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十六章 抽样调查与估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为复习课;教师采用一问一答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回忆知识,然后在掌握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例题逐步体会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抽样调查是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
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分清要考察的对象;
会运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并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会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能选用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感受随机抽样的科学性;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样本容量对总体估计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表示。
教学方法:
一问一答式,引导启发式。
教学媒体:
幻灯片、计算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例、复习纲要
1.实例
在上课之先,让全班学生按班上的分组统计出身高,列成表,备用。
假定已将全班50名学生的身高统计汇总如下表(单位:cm):
2.复习纲要与数据初步处理
(复习)师: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体?什么是样本?抽样的种类有哪几种?
生:以全班学生的身高为总体,抽取该班不同的小组(或小组组合)作为样本。
(复习)师:你所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什么是样本容量?各样本小组(或小组组合)的容量是多少?21世纪教育网
(复习)师:已学习过的反映样本(或数据)数量水平的标志值(特征数)有哪几个?意义是什么?如何取得众数和中位数?什么是总体平均数?
试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组身高数据的总体平均数()。然后,请各位同学以自己所在的小组学生的身高为样本,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
复习:怎样根据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
试根据各小组(或小组组合)的身高数据的方差,给全班同学的身体发育情况做一个结论。并由此说明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的一般情况。研究因取不同的样本,对总体估计产生的影响(注意,一般不用样本标准差去估计总体)。
提供以下几点做参考:
(1)选取的样本不同,所说明的总体的情况存在有差异,所以用样本对总体的估计是近似的;
(2)样本容量取得越大,样本方差越接近总体方差;
(3)第5组样本的方差最小,说明第5组学生的身高发育情况较整齐;第2组样本方差最大,学生身高波动较大。
说明:
(1)如果将这一个班的学生身高作为样本,可以考察全校初三学生身高发育情况,或去估计某地区,某县市初三学生身高发育情况.
(2)关于总体方差.
根据样本方差的定义,总体方差的意义为总体各数据与总体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所考察的总体是很大的(也可能是无限的)。总体平均数是不易(或不能)求得的,总体方差也难于计算出来,一般只能用样本方差估计它。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样本方差很接近总体方差。所以样本方差的又一作用是估计总体方差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绘制频率直方图的步骤及其复习纲要
(1)求极差
复习:什么叫做极差?
全班同学的身高在什么范围内?用闭区间表示出来(是[157,181])。如果用一个比这个闭区间略宽阔些的开区间来表示,有什么规定?选取开区间边值(端点值)的原则是什么?
计算全班同学身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全班身高的极差为:181-157=24(cm)〕
(2)选取组距,确定组数
复习:什么叫组距?决定组距的原则是什么?确定组数的方法是什么?
(分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何恰当分组,既有经验问题,又要通过试验进行,还可以通过试验进行调整,灵活性比较大。分组过多或过少,都不易清楚地反映出所研究数据的分布规律。分组方法又不是唯一的,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分组。选择组距时,应掌握组距越大,所分的组越少。试验、比较几个相应的组距的组数,然后从中选取一个比较合适些的。一般数据在100以内,常根据实际情况分成5—12组。这是经验之谈。)
已知全班学生身高数据有50个,若取组距为3cm,则可分(已知全班学生身高数据有50个,若取组距为3cm,则可分(组);若取组距为4cm,则可分(组);若取组距为3.5cm,则可分(组)。经试验比较,决定组距取为3.5cm,组数确定为7组较为合适。(教师应通过分组,继续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灵活运用分组法则的能力。)
(3)决定分点
复习:决定分点的原则是什么?
(尽量不使已知数据处在分点上,实在避免不了的时候,应采取处理措施,或重新选择组距,再行确定组数,或选择使用区间表示.象所举的例题,当取组距为3.5cm,分7组时,第一个分点取比157cm少个位数的半个单位以后,就会使一、二个数据处在分点上,因此,还需要规定取左闭右开区间,进行调整,而且最后一个区间选闭区间,这样才能包含所有身高数据,这就是选取组距,确定组数与选取分点的灵活性。)
本例所取的分点为:156.5;160;163.5;167;170.5;174;177.5;181(单位:cm)。分7组,各组区间确定为:[156.5,160);[160,163.5);[163.5,167);[167,170.5)[170.5,174),[174,177.5);[177.5,181]。
(4)列出总体频率分布表
复习:频率分布表的项目有哪些?什么叫频数?什么叫频率分布?什么是累计频率*?(*可以不复习、也可以学生具体情况确定。)
(5)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复习:什么叫做频率分布直方图?
复习: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它的性质有哪些?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几个步骤?基本方法是什么?(纵、横轴线,组距,小长方形的高。)(这表示了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以班上学生第5组的身高为样本,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用它估计总体。观察误差情形.
[①求极差:175-161=14(cm)
②取组距,确定组数:
取组距为3.5cm,(组)。因不含175cm,故取5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定分点:160.5~164~167.5-171~174.5~178.
④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有条件的学生可利用计算器作计算。)]
二、教师进行小结
在着重讲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后,进行答疑。
1.本章学习过的统计学上的主要基本概念;
2.用样本(数据)平均估计总体平均水平;
3.通过样本方差的比较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4.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规律;
5.统计思想的体现(从局部看整体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布置一项实习作业
(按学生自己生活的范围,收集一组数据,从中进行抽样分析研究,以培养他们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结复习一、知识21世纪教育网 三、小结二、实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十六章 抽样调查与估计
一、填空题
1.从1000发炮弹中抽出10发试验,检测其杀伤半径,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____。
2.从某市不同职业居民中抽取200户调查各自的年消费额,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____。
3.某校初三年级共有500名学生,现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下是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
组别 11.5~15.5 15.5~19.5 19.5~23.5 23.5~27.5 27.5~31.5
频数 21世纪教育网
频率 0.05 0.15 0.25 0.30
根据表中数据,这次抽取的样本容量有____个,如果做20次以上(含20次)为及格,那么这次抽试的及格率为___,如果用样本的及格率估计总体,那么初三年级会有____人不及格。
4.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______,理由是_____。
5.某校七年级(1)班共有5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结果是:90分8人,83分11人,74分10人,65分16人,56分3人,49分2人.则全班同学数学平均分为_____,及格率(60分以上)为____,优秀人数为(80分以上为优秀)_____。
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红、白、蓝三色小球,其中红色小球5个,白色小球3个,蓝色小球8个,则红、白、蓝三色小球的数量之比为____,其中红色小球的数量占全部小球数量的_____。
7.某学习小组10名同学成绩如下:3人得92分,2人得90分,4人得88分,1人得97分.那么该学习小组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__分。
8.数据-3、-1、1、3、5的标准差为____。(保留2个有效数字)
二、选择题
9.某新品种葡萄试验基地种植了10亩新品种葡萄,为了解这些新品种葡萄的单株产量,从中 随机抽查了4株葡萄,在这个统计工作中,4株葡萄的产量是( )
A.总体 B.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C.样本容量 D.个体
10.为了了解本校三个年级学生身高的分布情况,四位同学做了不同的调查: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向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调查,丁分别向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1班进行了调查.你认为调查较科学的是( )
A.甲 B.丙 C.丁 D.乙
11.开学初,某商店为调查邻近学校里学生的零用钱数额(单位:元),按学生总人数的12.5%抽样,数据分成了五组进行统计.因意外,丢失了一些信息,剩余部分信息为:①第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为2和0.04;②第二、三、五组的频率分别为0.24、0.20、0.36;③计算出样品中同学的零花钱平均数是30元,则全体学生的零用钱大约是( )
A.9800元 B.10000元 C.12000元 D.15630元
12.在一次统考中,从甲、乙两所中学初三学生中各抽取50名学生进行成绩分析,甲校的平均分和方差分别是82分和245分,乙校的平均分和方差分别是82分和190分,根据抽样可以粗略估计成绩较为整齐的学校是( )
A.甲校 B.乙校 C.两校一样整齐 D.不好确定哪校更整齐
13.已知一组数据含有20个数据:68,69,70,66,68,65,64,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如果分成5组,那么64.5~6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 )
A.0.04 B.0.5 C.0.45 D.0.4
14.某人对莫干山旅游的游客人数进行了统计:10天中,有3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400人,有2天游客人数为600人,有5天游客人数为350人,那么10天中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为( )
A.415人 B.425人 C.450人 D.400人
三、解答题
15.对某班学生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请认真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学生多少人
(2)89.5~9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
(3)这个班的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 )
A.好
B.一般
C.不好
16.为了计算植树节时本班同学所植30棵树苗的平均高度,三位同学先将所有树苗的高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下表:
树苗高度(㎝) 80 85 90 95 100 105
树苗数 3 5 8 6 6 2
(1)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约是___,众数是____,中位数是____。
(2)画出该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7.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上网目的的人数比例;
(2)从十月一日起,连续五天调查某商场的日营业额,以估计该商场的全年营业额;
(3)放学时,在校门口随意调查50名学生关于学校环境卫生的意见,作为全校学生对学校环境卫生意见的一个样本。
18.为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小明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废电池4节,5号废电池5节,总重量为460g;第二天收集1号废电池2节,5号废电池3节,总重量为240g.
(1)求1号和5号废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
(2)学校环保小组为估算四月份收集废电池的总重量,他们随意抽取了5天收集废电池的数量,如下表:
1号废电池(单位/节) 29 30 32 28 31
5号废电池(单位/节) 51 53 47 49 50
分别计算两种废电池的样本平均数,并由此估算该月(30天)环保小组收集废电池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某中学九年级共有学生912名,为了了解这些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情况,在一次数学考试后,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这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98、97、89、73、58、89、91、75、77、84、69、71、86、100、93、62、79、82、97、80。(注:这份试卷满分100分,60分(含60分)以上为合格)
(1)求这2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
(2)试估计该学校九年级这次数学考试的合格率为多少 不合格人数又为多少
20.某无线电厂生产一种垫圈,已知垫圈理想的厚度是5.Ocm,标准差是0.1cm,现从某批产品中随机抽取9个组成一个样本,测得其数据如下(单位:cm):5.1,5.1,4.8,5.0,4.7,5.0,5.2,5.1,5.0
问通过样本估计总体,你认为这批产品合格吗 (合格的条件是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相差不超过0.1,标准差相差不超过0.05)
21.某教育部门为了研究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随机抽取某地区300名中学生和300名中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下面是收集有关数据汇总后绘制的两个统计图:
观察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多少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取整数)“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的家长与被调查的300名家长的百分比是多少?
(2)若该地区独生子女家长有10万人,请估计有多少家长“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
(3)从上面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根据你发现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1.10 2.200户居民各自的年消费额 3.100 80﹪ 100 4.宣传中数据不可靠 所取的样本容量太小,样本的抽取也缺乏随机性 5.73.58 90% 19人 6.5︰3︰8 31.25﹪ 7.90.5 8.2.8
二、9.B 10.C 11.C 12.B 13.D 14.A
三、15.(1)50人 (2)12 0.24 (3)B
16.92 90 90 (2)略
17.(1)不具备代表性,因为青年包括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为数众多的非大学生,因此,大学生上网目的并不代表青年上网目的。 (2)也不合适,不具备代表性。十月一日是一个长假期,因此在长假期间的营业额应该比平时要多,“十一”期间的有关消费信息等并不能代表一般情况。 (3)放学期间学生不分班级、性别、爱好等,基本上被随机“搅匀”,所以,这样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是合适的。
18.(1)90g,20g (2)30,50,111kg 21世纪教育网
19.(1)82.5 (2)95﹪,46人
20.合格
21.(1) 129÷300=43﹪ (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