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复习效果-在新课程高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发挥必修教材的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复习效果-在新课程高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发挥必修教材的作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8-11 18: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利用教材资源
提高复习效果
----在新课程高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发挥必修教材的作用
执信中学 曾湖仙一、利用必修1—5册的文言文课文,复习归纳实
词、虚词、句式的知识。
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学生已熟悉的实词、虚
词、句式,去认知新的内容,通过回忆、对
比、联想,触类旁通,温故知新,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1.要求:本期十五周内学生完成教
材文言文课文常见实词归纳的任务。老师提供归纳
的字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适当增减。学生可
以参考复习资料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归纳,但一定要
自己做,读记十遍,不如动手写一遍。
必修二:《阿房宫赋》《赤壁赋》《项脊轩志》《逍遥游》
必修四:《孔孟两章》《劝学》《过秦论》《师说》
必修五:《鸿门宴》《陈情
表》《段太尉逸事状》《游褒禅山记》《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
语文五种版本都选了的文言文只有《鸿门宴》《赤壁赋》《陈情表》《师说》四篇。另外相同较多的文章还有《游褒禅山记》《劝学》《滕王阁序》《项脊轩志》《阿房宫赋》等 2.归类法:
《师说》(学生版)
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或师焉,或不焉(   )
吾从而师之 (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
(2)传
……
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
《师说》(教师版)
1、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
2、重点实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 (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2)传……
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翻译:不通晓句读,有人就从师;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人却不从师;
高考文言文阅读18个虚词用法归类
(例句一般3句以上,如果课文中找不到,可以选择适量
课外例句,但课外例句要翻译。)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
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
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二、注意研究现代文课后“思考、探究”中的
题目。学会思考方法、答题技巧,注意个性
化阅读。
探究题:文学作品阅读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文阅读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
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文示例
1.老舍《我的母亲》 品读下面的句子,谈
谈自己的感受。(表现了母亲怎样形象?)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答:母亲是勤劳的、辛苦的,为了家庭、儿女,表现母亲的伟大、
无私的爱。
感受:想到自己的母亲,有种心酸的感觉,更激起自己对母亲的
品格的景仰,和对母亲的爱。
2.《门》关于关门的意义,有人认为这些论述互相矛盾,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必修第二册69页,78页) 3.《访李政道博士》课后练习:参照本单元的《访谈
的技巧》,看看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提问方式。如果让你
继续采访,你想问什么?如何问?
读完新闻访谈《访李政道博士》(必修五)后,请你就
目前国内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向李政道博士提一个问题,
并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设计合乎李博士思想的回答。
问:目前国内各家重点中学奥赛热不断升温,学生中出
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您怎么评价这种奥赛热?给学校
和我们中学生怎样的忠告?
(原文中李博士认为国内大学一进校就分专业,不好;
人文情怀对理科专业人士是有重要作用的。可以据此写出答案。)
4.《城南旧事》(必修五)课后练习四
如果小英子要给“厚嘴唇的人”写一封信,请你与同学们
探讨她会写些什么。
高考原题参考:
探究类问题类型:谈谈自己的感受。你是否赞同这种意
见?为什么?请联系自身实际,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
题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请加以阐述。
1、2004北京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
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
“发散”能力,谈学科间渗透、影响、促进。学生
肯定了解的事实,如王维,苏轼文章、诗词、书法
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
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2、(2005重庆21)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旧式宅院和高
楼大厦的态度,并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
子”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
答:(1)无论是传统旧式宅院,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有它们的
长处和短处。
(2)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
①辨证的态度②时代的眼光③深刻的反思
答:(1)无论是传统旧式宅院,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有它们的
长处和短处。
(2)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
①辨证的态度②时代的眼光③深刻的反思
问、秦牧《船的崇拜》3.探究题:现在“生活的进步”使海
南岛黎族人民原来居住的那种“船形屋”看不到了,都是一
律的砖瓦房了。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5分)
答.砖瓦房是居住条件的改善,然而船形屋是黎族人民用以纪念海上
漂泊过的祖先的,凝聚了他们对船的热爱之忱。如果从文化意义
上看,这是一种(传统居住)文化的沦丧,一种(追宗、民族)
情感的淡化。我们在改善人们居住条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传统文
化。(答出船形屋的意义2分,答出损失2分,表达顺畅1分。仅停
留于“遗憾”之类的情感表述,至多1分)(相反意见,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三、了解必修教材中推荐阅读作品的内容
推荐作品:《朱自清散文全集》《三国演义》《飞鸟集》
《园丁集》《家》《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
《红楼梦》《论语》《孟子》《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语文常谈》等。
出题方式:单本阅读推荐信、向国外学生推荐几部中国文学作品、
在某读书节目中谈阅读感受、选取某个人物(刘备、觉新、薛宝
钗、阿Q等)谈认识。最重要的是构成个人文化底蕴,服务于作文。从中采文阅读,也有可能。像湖南给一段文字赏析。
试题示例:
1、关云长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义”的化身,请你联系《三国演义》
一书谈谈这种传统认识形成的原因。
答案提示 (1、从身在曹营心在汉、华容道上放过曹操
的情节谈认识;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感人的角度
谈这一形象的魅力)
2、在学校举办的传统文化展的活动中要宣传儒家的思
想,请你从《论语》《孟子》中选择你特别喜欢的一句
话制作成语录牌,把这句话写出来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理由不少于50字。
答案提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
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要学会理解,
学会体谅,将心比心,互相包容。这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
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爱、和平共处的道德保障。
四、利用教材的事例,使之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
指导原则:大纲要求,作文材料丰富、新鲜。教材是作文
原材料的基地,学生早已熟悉,记起来更快更方便。
具体做法:分册整理,形成文字;多向思考,挖掘内涵。
整理示例:必修一的文章例子
(一)《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孔子为实现改革世界的抱负,毕
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危险,但他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面对隐者的嗤笑,孔子道出了平生最沉痛、最伟大
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内涵关键词:1、责任 2、坚持 3、意志力 4、理想、目标 5、实践
适合话题:1、人与路 3、忙 雕琢心中的天使 3、06全国卷2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勉为其
难;“它也很可爱啊!”,可爱在于敢于超越自己,不安于现状。
(二)《“布衣总统”孙中山》孙中山求见推行新政
的张之洞,可张回一名片,背面写着“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
洞嫌他不恭,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
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
书,布衣亦可傲王侯”,胸有韬略,豪气干云,张之
洞见了,也不得不叹服,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
以大礼相待。
内涵关键词:1、尊重 2、针锋相对 3、自信
4、平等意识
适合话题:1、意气 2、人与路 3、“自我认识与他
人期望”
(三)《我的家在哪里》人到老年,越是念家。家
是什么?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抑或是一幢装修精美的
别墅?冰心老人说,北京的前圆恩寺、美国的娜安
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
日本东京的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
莫斯科一切她住过的地方,都不是她的家,她说,
“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
深处永久的家。”九十年坎坷人生,才真正懂得人间
最简单最真切的精神栖居的地方——家,因为这里
有儿时的欢笑,姐弟的情谊,父母的呵护,只有这
里,才是冰心老人的家。
内涵关键词:亲情、回家、精神家园、生活
适合话题:1、我想握住你的手 2、生有所息 3、戈多今天已经
来了 4、雕琢心中天使
?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月容 审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