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相信未来 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9-09 22: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信未来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作品。
2、熟练朗诵课文,背诵前三段。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近食指,走近食指心灵。
2、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
教学过程
1、按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
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说,他是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深深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2)写作背景
那是“文革”前夕,在北京一些高干子弟中形成一个“文艺沙龙”――“太阳纵队”,发起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郭世英(郭沫若的儿子),还有牟敦白、张朗朗等,他们经常通宵达旦探讨当时敏感的一些哲学问题和文学观点。食指也曾出入这个沙龙,深受他们思想探索精神的影响。“文革”期间这个文艺沙龙被查禁,郭世英在1968年4月被北大的造反派“迫害致死”,张朗朗流亡南方,在好友王东白的本子上写“相信未来”四个字。食指则以此为题,写出这首《相信未来》。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当时多数人很迷惘,很失望,食指也很矛盾,但食指认为,年轻、热情、执著总会摆脱现实的羁绊。
2、诵读全诗,要求读出情感,读出信念。
重点诵读前三节,要求当堂背诵。
诵读强调:第一节 相信 未来
第二节 相 信 未来
第三节 相信 未来
第三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3、分析鉴赏,揣摩意象。课堂讨论,多向交流。
问题:仔细阅读前3节,找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第一节 炉台被蜘蛛网查封
贫困的悲哀缠绕
第二节 紫葡萄化为露水 鲜花在别人胸怀
第三节 排浪、大海、曙光
问题:体会意象的特征及变化。
明确:由灰暗、凄凉、沉重到明亮,有力量。
请找出诗歌的意象,然后思考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可以见出诗人是一种什么情感?“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腐烂的皮肉”“脊骨”。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现实无情,信念不灭
运用反复手法,强调在困境中要理想不灭,相信未来。
2、比喻的用法
分析第3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问题:顾城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评论就说:“在‘黑色的眼睛’这个深层意象中,受骗和觉醒被神奇地结成一体。”《一代人》中“黑色的眼睛”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短短两句话却用“一代人”作标题,如何理解?请结合第四节中的“眼睛”意象思考理解。
明确:“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黑色的眼睛”有双重寓意:一指这双眼睛曾被“黑色”欺骗,被“历史风尘”蒙蔽;一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被蒙蔽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色之中渐渐培育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具有了全新的品质,从而能拨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这并非诗人一个人的经历,而是像顾城、食指那样整整一代人的经历,用“一代人”作题,规定了诗歌社会批判性的视角。两首诗中“眼睛”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一样的。
4、联系现实,课外延伸。探讨交流,关注生活。
问题: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有吗?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有吗?
明确: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应该没了。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太缺乏了。
问题: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跳楼,马加爵杀人?
明确:大学生跳楼――为情――他的鲜花依偎在了别人的情怀。
   马加爵杀人――为穷――他认为贫困只能带来悲哀。
明确:虽有苦难折磨,青春仍要坚定信念,越挫越勇,相信未来。
5、师生共同朗读全诗,大声读末节,最后一句要呐喊而出。
6、布置作业:课后阅读食指的《热爱生命》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周记上写出心得体会。
访写: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访写:
补充内容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北岛《回答》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食指诗二首:
1.《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2.《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