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的冬天(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9-12 22:54:00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教案
导入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教学过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二)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抓关键词概括)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c.略
(三)研读1~~~2节。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学生速读第1、2 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 ——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 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四)研读3~~~5节。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五)自由探究: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 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 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六)练习说明:
一、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 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然后要让学生找出要讲的几个方面和精彩片断;最后是复述,复述时可先参照课文在心里默述,待熟练之后再口头复述。要考虑到“给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这一特定语境。
二、(题略)设题意图:这是一道了解和运用知识,又揣摩语言的题目,引导学生借助题干的知识,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三.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PAGE
3(共19张PPT)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作者简介
与课文有关经历
1918年,师范毕业后在北京任教;
192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1930年,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
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朗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无风 响晴 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喜爱 赞美
绿萍
水藻
垂柳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讨论.品析
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一种景色 你认为文中的哪个词语或句子写得最妙 妙在何处
老城:晒 睡 醒
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
人们:含笑 不着急
—暖和舒适
—可爱 充满温情
—冬天慈善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边)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露粉色(害羞)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丽
(按空间顺序)
城外远山
—卧 (小水墨画)
素淡雅致
绿萍、绿水藻、绿柳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
(衬托水的绿)
温晴
冬山
冬水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
清亮 空灵 碧绿

慈善
秀气
淡雅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想一想,学一学:
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采的画面?语言如此优美。在写法上有何值得借鉴?
仔细观察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运用修辞 情景交融 ……
作业: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
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
设计一下导游词。《冬日济南游》
(第一人称,以《济南的冬天》
为参照,介绍冬季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