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张PPT。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罗布泊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出生显赫的蒙古族王子罗布诺尔不愿继承王位,要去龟兹学习歌舞。当时走到塔里木盆地东部边缘时,饥渴劳累使他昏倒在地。三天后,当他醒来时,竞发现身旁坐着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说他叫若羌,姑娘说她叫米兰,他俩是风神收养的同胞兄妹,因忍受不了风神的残暴虐待抛家到库车学习技艺,不料返回途中在此与罗布诺尔相遇。米兰对罗布诺尔一见钟情。
风神发现女儿与凡人相爱,恼羞成怒,便刮起黑风暴惩罚他们,沙石打瞎了罗布诺尔的眼睛。摔断了米兰的双腿之后,风神又将他们三人刮到东、南、西面的荒漠上。哥哥惦念妹妹,米兰思恋着情人。三人哭得悲天怆地,泪流成河,汇集到罗布泊后,变成一望无际的湖泽。后人遂将此地称为罗布泊。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我国著名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最终注入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茂的“泽国”,它曾繁衍和造就了古楼兰的文明与繁荣,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交会地之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作者吴岗,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写有《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及文体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2、罗布泊是什么时候消逝的?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4、现在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5、罗布泊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
6、同样悲剧还有哪些?归
纳①萧瑟 ② 和煦 ③干涸 ④吞噬 ⑤裸露 ⑥戈壁滩 ⑦庇护所 ⑧泵站 ⑨鹭鸶
⑩近在咫尺 正音:sèxùhéshìluǒgēbìbènglù sīzhǐ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2、罗布泊是什么时候消逝的?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4、现在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5、罗布泊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
6、同样悲剧还有哪些?归
纳默读课文思考: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过去是“绿洲”、“仙湖”——广阔美丽清澈充满生机。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昔日的罗布泊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今日的罗布泊现在“沙漠”、 “神秘”——死寂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水 乡水如明镜鸟栖天堂林边牧歌牛羊欢歌 消失的罗布泊沙海漫漫凝固的生命枯木哭泣永恒的眺望余辉中的昔日河床最后的泉眼碧波荡漾举目荒凉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人们盲目(“四盲”)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仅仅如此吗?
不顾长远整体利益,不保护生态平衡;没有可持续发展观念。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只图眼前利益,盲目开发;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青海湖水面下降月牙泉濒临干涸月牙泉青海湖 文中提到月牙泉和青海湖的萎缩,就你身边的和你所知道的类似现象还有哪些?能说说吗?月牙泉洞庭湖和鄱阳湖水域大面积地缩小 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恶化,讲述几个发生在你身边或熟悉的环境恶化的故事. 2004年8月,受强台风“云娜”影响,乐清市北部山区的3个乡镇发生特大的泥石流灾害,专家指出,这种灾害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但当 地人民滥砍滥伐山区植被,破坏当地生态
环境也是诱
发因素之一
胡杨诉衷肠
初秋的胡杨林千年古胡杨
胡杨枯林胡杨枯树夕阳中的枯林一千年不倒“木乃伊” 同学们,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 悲剧的制造者是谁?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开发资源要克服盲目性,
要认识自然规律、生态平衡,
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写法上,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大大强化了感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根本上,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⒈真实性文章叙述事实、引用史书、列举数据真实可靠。如: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如:1、“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一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2.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 66%上升到84%。说明人的盲目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了沙化扩大的巨大灾难。 3、“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数据:准确、详实地说明湖水下降、水域面积缩小的剧烈、突出人对自然破坏的严重。⒉形象性 具体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①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三、四自然段。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
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②拟人手法(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拟人, 以胡杨自身的诉说来引起人们内心的震动。1、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
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
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
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作者赋于胡杨树人的生命,形象具体的描
写了胡杨——坚强的护沙卫士,在长年忍受
干渴后,成片干枯而死的惨状,让人触目惊
心! 抒发了作者对胡杨干渴枯死的痛惜、
对人为破坏环境的强烈谴责! ②拟人手法(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②拟人手法(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2、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裸露、肌肤筋骨”形象地表现罗布泊边缘毫无绿意,一片沙漠的荒凉景象。②拟人手法(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③排比 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⒊抒情性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情感。 ⑴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为什么心情沉重?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⑵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罗布泊的消失
指责了人的盲目、愚昧,独立成段加强了谴责的意味。“这出悲剧”是指什么?
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⑶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人类要树立强烈的忧虑意识和环保意识。连用三个“救救”有什么作用?文章的层次结构(1---3)描绘现在的罗布泊的荒漠景象。
(4---8)追溯历史上罗布泊的美丽景象。
(9---14)介绍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5—25)写作者沿途的所见所感。
(26---28)提醒人们,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们拯救生态环境。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在新疆的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神秘的罗布泊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无损,水、汽油都非常充足。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罗布泊的消逝,就是一个鲜活美丽生命的消逝。 世界万物都有其生生不息的权利。
“漠视生命,就是毁灭自己!”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 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家园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 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 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热合曼是一个108岁高龄的世纪老人。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延伸:罗布泊世纪老人热合曼照片畅想表达:提示:
(1) “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 我”的成长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思念,牵挂故乡的山水。)
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我今年整整100岁了,小时候,家就住在罗布泊湖畔,那时候,罗布泊碧波万顷,我跟小伙伴常常撑小船在湖面上转悠呢。我们看野鸭在水面嬉耍,我们听小鸟在空中歌唱,啊,那时候,阳光那么明媚,天空多么美丽,湖面多么广阔!听老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么可怕,那还远着呢,我们这里可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排排胡杨林,像绿色的长城,遍地绿草,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家家过得挺殷实,新疆是个好地方,咱罗布泊也是个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我25岁那年,就是1925年吧,国民党政府不知为什么,偏要将塔里木河改道,让河水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那年头,我年轻力壮,也被拉去当河工,又打坝,又开河。塔里木河改道了,我们庄上断了水,风沙飞扬,田没法种了,日子没法过了,只得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新疆解放了,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 , 听说我老家那一带又好了一阵。你问我如今罗布泊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唉,那会儿人傻呀,根本不知道什么生态不生态,建设边疆,热情是挺高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地质队又发现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许多矿藏,开垦农田,开矿办厂,好不热闹,耕地要水,开矿要水,这里修水库,那里修引水渠,河水哗哗流淌,流向农田,流向矿山,真有欣欣向荣的气象。可想不到,塔里木河下游遭了殃,罗布泊水域一天天缩小,最后完全枯干了。 前不久,我给考察队当向导,到过小时候住的地方,那里连棵草也不见,连只鸟也不见,更不要说胡杨林了,望着成片倒塌的胡杨林,我心疼啊,那胡杨树我也亲手栽过,祖祖辈辈的汗水都白流了!望着茫茫沙漠,我心疼啊,我蹲下去抓了把黄沙,对考察队员说,你们想像不到吧,80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啊。 拓展练习1.假如,你是罗布泊消亡的见证人, 你想对眼前的荒漠说什么……
(我想对荒漠说:……)
2.假如,你是岸边一棵干枯的胡杨,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我想对人类说:……)
(二者任选其一) 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条小溪,最后一滴水……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