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文档属性

名称 藤野先生(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7-27 18:57:0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鲁 迅
单击黑屏播放视频
藤野先生
(一)见藤野之前(1—3)
(在东京)
(二) 相识、相处、离别
(在仙台)(4—35)
(三)对藤野的怀念(36—38)
(1)往仙台、初到仙台(4—5)
(2)
相识(6—10)
相处(11—23)
(3)离别(24—35)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
惜 别
明线:
与先生
的交往
暗线:
作者爱
国情感
形散而神不散
拓展迁移
藤野先生照片和照片背后题词
日本仙台医专同学送别鲁迅(左起第一人)
本文段写了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哪两件事情?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
赏樱花、学跳舞。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以及对清国留
学生的厌恶之情,也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 情感。
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内心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课文11—23自然段记叙了我和先生相处的哪 几件事?请将事例和先生的品质连线?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严格要求
求实精神
认真负责
热情诚恳
一中国人被当作俄国侦探,被日军斩首,围观的中国民众神情麻木。
(1905年摄于中国东北开原城外)
“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了”指什么?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学医救国
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正是由于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才导致了 他最终产生“弃医学文”的念头。
看了时事影片, 深感中国民众的愚昧, 要救国必须先改变国民的精神。
弃医学文
《藤野先生》原稿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时的课堂笔记
怀念先生的行动有哪些?
悬挂先生照片
装订收藏讲义
多写文章
以《读<藤野先生>一文有感》为题写一篇三百字
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
1、从爱国情感的角度去谈。
2、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去写。(共7张PPT)
鲁 迅
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
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
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
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
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②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 )
③ 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发人深省( ) 烂熳( ) 绯( )红 斗( )乱 驿( )站 朱舜( )水
芦荟( ) 芋( )梗( ) 寒颤颤( ) 畸( )形 诘( )责 瞥( )见
xǐng
màn
fēi
dǒu
藤 野 先 生
①见藤野先生之前
(1-3)(在东京)
②相识、相处、离别(4-35)(在仙台)
③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6-38)
明线:与先生的交往
暗线:
形散而神不散
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