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6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从飞机俯视南极雪地上留下了考察队的车痕,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和大海静谧的雪景,给人以美的享受海中冰山南极冰山
考察队员们的小木屋
落日下的南极工作站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拽 毋 吞噬 羸弱
告罄 癫狂 销蚀 步履
凛冽 遗孀 疲惫不堪
精疲力竭 鲁莽大胆 姍姗来迟
怏怏不乐 忧心忡忡 毛骨悚然
踉踉跄跄
Zhuài wú shì léi
qìnɡ diān xiāo lǚ
lǐn liè shuānɡ kān
jié mǎnɡ shān
yànɡ chōnɡ sǒnɡ
liànɡ liànɡ qiànɡ qiànɡ一、(1-3)斯科特探险队在南极极点的所见所感。
三、(14-15)翌年春天,队友找回了他们的遗体,英王跪拜悼念。
四、(16)点明中心。二、(4-13)探险队在归途中与严寒和死神搏斗,最终全队覆没的经过。1、(4-7)第一个队友(埃文斯)死去了。
2、(8-10)第二个队友(奥茨)也死去了。
3、(11-13)剩下的三人全冻死在帐篷里了。 朗读第2、6、7、10、13段,体会一下这些英雄们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的心情? 当他们面对失败时,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诚信。
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坚毅、执著、无畏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悲剧的“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哪几个方面?
A 死亡之悲:在归途中全部队员牺牲了。B 失败之悲:阿蒙森一行已先到达南极极点。C 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斯科特一行的“伟大”处体现在哪?
A坚毅,执著,勇于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B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C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D 从容面对死亡,无私的爱。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
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并不这么
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
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一观点。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的?说一说:
这是一场令人心酸的悲剧,但探险队员们始终是伟大的。视死如归的他们面对可怕的死神,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虽然牺牲了,却在内心上取得了胜利。
——秦冬睿 成功者固然比失败者好,但不能完全以成败来论英雄,因为成功往往是在无数次失
败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我们不仅要赞美成功者,也要欣赏失败者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为后人研究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张印琦 “人可消灭,但打不败。”海明威这样说过。是的,斯科特他们没有失败,虽然身躯长眠于南极,但他们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人来南极探险。这样流芳千古,不也正是一种成功吗?
——李子健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而言的。有人失败了,
但他成功的走到了失败这一步;有人成功了,
但他失败于没有跨过成功再走一步。
——丘文哲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没错,古今中外,多少败军之将的声名更胜战胜他们的人。拿破仑在滑铁卢败给了威灵顿公爵,但他的名字却闪烁在历史长河中。导致成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或许是英雄自己的失误,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是英雄之外的其他因素,“人算不如天算”,天公不作美,同伴不得力,都是造成成败的至关因素。所以,成败不衡量英雄,最多只能造就英雄。
——郑逊“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
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
此刻,风中飘扬的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
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发行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
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不能不接
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
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
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
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
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
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
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
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在全文中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那么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最能使人感动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感动你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
1、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文中重点记叙了什么?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地理和地质上差别很大。东南极洲是一块很古老的大陆,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东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在东南极洲有南极大陆最大的活火山,即位于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海拔高度3795米,有四个喷火口。西南极洲面积只有东南极洲面积的一半,是个群岛,其中有些小岛位于海平面以下。但所有的岛屿都被大陆冰盖所覆盖。较古老的部分(包括有玛丽.伯德地南部、埃尔斯沃思地、罗斯冰架和毛德皇后地)有一由花冈岩和沉积岩组成的山系。该山系向南延伸至向北突出的南极半岛的中部。西南极洲的北部,即较高的部分是由第三纪地质时期的火山运动所造成的。南极洲的最高处——文森山地(5140米)位于西南极洲。 北极与南极还有许多共同之点。例如,北极冰层和南极冰帽,都是约100万年前笼罩地球的冰期的遗迹。而在该冰期之前几十亿年的大部分期间,两个地区的气候与全球各处一样,温暖而稳定。两极地区还会出现令人惊奇的怪异光现象,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极光。   南极地区的冰雪量比北极地区多得多,是两极最明显的差异之一。这主要因为南极地区是陆地,储存热量能力很差,因此现在该地区95%的地方,仍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而北极主要是一片海洋,特别适宜储存夏季的热量,用以减弱冬季寒冷的程度。所以,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只接近于南极的1/10,而且大部分永久性冰雪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其他地方的永久性冰雪量仅占很小部分。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两倍,为世界第五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