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下)数学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9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r都是变量 B. 只有r是变量
C. 只有c是变量 D. c,r是变量
2.一辆汽车以平均速度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则它所走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时)的关系表达式为( )
A. B. C. D.
3.雪撬手从斜坡顶部滑了下来,下图中可以大致刻画出雪撬手下滑过程中速度—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随者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已知某地面温度为20℃,且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6℃,则山上距离地面h千米处的温度t为( )
A. B.
C. D.
5.根据图示的程序计算变量y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
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为( )
A. –2 B. 2 C. –1 D. 0
6.如下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
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阴影部分),则与的大致图象为( )
7.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千米)与时间(分钟)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
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
C.小王去时所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所花的时间
D.小王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
8.如图,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动点P在的边上沿
的路径以的速度运动(点P不与重合).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面积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为(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10.在体积为20的圆柱中,底面积关于高的关系式是 .
1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单位:米)与滑行时间t(单位:秒)之间的关系是s=60t-1.5t2,当t=40时,s=______________.
12.小雨拿5元钱去邮局买面值为80分的邮票,小雨买邮票后所剩钱数y(元)与买邮票的枚数x(枚)之间的关系式为 .
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与气温x( C)之间在如下关系:.
当气温x=15 C时,声音的速度y= m/s。若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音响,则此人与燃放的烟花所在地相距 m.
14.如图所示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15.一支原长为20cm的蜡烛,点燃后,其剩余长度与燃烧时间的关系可以从下表看出:
燃烧时间/分 10 20 30 40 50 …
剩余长度/cm 19 18 17 16 15 …
则剩余长度y(cm)与燃烧时间x(分)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估计这支蜡烛最多可燃烧___________分钟.
16.有一本书,每20页厚为1mm,设从第1页到第页的厚度为(mm),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
17.(本题6分)小华粉刷他的卧室共花去10小时,他记录的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如下:
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完成的百分数 5 25 35 50 50 65 70 80 95 100
(1)5小时他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数是 ;
(2)小华在 时间里工作量最大;
(3)如果小华在早晨8时开始工作,则他在 时间没有工作.
18.(本题8分)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 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物体的质量(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哪个是自变量 哪个是因变量
(2)当所挂物体是3kg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不挂重物时呢?
(3)当物体的质量为7kg时, 你知道弹簧的长度为多少吗?.
19.(本题8分)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12cm,AD=8cm,点P、Q都从点A出发,分别沿AB,AD运动,且保持AP=AQ,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也随之变化。当AP由2cm变到8cm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20.(本题10分)如图是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填空:
(1)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最高时速是
________千米/时;
(2)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保持匀速行驶,
时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段内加速行驶,在________、________时
段内减速行驶;
(4)出发后,12分到14分之间可能发生________情况;
21.(本题10分)如图,小明的爸爸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小明坐在汽车上用所学知识绘制了一张反映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第二天,小明拿着这张图给同学看,并向同学提出如下问题,你能回答吗?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小车共行驶了多少时间?最高时速是什么?
(3)小车在哪段时间保持匀速行驶,时速达到多少?
(4)用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22.(本题10分)甲、乙两人(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从A城出发到100千米处的B城旅游,如右图表示甲、乙两人离开A城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象。
1.分别求出甲、乙两人这次旅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根据图象,你能得出关于甲、乙两人旅行的那些信息?
注:回答2时注意以下要求:
(1)请至少提供三条相关信息,如由图象可知,乙比甲早出发4小时(或甲比乙晚出发4小时)等;(2)不要再提供第1题中列举的信息。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D D A A B A B B
二、填空题:9. 销售量,销售收入 10. 11. 0 12. y=5-0.8x
13. 340,1700 14. 6 15. y=20-0.1x,, 200 16. y=
三、解答题:
17.(1)50% (2)第二小时 (3)12-13时
18.(1)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
(2)13.5,12
(3)15.5
19.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减少了,减少了30平方厘米
20.(1)最高时速是60千米/时;
(2)汽车在2分到5分,16分到20分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30千米/时,60千米/时;
(3)汽车在0分到2分,5分到8分,14分到16分时段内加速行驶,在8分到12分,20分到24分时段内减速行驶;
(4)修车(或找其他理由).
21.(1)小车行驶的时间是自变量,速度是因变量
(2)小车共行驶了55分钟,最高时速为85千米/时
(3)小车在35-50分时匀速运动,时速85千米/时
(4)略
22.(1)甲的平均速度为50千米/时,乙的平均速度为12.5千米/时
(2)甲在途中没有休息;乙在途中休息了1小时;乙在休息前所走的路程与休息后所走的路程相等;乙休息前的平均速度比休息后的平均速度小等等.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千米)
(分钟)
A.
O
1
2
3
4
5
6
t
s
1
2
B.
O
1
2
3
4
5
6
t
s
1
2
C.
O
1
2
3
4
5
6
t
s
1
2
D.
O
1
2
3
4
5
6
t
s
1
2
A
D
C
B
P
路程(千米)
2
4
6
0
8
时间(小时)
20
40
60
80
100
摩托车
自行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