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 72 正弦、余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 72 正弦、余弦(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1-10 16:52: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2 正弦、余弦(2)
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2、能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边和角求出未知的边和角.
学习重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切,正弦、余弦;
学习过程:21世纪教育网
(一) 旧知回顾:
1、正弦的定义:
在△ABC中, ∠C=90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 ,记作 ,即 sinA= = ;
2、余弦的定义:
在△ABC中, ∠C=90 ,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 ,记作 ,即 cosA= = ;
2、正切的定义:
在△ABC中, ∠C=90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的 ,记作 ,即 tanA= = ;
(二) 例题讲解:
例1:在Rt△ABC中,∠C=900 ,AC=12,BC=5, 求sinA,cosA,sinB, cosB的值.
请思考:在Rt△ABC中,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cosA和sinB有什么关系 你能写出它们的关系吗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 的 ;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的 .
即sinA= ; cosA= .
例2 :如图,在Rt△ABC中,∠B=900,AC=200,sinA=0.6,求BC的长.21世纪教育网
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0,AC=10, cosA=,求AB,sinB;
(三) 课堂练习: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
21世纪教育网
2.在Rt△ABC中,∠C=900,BC=20,sinA=,求△ABC的周长;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21世纪教育网
4.已知∠A,∠B为锐角,(1)若∠A=∠B,则sinA sinB; (2)若sinA=sinB,则∠A ∠B;21世纪教育网
5.如图,若CD⊥AB,BD=6,CD=12,求cosA的值;
6、在梯形ABCD中,AD//BC,AB=DC=13,AD=8,BC=18.求sinB,cosB,tanB;
(四)小结拓展: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2.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五)作业:见作业纸
(六)课外练习:
1、(1)在Rt△ABC中,∠B=90°,AC=2BC,则sinC=_____.
(2)在Rt△ABC中,∠C=90°,AB=10,sinA=,则BC=_____.
(3)在Rt△ABC中,∠C=90°,AB=10,sinB=,则AC=_____.
(4)在Rt△ABC中,∠B=90°,AC=15,sinC=,则AB=_____.
(5)在Rt△ABC中,∠C=90°,cosA=,AC=12,则AB=_____,BC=_____.
2、在Rt△ABC中,∠C=90°,tanB=,则BC∶AC∶AB等于( )
A:1∶2∶5 B:1∶∶ C:1∶2∶ D:1∶∶2
3、在Rt△ABC中,∠C=90°,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sinA+cosA<1 B:sinA+cosA=1 C: sinA+cosA>1 D:sinA+cosA≥1
4、在Rt△ABC中,如果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
A:都扩大2倍 B:都没有变化 C:正弦值扩大2倍,余弦值缩小 D:无法确定
5、如图,在△ABC中,∠A=30°,∠ABC=105°,BD⊥AC于点D,且BD=4,求△ABC的周长面积.
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tanB=cos∠DAC
(1)求证:AC=BD;
(2)若sinC=,BC=12,求AD的长.
7、将两块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EDB=90°,∠A=45°,∠E=30°,AB=DE=6,求
叠部分四边形DBCF的面积.
8、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CD=8cm,AC=10cm,求AB,BD的长.
9、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6,一边长为6,求底角的余弦值.
10、在Rt△ABC中,∠C=90°,已知cosA=,请你求出sinA、cosB、tanA、tanB的值.
11(1)在半径为10的圆中,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
(2)在半径为10的圆中,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3)在半径为10的圆中,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4)探索:在半径为R的圆中,内接正n边形的边长为(用含R、n的代数式表示),
证明你的结论.
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作业纸
内容:7.2 正弦、余弦(2)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8和6,较短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a,则sina= ,cosa= ,tana= .
2、在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若AC=8,cosA=,则CD= .
3、在Rt△ABC中,∠B=90°,AC边上的中线BD=5,AB=8,则tan∠ACB= .
4、已知在△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且a:b:c=5:12:13,试求最小角的三角函数值.
5、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2,BC=8,面积为5,求∠B.
6、在△ABC中,∠C=90°,cosB=,AC=10,求△ABC的周长和斜边AB边上的高.
7、已知:在△ABC中,AD 是高,AD=2,DB=2,CD=2,试求∠BAC的度数.
8、如图,∠POQ=90°,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B在OP上,C在OQ上,且∠CBO=30°,分别求出点A、D到OP的距离.
C
A
B
A
B
C
B
A
C
B
A
C
C
A
B
A
C
B
D
B
C
A
D
B
D
A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2正弦、余弦(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学习重点与难点: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1、问题1: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
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
对位置升高了多少?行走了a m呢?
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多远?
二、探索活动
1、思考:从上面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
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
即:sinA=________=________.
3、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
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
即: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如图中条件,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思考与探索: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呢?
(1) 如图,当小明沿着15°的斜坡行走了1个单位长度时,他的位置升高了约
0.26个单位长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约0.97个单位长度.
根据正弦、余弦的定义,可以知道:sin15°=0.26,cos15°=0.97
(2)你能根据图形求出sin30°、cos30°吗?sin75°、cos75°呢?
sin30°=_____,cos30°=_____.
sin75°=_____,cos75°=_____.
(3)利用计算器我们可以更快、更精确地求得各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4)观察与思考:21世纪教育网
从sin15°,sin30°,sin75°的值,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cos15°,cos30°,cos75°的值,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锐角α越来越大时,它的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余弦值又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__________.
三、随堂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C=90°,
AC=12,BC=5,则sinA=_____,
cosA=_____,sinB=_____,cosB=_____.
2、在Rt△ABC中,∠C=90°,AC=1,BC=,
则sinA=_____,cosB=_______,cosA=________,sinB=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BC=9a,AC=12a,
AB=15a,tanB=________,cosB=______,sinB=_______
四、请你谈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拓宽和提高
1、已知在△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且a:b:c=5:12:13,试求最小角的三角函数值.
六、布置作业:见作业纸
课外练习:
1、在中,,AB=15,sinA=,则BC等于(   )
A、45    B、5    C、    D、
2、Rt△ABC中,∠C=90°,cosA=,AC=6cm,那么BC等于( )
A.8cm B.
3、菱形ABCD的对角线AC=10cm,BC=6cm,那么tan为( )
A. B. C.
4、在△ABC中,∠C=90°,tanA=,△ABC的周长为60,那么△ABC的面积为( )
A.60 B.30 C.240 D.120
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是弦且CD⊥AB,BC=6,AC =8,
则sin∠ABD的值是(   )
A    B     C     D
6、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若关于x的方程(b+c)x2-2ax
+c-b=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sinB·cosA-cosB·sinA=0,则△ABC的形状为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 在△ABC中,若tanA=1,sinB=,则△ABC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一般锐角三角形
8、如图,两条宽度都是1的纸条交叉叠在一起,且它们的夹角为,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1
9、Rt△ABC中,若sinA=,AB=10,则BC=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10、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6,一边长为6,求底角的余弦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CD=8cm,AC=10cm,求AB,BD的长.
12、在△ABC中,∠C=90°,cosB=,AC=10,求△ABC的周长和斜边AB边上的高.
13、在Rt△ABC中,∠C=90°,已知cosA=,请你求出sinA、cosB、tanA、tanB的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在△ABC中,∠C=90° BC=a,CA=b,AB=c
试证明:sinA+cosA=1
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作业纸
内容:7.2正弦、余弦(1)班级 姓名 日期 月 日 等第
1、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5,则sinA=_____,cosA=_____,
sinB=_____,cosB=_____.
2、在Rt△ABC中,∠C=90°,AC=1,BC=,
则sinA=_____,cosB=_______,cosA=________,sinB=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BC=5a,AC=12a,AB=13a,
tanB=________,cosB=______,sinB=_______.
4、若sinA=0.1234 sinB=0.2135 则A B(填<、>、=)
5、在中,,AB=15,,以C为圆心的圆与边AB有一个交点,则所作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 .
6、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A、不变化  B、扩大3倍  C、缩小  D、缩小3倍
7、若0°<α<9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B、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C、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D、sinα、cosα、tanα的值都随α的增大而增大
8、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是弦且CD⊥AB,BC=6,
AC =8, 则sin∠ABD的值是(   )
A    B     C     D
9、在Rt△ABC中,AC=BC,∠C=90°,
求(1)cosA,sinB; (2)当AB=4时,求BC的长.
10、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 AB上的高,
求证: BC=AB·BD(用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20m
13m
1
α
B
D
A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