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全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全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2-27 21: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正数和负数学案
一、基本概念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巩固
1.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作___________.
1.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记作+2分,得分90分和80分应分别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____________.
1.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____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___________.
1.如果把+210元表示收入210元,那么-60元表示______________.
1.粮食产量增产11%,记作+11%,则减产6%应记作______________.
1.如果把公元2008年记作+2008年,那么-20年表示______________.
1.如果向西走12米记作+12米,则向东走-120米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味精袋上标有“500±5克”字样中,+5表示_____________,-5表示____________.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准尺寸______毫米.
2.张大妈在超市买了一袋洗衣粉,发现包装袋上标有这样一段字条:净重:800±5g.张大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她解释清楚吗?
3.在市场经济中,利润计算公式是: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小亮利用此公式计算爸爸经营的商店在某一天的利润为-25元,请问:-25元的利润是什么意义?
4.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9,-1,+3,,0,,-15,,1.7.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5.测量一座公路桥的长度,各次测得的数据是:255米,270米,265米,267米,258米.
(1)求这五次测量的平均值;
(2)如以求出的平均值为基准数,用正、负数表示出各次测量的数值与平均值的差;
6.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50m记为+50m,则乙向北走30m记为什么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
1.2有理数学案
一、有理数的分类
或者
二、特殊的概念
零和负数统称为_________,零和正数统称为_________.
既是正数又是整数叫:________。 既是负数又是整数叫:________。
零和_______统称为非负整数。 所有的负数组成 集合
三、基础巩固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集合中:
1,-0.20,,325,-789,0,-23.13,0.618,-2004.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1、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15, -, -5, , , 0.1, -5.32, -80, 123, 2.333.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1、在下表适当的空格里画上“√”号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分数 自然数
-9是
-2.35是
O是
+5是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O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判断题:(打“√”或“×”)
1)0是整数( )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 )
3)0一定是正整数( ) 4)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
1.3数轴学案
一、基本概念
1、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 、 方向和 长度.
2、 数在原点的左边, 数在原点的右边,右边所表示的点比左边表示的点 。
二、巩固训练
1、请画好一条规范的数轴
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
1.5, —2, 2, —2.5, , 0, 2.5
3、利用数轴所表示的情况,用﹤符号表示上面几个数的大小
4.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1、4相反数学案
1、 基本概念
1、(几何概念)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 个,它们分别在原点 ,表示 ,我们就说这两点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 。
2、代数概念:只有 两个数叫做________.像2和—2,5和—5这样,这就是说,2的相反数是______ ,—2的相反数是________; 5的相反数是________,—5的相反数是______ .相反数必须是 个数之间的关系
3、一般地,a和________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然是_______.
正数的相反数是:
负数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在正数前面添加上“—”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________ .
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_______.
若a是负数,则—a_____0.
若a是正数,则—a_____0,
若a是0,则—a_____0
所以—a可以表示 或
4、最小的正整数是: ,它的相反数是 ,
最大的负整数是: ,它的相反数是 ,
最小的自然数是: ,它的相反数是 ,
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只有是 。
5、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基础训练
1、填空
-7的相反数是 . -3.5的相反数是 。+11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
—(-7) = —(—3.5) = , -(+11)= , -0=
2、若 a-3的相反数是-4,则 a=_________.
若 的相反数是-7,则 =______.
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和  B.3与-3
  C.3与+3  D. 与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是带“+”号的数,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B.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不等于这个数
  C.数轴上的原点两旁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前边添上“-”号所得的数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5.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 ).
  A. -[+(-7)]=-7 B. +[-(+7)]=7
C. -[-(+7)]=7 D. -[-(-7)]=7
6.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1 B.1 C.±1 D.0
  1.x+1的相反数是 ;-7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
7.若- 是负数,则 _____0.
若- 是正数,则 _____0.
8、化简下列各式 =____
9.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它的相反数的对应点,则这个数是( ).
  A.-2 B.2 C. D.  
1.5绝对值学案
一、基本概念
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 ,记作 。
例如:|-4|的几何意义是 ,因此 |-4| = 。
2、正数的绝对值是: ,即当a是正数时,|a|= ;
负数的绝对值是: ,即当a是负数时,|a|= ;
0的绝对值 是: 或 ,即当a=0时,|a|= ;
无论a为何值,|a|一定是一个 数,即|a| 0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和 (或 ),即当|a|= a时,a 0
绝对值是它相反数的数是 和 (或 )即当|a|=- a时,a 0
二、巩固训练
1填空
-6.7的绝对值是 ; +10.2的绝对值是 ; -8的绝对值是 ; 5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6.7|= ; |10.2| = ; |-8|= ; |5|= ; |0|=
2、化简下列各式:
-|-7|= ; +|+6.9|= ; -|+12|= ; +|-5.5|= ; -|-0|= ;
3、一个数的绝对值有 个,绝对值是2的数是 ;
-2有绝对值吗? ,绝对值有等于-2的吗? 。
4、|-6.7|= ,|6.7|= ,
| -5 |= ,| 5 |= ,
|-5.5|= ,|5.5|= ,
|-120|= ,|120|=
根据以上几个联系你可以总结出什么:
4、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 。
5如果|a|=|b|,那么a和b的关系是 。
6、用< 、> 、=号填空:|0.2| |-1╱5|,|-5| |-3|
7、若|a|=-a,那么a一定是( )数
1.6有理数的大小
一、基本概念
1、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 右边的数。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异号两数比较:
正数 0,0 负数,正数 负数
同号两数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 。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 。
注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的
二、基础巩固
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4)和+(-6); (2)-8.5和-14.2 (3)-(-9)和|-11|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把它们用“>”号排列起来。
-(-4),-|-4.5|,-|+3|,0,-(+2)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表示如下图,用“>”、“<”号填空
a b; |a| |b|; -a -b; 1╱a 1╱b
4、最大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3、绝对值小于3的非负整数是 。
1.7有理数加法法则
一、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等于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总结:有理数加法,先定 后计算
二、应用探究
1 、 计算(相信自己能完成,自己动动手吧!)
(1)3+(+5)= ; (2)(-3)+(-5)= ;
(3)(+0.6)+(+1.5)= ; (4)(-0.6)+(-1.5)= ;
(5)= ; (6)= ;
(7)(-6)+0 = ; (8)0 + (-2) = ;
(9)(—10)+(+6)= ; (10)(+6)+(—9)= ;
(11)(—0.9)+1.5 = ; (12)1.5 +(—0.9)= ;
(13)5+(-3) = ; (14) (-5)+3 = ;
2、计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6)-1+(-1.5);
(7)(-3.04)+ 0 ; (8)+0.
2.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
(2)两个正数的和一定是正数;( )
3.当a = -1.6,b = 2.4时,求a+(-b)的值.
1.8 有理数的减法
一、基本概念
0、计算下列各式
15 - 9 = 15 + (-9) =
9 - 8 = 9 + (-8) =
25 - 7 = 25 + (-7) =
1.5 - 0.6 = 1.5 + (-0.6) =
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 来进行.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用字母表示为即:
3、有理数混合运算
先运用 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化成 ,然后再运用 、 和 进行简便计算.
特别提醒:
1、有理数的和不一定大于加数了哟;2、进行有理数的加法时,别忘了遵循“一定符号、二求绝对值、三和差”的步骤;3、交换加数位置时,符号不要忘了一并带上,哈;4、千万小心——避免弄错“符号”!
二、巩固训练
1. 计算:
(1)(-8) - 8 = (2) (-8)- (-8) =
(3)8 - (-8) = (4) 8 - 8 =
(5)0 - 6 = (6) 0-(-6) =
(7)16 - 47 = (8) (-5.9) - (-6.1) =
2. 把2+(-3)-(-5)+(+4)-(+3)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是( )
A.2 + 3 - 5 + 4 - 3 B.2 - 3 + 5 + 4 - 3
C.2 - 3 - 5 + 4 - 3 D.2 - 3 + 5 + 4 + 3
3. 某天股票A的开盘价为18元,上午跌了1.5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3元,则股票A这天的收盘价为( )
A.0.3元 B.16.2元 C.16.8元 D.18元
4. 比0小4的数是 ;比-4小2的数是 .
5. 数轴上表示-4与+13的两点间的距离是 .
6. A、B、C三点相对于海平面分别是-13米、-7米、-2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_米.
7. 现有两台冰箱,第一台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台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0℃,问这两台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
8. 为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向的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15,-4,+13,―10,―12,+3,―13,
―17.(1)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
(2)小王这天上午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9. 食品店一周中各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
132元,-12.5元,-10.5元,127元,-87元,136.5元,98元.
一周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10. 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O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O地多远?
(2)若每千米耗油0.2升,从O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11.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B、
 D、
12. 下列计算结果中等于3的是( )
A. B. C. 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 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D. 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14.校、家、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南边20米,书店在家北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米,接着又向北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
1.9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 .(2) .
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____数,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_____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___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_____数
除开符号外,所得结果都是用绝对值
2. 倒数的概念 .
3. 多个有理数相乘(注意符号的确定)
归纳: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时,积是负数。
二、巩固训练
1、计算
(-3)×9 = (-)= (-6)×(-9)=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1、、-、5、-5、 -. , , 0.125 , 0
3、认真计算(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① ②
③ ④
(5) (6)
4、 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6)= (-6)×5 = 5×(-6) (-6)×5
3×(-4)= (-4)×3 = 3×(-4) (-4)×3
[3×(-4)]×(-5)= 3×[(-4)×(-5)]=
[3×(-4)]×(-5) 3×[(-4)×(-5)]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5×[3+(-7)]= 5×3 + 5×(-7)=
5×[3+(-7)] 5×3 + 5×(-7)
分配律: .
11. 小组学习讨论第(1)题,总结归纳,并独立完成(2)(3)(4)
(1)(+-)×12 (2)(+-)×24
(3)(--)×12 (4)( +-)×18
(1)(-3)××(-)×(-) (2)(-5)×6×(-)×
(3)(-5)×8×(-7)×(-0.25) (4)()×××)
1.10有理数的除法
一基本概念
1 、计算
8÷(-4) 8×(一); (-15)÷3 (-15)×;
2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
(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
二、巩固基础
1. 运用法则计算:
(1)(-15)÷(-3); (2)(-12)÷(一);
2、计算
(1)(+48)÷(+6); (2) ;
(3)4÷(-2); (4)0÷(-1000).
2、计算.
(1)(-1155)÷[(-11)×(+3)×(-5)]; (2)375÷;
1.11乘方
一、基本概念
1、乘方的相关定义:
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3、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 次幂。
二、巩固训练
1、(-10)×(-10)×(-10)×(-10)×(-10)写成乘方形式是 。
2、在(-3)3中,底数是 ,指数是 。
3、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4、计算并比较两组式子有何区别与联系:
(1)(-3)2 (-3)3 [-(-3)]5
(2)-32 -33 -(-3)5
5、计算:
(-1)2001 -(-2)4 34×22 (-2)2×(-3)2
6、计算(1)-23÷(-2)3 (2) (3) (4) (5)-42×(-4)2
7、 的平方等于16,平方等于1.69的数是 。
8、若x为任意有理数,则x2一定是 数,∣x∣一定是 数。
9、计算:(-)2001×(-5)2000 (0.04)2003×[(-5)2003]2
1.12科学记数法
一、基本概念
1、
10的乘方 表示的意义 运算结果 结果中的0的个数
102 10×10 100 2
103
104
105
10n(n为正整数)
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 …0(在1的后面有___个0),所以我们可以借助10的幂的形式来表示较大的数,
2、把一个大于l0的数可以表示为a×10n 的形式(其中a是_____ 的数,(即1≤a<10);n等于原整数的位数____ 1).
 3、科学计数法中a和n的确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基础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数据
(1)2008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00000000元; 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我市财政总收支实现30200000000元; 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1038120000000元._______________
(4)256=2.56×_________ 1370=1.37×______ 213000000=2.13×________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7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8 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3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00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200 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1)2.01×103 (2) 1.20×10 7
(3)一4.25×104 (4)一2.13×106
a
b
.
.
1
-1
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