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 一 单元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 一 单元备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2-19 1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下 册数学第 一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目标 动手操作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策略及方法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下 册数学第 一 单元信息窗 一
教学内容 认识正、负数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课前准备 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
导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目标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 -3℃。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师归纳总结: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1.自主练习第一题: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自主练习第3题。3.自主练习第4题。订正时,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学生再次讨论。 学生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正、负数,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本节课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感性的素材中体会正和负的含义,从而更好的理解正、负数。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把抽象的数学与丰富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可以使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因此,我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下 册数学第 一 单元信息窗 一
教学内容 认识正、负数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课前准备 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
导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目标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 —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2.自主练习第5、7题①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② 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自主练习第8题(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① 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② 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③ 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① 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② 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③ 通过讨论,明白意思。“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1.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学生写出—3℃ 、—10℃ ① 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② 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③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教学反思 本课的练习设计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知识上从认识正负数的读写到意义,在思维上从理解到运用,再到拓展应用,这样分层次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巩固了新知,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共享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下 册数学第 一 单元信息窗 二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重点难点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课前准备 一页存折图
导学目标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1.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导学目标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揭示主题,引入课堂。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 (板书课题)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谈话:同学们见过存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一页存折图。)谈话:同学们,在这一页存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强化练习, 拓展提高。1.下表记录了某星期内股市的升跌情况,请完成下表: 时间升跌情况用正负数表示星期一上升100点+100星期二下跌50点 星期三上升60点 星期四下跌30点 星期五上升2点 2.在4个不同的时刻,对同一水池中的水位进行测量,记录如下:上升3厘米,下降6厘米,下降1厘米,不升不降。如果上升3厘米记为+3厘米,那么其余3个记录怎样表示?3.举出3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4、明天中学五年级(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 姓名小明小宾小丽小亮小颖小山身高144 140 165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1+20 +3 (1)谁最高?谁最矮?(2)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四、丰收园里谈收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师谈话: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共同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 姓名小明小宾小丽小亮小颖小山身高144 140 165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1+20 +3 (1)谁最高?谁最矮?(2)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教学反思 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的参与学习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分层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