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1基础训练与测评(二)
第一章1.3~1.4 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a和b都不是偶数”的否定形式是
(A)a和b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B)a和b至多有一个是偶数
(C)a是偶数,b不是偶数 (D)a和b都是偶数
2、“为真命题”是“为真命题”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为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 ② ③ ④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分别为
①若,则; ②若,则 ③,
(A)①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下列命题的否定中,为真命题的是
(A)是周期函数 (B)1是方程的根
(C)15能被3或4整除 (D)梯形是等腰梯形
6、已知命题,.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命题:“x∈R,”的否定是
(A)x∈R, (B)x∈R,
(C)x∈R, (D)x∈R,
8、已知命题p:;命题q:.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假命题 (B)是假命题 (C)p是真命题 (D)q是假命题
9、已知命题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命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命题“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为:“若方程无实根,则”.
(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否定是:“若,则都不为零”.
(D)对于命题,使得;则是,均有.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命题“,”的否定是 .
12、命题:,,,命题:,,.
则是 命题(选填“真”或“假”)
13、现有下列命题:
①命题“”的否定是“”;
②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③若非零向量满足==(),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___.(写出所有你认为真命题的序号)
14、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设命题:;命题:不等式对一切正实数均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命题“或”为真命题,且“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6、已知二次函数.对于,成立,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选修1-1基础训练与测评(二)答题卡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
16、
高中数学选修1-1基础训练与测评(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ABD DCBDC
1.A 对“a和b都不是偶数”的否定形式为“a和b不都不是偶数”,等价于“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2.C 为真命题,则可能为一真一假或两真为真命题,反之可以.
3.A 为真命题,则可能为一真一假或两真,当一真一假不能保证①②③中的命题为真,当两真时,为假,∴真命题的个数为0个.
4.B原命题与其否命题可同真假,但与其命题的否定(形式)必一真一假,否命题只需对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加以否定,未必全盘否定,命题的否定则需从意义上全盘否定.
5.D 若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它的“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只有D的否定为真命题.
6. D 为假,知“不存在,使”为真,即“,
”为真,∴△=.
7.C
8.B ,所以p为假命题,
,使,所以命题q为真命题.则是假命题.
9.D可得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从而只有为真命题.
10.C 命题的否定是“若,则都不为零”,C错.命题:“若p则q”,则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
二、填空题:
11.,
12.真 是真命,是假命,∴是真命题.
13.②③ 将=代入=得()=0,∴,有.
14.(0,2) 由命题得或,由命题得或,它们的取值范围分别用集合表示,由题意有,∴,又,∴.
三、解答题
15.解:(1)当命题为真命时,由得,∴,…………4分
不等式对一切正实数均成立,∴………………………7分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8分
(2)由命题“或q”为真,且“且q”为假,得命题、q一真一假.……10分
①当真假时,则,无解;……………………………………12分
②当假真时,则,得,……………………………14分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分
16.解:,……………①
(i)当时,,①式显然成立; …………………………………6分
(ii)当时,①式化为--≤≤-在上恒成立.
设,则,则有,所以只须…………10分
,又,∴.
综上,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分
评注:本题还可以结合二次函数在上的图象,以
求解,需抓住图象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的位置实施分类讨论.
【测评总结】
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参阅第2、3、6、8、9、12、15题)
(1)“或”:当中至少一个为真时,“或”即为真,“或”简记为“”;
(2)“且”:当同为真时,“且”才为真,“且”简记为“”;
(3)“非”:命题与非必一真一假,“非”简记为“”.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参阅第5、7、8、10、11、13、16题)
(1)全称量词——任意: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存在:用符号“”表示;
(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否定形式为“,”;“,”的否定形式为“,”;
3、“否命题”与“非命题”的区别(参考第1、4、10题)
命题:“若p,则q”,则“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非q”,“否命题”需对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命题的否定”只需对结论进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