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文档属性

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9-12 1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
2. 品析语言,了解文章反语嘲讽的写法。
3. 积累字词:
珐琅 脂粉 劫掠 惊骇 晨曦 箱箧 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不可名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二. 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就他的文学巨著《悲惨世界》能否发表的问题给一位编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简洁至极,全文只有一个句号。后来这位编辑给他来信说可以发表,而且信的内容也简洁至极,你们能猜出这封信的内容吗?(感叹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雨果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内容。
3. 与文本交流
1.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找出关键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书信的主要内容,并试把文章化长为短,,用最简练的语言替雨果给巴特勒写封信。
小结:赞美圆明圆,讽刺侵略者
(2)圆明圆美成什么样?侵略者到底干了什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3)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材料,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例外,在和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英吉利海峡的根西岛上,有一个作家雨果站了出来。他没有见过圆明园,但他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那么雨果心中的远5明园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三段,找出雨果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小结:的确,在雨果心中圆明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曾经堪称世界奇迹的圆明园,如今却成了断壁残垣,雨果对此是怎样评价的呢?
请大家放声朗读5 ——9段,找出能够表达雨果观点的概括性语句。
总结:在美丽的东方有美丽的圆明园,有一天闯进两个无耻的强盗,用无耻的手段将美丽摧毁,雨果对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我们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接下来让我们感受雨果非凡的语言美丽。(板书:语言魅力)
2. 品析语言
(1)读出最让你心动的句子并进行评点。可从写作手法上。从遣词造句上,从作者表达的感情上赏析。可用这样的句式造句:最令我心动的句子是 ,我觉得(认为)这个句子 。
老师示范:最令我心动的句子是第3段的最后一句:“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我认为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明园笔比成亚洲文明的代表。同时这个句子还通过梦写圆明园的美,说它是梦中见到的说不出样子的令人惊骇的杰作,其中“惊骇”一词,是使人惊吓,震惊的意思。从感彩上看是中性词,但在这里却有褒义的色彩,有点反话正说,赞美圆明园美到极点。
(2)学法指导,学生读写。
(3)自由发言
三. 与名家对话
1 . 穿越时空,与雨果面对面访问。左半边是雨果,右半边是记者,请同学们作好准备。通过问答感受雨果的人格魅力。(板书:人格魅力)
2. 用概括性语句谈谈雨果的可贵品质。(板书)
四. 心灵回应
给雨果写封信,向雨果先生谈谈自己读文读人后的感受。
小结:雨果先生的这封信既赞美了圆明园,有讽刺了侵略者,勇揭真相,何等正直!反语嘲讽,何等智慧!这不仅是我们从信中读出的内容,其实也是全班同学写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板书:雨果先生和八(1)班,画信封)
1. 布置作业
课下想想,巴特勒看到这封信会怎么想?法国人民会怎么想?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 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扶沟县柴岗乡第二初级中学 杨艳丽
2008年8月
雨果先生:
赞美圆明园
讽刺侵略者
人格魅力——大胆直言,何等正直!
语言魅力——反语嘲讽,何等智慧!
八(1)班
语 文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