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综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温馨提示】
同学们,当你学完本单元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对战争深恶痛绝,对和平热切渴望,同时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请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对社会生活的点滴体会吧!
一、语基检测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共28分)
1.按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4分)
晨xī( ) 地jiào( ) 荒miù( ) zè( )歪
箱qiè( ) 寒jìn( ) 歼_____ 灭 提_____ 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
A.眼花嘹乱 制栽 血腥 蹿一蹿 颤巍巍
B.臭名昭著 瓦砾 憧憬 溃退 锐不可当
C.响彻云宵 杀戮 惊骇 阻遏 转弯抹角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绥靖 张惶失措
3.根据下面语境,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 ,另一个强盗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A.行窃 洗劫 劫掠 放火 B.行窃 洗劫 放火 劫掠
C.洗劫 放火 行窃 劫掠 D.放火 劫掠 洗劫 行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继续危及东西亚地区经济,给该地区贫困人口造成不可企及的伤害。
B.日本各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行。
C.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D.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1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6.默写(6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2分,不超过20个字)。
人民网体育在线9月10日讯 据国际田联官方网站最新消息,在昨晚结束的第四届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总决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 中国选手刘翔以12秒9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田径总决赛的赛会纪录。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夺得国际田联世界田径大奖赛的冠军。
刘翔在高手如云的总决赛中一支独秀。虽然第一枪被裁判判为抢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飞人的发挥。刘翔在前两栏并未取得领先优势,但凭借其过人的调整能力和出色的耐力,在第三栏之后他已经逐渐超过罗伯斯和特拉梅尔。在跨过最后一栏的瞬间,他超越了自己的偶像阿兰·约翰逊。飞一般的刘翔没有给对手任何反超的机会,如梭般冲过了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进行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让广大学生铭记这一历史,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八年级语文组将进行一次盛大的文艺会演。
(1)组委会特向全体八年级学生征集文艺会演主题语,要求是语言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短语。你准备怎么写?(2分)
我的主题语:
(2)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历史,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想开辟更多的活动途径来进行纪念。如果是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拟写几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2分)
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你能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诗句和一部名著吗?(2分)
名句:
诗句:
名著:________________
(4)当你在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中,触摸着中华魂,感悟着民族情,我想你的心灵定然受到震动和洗礼。请你写下这次活动带给你的感想。(50字左右)(2分)
我的感想:
9.前不久在中国斯诺克台球公开赛上,赢得冠军的丁俊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对他这一说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如果你是反对者,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漫画内容阐述你的反驳见解与丁俊晖交流。(2分)
支持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自网友)
丁俊晖,你用实践创造了奇迹,而全国还有那么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毕业生们在苦苦地找工作,看来读书还不如练成一门好手艺!请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是反对者,我说:
二、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共48分)
(一)课文回眸。阅读《芦花荡》选段,完成9-14题 。(13 分)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 ”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
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明天,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10.请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11.为加强口语化,作者使用了许多方言。其中,“挂花”是
的意思。“现眼”是____________ 的意思,“打牙跌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思。(3分)
12.“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13.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 (2分)
14.抓住关键词品析下面句子。(2分)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15.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这话对老头子的能力表示了怀疑,,写小女孩的怀疑有什么作用呢?(2分)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5-19题。(10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6.开头的括号部分,在新闻中叫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17.你能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吗?请将它抄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18.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发20小时。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1分)
19.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20.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4分)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5分)
中国人多数都有一个乳名,又叫小名。这是大人给孩子作的一个永久性记号。它记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和情感。大人们的这个寄托和念想对孩子来说伴随终生。
我的乳名就是这样,大人们叫我“xīn zāi”,是什么意思呢?已上学的我求不出这个解。父母说是爷爷奶奶起的。一天放了学,心软的奶奶在我的追问下打开了话匣子。
“你的名字叫‘心灾’,”她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是心里有灾,心灾!”“怎么能是这两个字呢?”我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奶奶把表情愕然的我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这得从你的出生说起。鬼子进村时你出生的。”
“那天(1943年1月8日)天刚亮,外头就有人喊‘鬼子来了,鬼子快进村了’!真是晴天霹雳啊!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从据点出来就是扫荡啊!小鬼子是野兽,没有人性啊!到哪儿都是‘三光’(抢光、杀光、烧光)啊!该千刀杀的鬼子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正是你要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我和你娘。我怕你的小命要葬送到小鬼子的手里,我更怕你娘月子里有了好歹。听说鬼子已经从村东头进来了,你娘紧张、害怕,我更紧张。就因为紧张,还没准备好,你哇哇地落地了。这怎么办呢?日本鬼子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啊!得跑啊!再怎么也得到野坟地躲一躲。可十冬腊月,你娘俩受了风寒怎么办啊?真是左也怕右也怕。但思来想去,走一步说一步,先躲过鬼子的刺刀再说。也是急中生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急急忙忙烙了两个又厚又大的油饼,用蒸馍的笼布包起来,让你娘前胸贴一个,后背贴一个,然后用带子勒上。用它抵御腊月里野地的风寒,也能用它来挡饥。就是这样,我们抱着你,在野地坟间冻了一天一夜。直等到看见日本鬼子驮着粮食,赶着牲口,狼烟动地地出了村,知道那是扫荡完了,然后才回到家里。幸好你的命大,活了下来。可你娘从此落下了毛病。”
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她用质问的口吻说:“我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心里打颤,嗓子眼儿里冒火:咱在自己的家过日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地儿,他们凭什么来到咱们家门口横行霸道啊?世上咋兴这样的强盗恶魔啊?咋没人治治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呢?”
奶奶缓过一口气以后对我说:“孩子,你真是有大灾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头就遇到强盗、恶魔!差一点要了你的小命。你这是胎里带来的灾啊!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消掉这个灾。我听人说要消心里的灾就要把它说出来撂到明处。大家经常喊来喊去,灾就消了。我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心灾’!我孙子的这个灾,也是咱全家的灾,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我也叫你永远不忘记。”
我在襁褓时发生的惨烈故事,不可能清晰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奶奶对我乳名来历的诉说,已经并将永远成为我人生最深刻的记忆。
(作者:孙荪 选自《青年文摘》2006年6月绿版,有删改)
21.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4段的情节可分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3分)
听说鬼子进村→( )→( )→( )→见鬼子出村而回家
23.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和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认真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我们今天应怎样正确对待“侵略所造成的伤害”这个历史问题。(3分)
(1)作者孙荪在写作此文时说“我所以来告诉世人自己的一点近乎隐私的东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企图淡化甚至涂改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责的人给我的刺激”,又说“一个民族受侵略被蹂躏的历史,和一个负有侵略罪责的民族的历史,都是人类的惨痛悲剧和经验”。
(2)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了12年的日本老人植松信晴常常告诉他的中国学生,日本人有很多事情要弥补,破裂的感情需要精心的呵护才会康复。他在1997年获得了“江苏友谊奖”。东史郎等多名日本老兵,为求得自己余生的宁静,多次来中国向中国人民忏悔,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他们还用下跪的方式谢罪,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理解与尊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哭泣的圆明园》,完成25—29题。(共10分)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 去绮春风 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 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 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 耻辱呢 血性呢 !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26.如果把文章的题目改为“今非昔比的圆明园”,你认为好不好?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晓桦的诗,联系文章说出两文共同的写作目的。(3分)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勋爵(节选)
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仍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在此\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创新吧(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50分)
绕檐家雀永远飞不上蓝天,绕膝孩儿不会奔向远方,依靠别人的民族永远不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时代、民族的需要。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如果人人都能自立、自强,那么国家民族有望。
请以“自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 曦 窖 谬 仄 箧 噤 jiān dī
2. B 3. C 4. B 5.B 6.略 7.示例:刘翔以12秒93首夺田联总决赛冠军。
8.(1)示例: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2)示例:观摩专题影视 举行演讲比赛 参观教育基地 进行征文比赛 开展橱窗宣传 举办书画展览……(3)名句示例:①战争才能带来和平。(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大哲学家、科学家) 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 诗句示例: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②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名著:《战争与和平》等 (4)提示:可以从珍爱和平的角度作答。
9.如: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10.女孩受伤,老头自责。
11.负伤,受伤 出丑丢脸 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12.烘托了老头子的心理,因过于自信而让别人受伤觉得丢了脸。
13.特别讲究自尊和面子。
14.运用比喻形象的写出了老头子的心理,“射穿”极写出老头子的痛心、懊丧与悔恨。
15.写怀疑有衬托(反衬)和渲染的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16.电头 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17.第一句。
18.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19. 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
2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感悟与启示(略)
21.答题要点:(1)为了消掉心里的灾,(2)叫“我”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灾。(意思对即可。)
22.依次为:孙子忽然降生→急烙(贴、勒)油饼→躲进野坟地。(意对即可。)
23.(1)写出了奶奶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意对即可)(2)既写出了话语的多和讲话的快速,又写出了奶奶说话时的气愤之情。
24.没有标准答案,赞成与反对都可,也可取折中态度。(若持反对意见,可围绕奶奶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口语化、真切自然、真实可信、感情强烈等来说;若赞成,可依据“我”的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有较大自由度,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学性强,能直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等来说;若折中,可把两者的特点和作用结合起来阐述。若有其他独到见解且理由阐述不脱离文本,亦可。)
25.不设统一答案。答案要点:(1)被侵害的一方,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侵略者带来的伤害和灾难;(2)对负有侵略罪责的一方,只要能真诚忏悔、谢罪,也应给予理解与尊重。
26.不好,“哭泣的圆明园”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悲痛心情。
27.面对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8.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园明圆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为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
29.两文的作者都希望人们能不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最起码的做法是要记住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