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1-1教案】2 . 1 圆锥曲线1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1-1教案】2 . 1 圆锥曲线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3-01 16: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圆锥曲线
教学过程设计
1.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当平面经过圆锥面的顶点时,可得到两条相交直线,当平面与圆锥面的轴垂直时,截得的图形是一个圆,试改变平面的位置,观察截得的图形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用平面去截圆锥面能得到哪些曲线?
2.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通过观察,可以得到以下三种不同的曲线:
对于Dandelin双球理论只要让学生感知、认同即可。
3.建构数学21世纪教育网
(1)圆锥曲线的定义
椭圆: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对于第二种情形,平面与圆锥曲线的截线由两支曲线构成。(类比椭圆的定义)
双曲线: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对于第三种情形,平面与圆锥曲线的截线是一条曲线构成。
抛物线: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相等的点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圆锥曲线的定义式
上面的三个结论我们都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体现:设平面内的动点为M。
椭圆:动点M满足的式子:(2a>的常数)
双曲线:动点M满足的式子:(0<2a<的常数)
抛物线:动点M满足的式子:=d(d为动点M到直线L的距离)
我们可利用上面的三条关系式来判断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
4.数学应用
例1、试用适当的方法作出以两个定点,为焦点的一个椭圆。
思考:在椭圆的定义中,如果这个常数小于或等于,动点的轨迹又如何呢?
例2、已知 ABC中,B(-3,0),C(3,0),且AB,BC,AC成等差数列。
(1)求证:点A在一个椭圆上运动; (2)写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
略解:由AB,BC,AC成等差数列,可得2BC=AB+AC,即AB+AC=12>BC,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点A在一个椭圆上运动,且以B、C为焦点。
例3、已知定点F和定直线l,F不在直线l上,动圆M过F且与直线l相切,求证:圆心M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分析:欲证明轨迹为抛物线只需抓住抛物线的定义即可。
变题:已知定点F和定圆C,F在圆C外,动圆M过F且与圆C相切,
探究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是何曲线?
提示:相切须考虑外切和内切。
拓展:此处定点F也可改成定圆(但不宜在课堂上搞得过于复杂,可留作优生课后思考)
课堂练习
1、 已知 ABC中,BC长为6,周长为16,那么顶点A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
2、 设Q是圆上的动点,另有点A,线段AQ的垂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则点P的轨迹是何曲线?
5.回顾小结
(1)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
(2)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作业布置21世纪教育网
(1)《创新课时训练》第19—20页
(2)思考:课本第25页3、4
教学反思
M
F
l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