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运算律(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运算律(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2-28 19: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七、运算律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 第1课时 总课时5
教 学目 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及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设问题情景展开探索过程。1、初步感知。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买这些服装,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反馈:你是怎样想的?)板书:65×5+45×5 (65+45)×5 (提问: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怎样?)学生计算验证;谈话: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2、类比展开。提问;假如老师选择的是另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是6件,8件的,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的钱数吗?要求:每一组编一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板书:32×6+65×6 (32+65)×6 提问:既然这些算式每组得结果都相等,那么我们都可以把它写成什么?谈话:像这样得情况,是偶然还是有其中得规律呢?(大家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举例,小组交流,挑选几组板书。3、体验感悟。谈话:大家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服老师,看来,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内在的规律。小声地读这些算式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你能想个办法,使那些不能组成等式的变成能组成等式的吗?4、揭示规律三、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答案,全班共同校对。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第1题和第2题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学生自己判断。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你能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吗?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每位学生都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提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规律?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让学生各自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共同订正。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比较简便?四、总结回顾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教学内容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2课时 总课时5
教 学目 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铺垫引入 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64×7+64×3===640(口+口) 25×(3+4)一口。口。口。口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 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_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32×102= 元(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一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 (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你能接着算卜去吗 32×102 =32×(100)+2) =32×口+32×口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 再怎么办 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lOl 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2.教学补充题: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65×8+45×8(2)提问: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你打算怎样书写计算过程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各自计算,指名板演。 65×8+45×8 =(65+45)×8 =110×8 =880(元) 提问: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 3.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学生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4.小结。 提问: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各小组讨论。 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三道题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0×3==:90 2×3—6 90+6—96 这个过程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什么 提问:你能说一说这里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谈话:其实我们早就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现在知道这样口算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计算起来更理直气壮了。 4.做“想想做做”第4题的第一行。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你觉得这两题这样计算简便在什么地方 你是怎样发见它们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四、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的第2行,第5、6题(提示:最好是叫成运算简便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课后做第57页的思考题。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深入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教学内容 练习五(1) 第3课时 总课时5
教 学目 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铺垫引入 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64×7+64×3===640(口+口) 25×(3+4)一口。口。口。口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 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_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32×102= 元(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一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 (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你能接着算卜去吗 32×102 =32×(100)+2) =32×口+32×口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 再怎么办 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lOl 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2.教学补充题: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65×8+45×8(2)提问: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你打算怎样书写计算过程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各自计算,指名板演。 65×8+45×8 =(65+45)×8 =110×8 =880(元) 提问: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 3.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学生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4.小结。 提问: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各小组讨论。 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三道题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0×3==:90 2×3—6 90+6—96 这个过程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什么 提问:你能说一说这里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谈话:其实我们早就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现在知道这样口算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计算起来更理直气壮了。 4.做“想想做做”第4题的第一行。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你觉得这两题这样计算简便在什么地方 你是怎样发见它们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四、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的第2行,第5、6题(提示:最好是叫成运算简便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课后做第57页的思考题。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深入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教学内容 练习五(2) 第4课时 总课时5
教 学目 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基本训练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的的6题在学生填空后,让学生说说依据是什么,并让学生用字母式子表示已经学过的运算律。然后让学生比较各个运算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两种运算,而其他运算律只涉及同一种运算。2、“想想做做”的第7题。学生在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45×99+45中45可看作45×1,36×101-36中的36可看作36×1。3、“想想做做”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对学生计算中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做“想想做做”的思考题“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分析和比较,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释这里的算法。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教学内容 我们去春游 第4课时 总课时5
教 学目 标 1、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计算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发展应用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 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谈话导入解决问题提问:在春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游玩项目及价格)谈话:XX小学四年级额同学马上要到水上乐园去春游了,他们在春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媒体出示)问: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三个方面来分析。A、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B、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每人乘车要交多少钱呢?你会计算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商量。学生计算后,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2×220÷88=5(元)C、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谈话:东东带了10元钱,他用这10元钱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不过要先说明,每个项目只玩一次或玩一小时。同桌讨论,在班内交流。谈话:如果你是XX小学的同学,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元?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谈话:刚才我们替XX小学的同学做了春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活动设计谈话:各小组已经分工了解了一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首先是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年级师生共( )人)其次,要商定我们旅游的地方,说一说,我们到那里去游玩?自由发言后举手表决统一认识。再看包车。你们了解到可以乘坐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出示下列内容,学生说数,教师填写:大客车最多可乘坐( )人,每辆每天( )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 )人,每辆每天( )元左右。谈话:先根据总人数和每辆车可以乘坐的人数,再小组里讨论一下如何乘车,再根据包车价格,算一算包乘汽车一共需要多少元。算好后各小组代表汇报。让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的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游玩项目及价格显示在电脑上。谈话:你打算游玩哪些项目?准备带多少钱?各自想好项目算出钱数,在小组内交流。谈话: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下面就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组想先上来?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