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1)
主备教师:周华锋 学生: 班
学习目标
1.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
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最优化
理论。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学习难点
1. 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
2. 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说说解不等式组的步骤?怎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2.自学P8至P9动脑筋,完成下列各题。
①游客购买门票,有( )种选取择方式?
②设某游客选取择了某种门票,一年进入该公园x次,一次性使用门票要( )元,A类年票要( )元,B类年票要( )元。
③买A类年票最合算,应满足什么关系?讨论交流,列出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说出问题的答案。
二、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
1.什么情况下,购买每次10元的门票最合算。
2.什么情况下,购买B类年票最合算?
四、课堂小结
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实际问题→设 →找 →列 →
解 →检验 。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
第11页习题1.3A组第1题
选做题:
某校安排寄宿时,如果每项间宿舍住7人,那么有1间虽有人住,但没住满。如果每间宿舍住4人,那么有100名学生住不下。问该校有多少寄宿生?有多少间宿舍?
学习反思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
主备教师:周华锋 学生: 班
学习目标
1.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克
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韧不拨的意志。
学习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学习难点
信息量大的问题中信息的把握。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自学P9至P10的例题,完成下列各题。
1)设计生产A产品x件,则生产B产品_____件。
生产1件A产品需甲种原料___千克,那么生产x件A产品需要甲种原料____千克。生产1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__千克,那么生产(50-x)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_____千克。生产x件A产品和(50-x)件B产品共需甲种原料_ ___千克。
生产1件A产品需乙种原料___千克,那么生产x件A产品需要乙种原料___千克。生产1件B产品需乙种原料__千克。那么生产(50-x)
件B产品需乙种原料_____千克。生产x件A产品和(50-x)件B产品共需乙种原料____ __千克。
2)本题中甲种原料重量9x+4(50-x)千克与360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列不等式是
,
乙种原料呢?列不等式是
。
3)解决问题。
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本题中x能否是分数?设计生产方案如下:
3.P11动脑筋
二、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
P11练习
四、课堂小结
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关键是什么?有哪些需注意的地方?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
第11页习题1.3A组第2题
选做题:
某中学为筹备校庆活动,准备印制一批校庆纪念册.该纪念册每册需要10张8K大小的纸,其中4张为彩页,6张为黑白页.印制该纪念册的总费用由制版费和印刷费两部分组成,制版费与印数无关,价格为:彩页300元/张,黑白页50元/张;印刷费与印数的关系见下表:
印数a(单位:千册) 1≤a<5 5≤a≤10
彩色(单位:元/张) 2.2 2.0
黑白(单位:元/张) 0.7 0.6
⑴印刷这批纪念册的制版费为___________元;
⑵若印制2千册,则共需多少费用?
若印制5千册,则共需多少费用?
⑶如果该校希望印数至少为4千册,总费用至多60000元,求印数的取值范围.(精确到0.01千册)
学习反思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两课时)
主备教师:周华锋 学生: 班
学习目标
1.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决。
2.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
3.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
解决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学习难点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㈠、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㈡、做一做
1、解不等式
①x+4>3 ②
2、将1中各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3、说一说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什么?
4、自学P5例题1上面四行文字,讨论交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①先解( ),②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③求出( )。
5、( )叫做解不等式组
6、自学P5至P6例1例2例3,想一想,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规律有哪些?
例1中不等式①的解集是( )不等式②的解集是( ),它们的公共部分是(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例2中不等式①的解集是( )不等式②的解集是( ),它们的公共部分是(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例3中不等式①的解集是( )不等式②的解集是( ),它们的公共部分是(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二、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
1、P7练习第1题做书上。
2、P7练习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2、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第7页习题1.2A组
第1题①④小题
第2题
选做题:
解不等式组
学习反思
0
2
2
1
x
20
4
3
100
2
7
3
2
x
x
x
x1.4 小 结 与 复习
主备教师:周华锋 学生: 班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领会数形结合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3.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培养和发展符号感。
学习难点
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自学P12“小结复习”,完成下列各题。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是:分别解 →求 。
2.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实际问题→设 →找 →列 →解 →检验 。
3.P12填表。
4.如果不等式组无
解,则a _ b(填“<”“>”“≤”“≥”)
5.P13复习题一A组第1题
6.P13复习题一A组第2题④小题
二、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
1.解不等式组:
-3≤3X-6≤21
2.P13复习题一A组第5题
3.P13复习题一A组第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
1.P13复习题一A组第2题③小题
2.P13复习题一A组第4题
选做题:
P14复习题一C组题
学习反思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主备教师:周华锋 学生: 班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学习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自学教材P2的“动脑筋”,完成下列各题。
把( )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自学教材P3的“动脑筋”,完成下列各题。
设有X间宿舍,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19人没有房间住,那么研究生有( )人。如果每间住6人,则有一间宿舍住不满,说明住满了的有( )间,住满了的房
间住了( )人,还剩下( )人住在另外一间。根据题意,住在另外一间的至少( )人,最多( )人。因此可以列出不等式组如下:
①
②
不等式①的解集是( ),不等式②的解集是(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是
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则可能有( )间宿舍,( )名研究生,或( )间宿舍,( )名研究生,或( )间宿舍,( )名研究生。
你还能列出其他的不等式组吗?
二、合作交流
三、拓展延伸
1、根据题设条件列出不等式组:
x与3的和小于5且x与6的差是负数。
2、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之一,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学校于本学期初便制定了详细的用水计划.如果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用一吨水,那么本学期的用水总量将会超过2300吨;如果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一吨水,那么本学期的用水总量将会不足2100吨.如果本学期在校时间按110天(22周)计算,那么学校计划每天用水量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列出不等式组)
四、课堂小结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公共部分)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第4页习题1.1A组。
第1题
第2题
选做题:第4页习题1.1B组题。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