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15分)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 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 _______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 ___________
八、凿壁借光【原文】《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5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________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用四字短语作答)_________
九、【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斯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5分)
1. 给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今子 斯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曾子之妻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反为汝杀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4. 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十、纸上谈兵【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近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20分)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言兵事( )
(2)以天下莫能当( )
(3)然不谓善( )
(4)而括易言之( )
16.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17. 请用简要的话概括白起的战术策略。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9. 从本文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①终于 ② 对于 ③有时 2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3.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1、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1) 老妪2)以前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一)、 1、这、 做法2、停止(二)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
四、薛谭学讴1.①学尽 ②不 ③遏止 2、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3.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4、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一)1、① 跑 ② 放下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六、1.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2.杨子 邻人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七、1、(1)慢;(2)看。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八、1、①到,及②雇用③供给,资助④大学问2、①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③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勤学苦读)
九、1、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去,往 同“返”3、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4、要言而有信,身教重于言教。
十、1、(1)用兵打仗(2)抵挡(3)好(4)轻易2、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3、 可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以静制动”等词语概括。 4、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那么,毁灭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5、 从赵括角度看:(1)空谈成不了大事。(2)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从白起角度看;(1)知己知彼,百战不怠。(2)因势利导,以静制动。
PAGE
七年级语文监控卷(八)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