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1-1教案】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2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1-1教案】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3-01 16: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
方程表示什么样的曲线,你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画出它的图形吗?
学生活动过程:
情形1:列表、描点、连线进行做图,在取点的过程中想到了椭圆的范围问题;
情形2:求出椭圆曲线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联想椭圆曲线的形状得到图形;
情形3:方程变形,求出,联想椭圆画法,利用绳子做图;
情形4:只做第一象限内的图形,联想椭圆形状,对称得到其它象限内的图形;
辨析与研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画图过程,挖掘学生的原有认知,体现同学的思维差异,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设计意图:
(1)问题设置来源于课本例题,选题目的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一问的解决旧体现了对二元二次方程的研究,为利用方程研究性质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问题的设置体现了研究问题角度的转变——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椭圆的几何特征:范围、对称性、关键点;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重在发现学生的思维差异和思维认识层次;
(4)辨析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起点,通过彼此交流,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得到统一的认识。
教师点评:
(1)能够抓住椭圆的几何特征;范围、对称性、关键点做图;
(2)研究问题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
(3)本节课我们利用椭圆更一般的方程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体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教师板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1、 引导评价,引入课题:
设置问题,学生思考:与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相对比,椭圆标准方程有什么特点?
(1)椭圆方程是关于的二元二次方程;
(2)方程的左边是平方和的形式;右边是常数1;
(3)方程中和的系数不相等;
设计意图:类比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能够使学生容易得到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利用方程研究椭圆曲线的几何性质做好了准备.
【问题1】自主探究:结合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利用方程研究椭圆曲线的范围;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激励学生开拓思维:
学生活动过程:
情形1:变形为:
这就得到了椭圆在标准方程下的范围:
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到的范围:
情形2:可以把看成,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来考虑的范围;
教师点评:太聪明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将a,b乘过去,就得到了,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椭圆方程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椭圆的参数方程,有兴趣的同学下起可以阅读有关内容,所以说我们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要打开研究问题的思路,拓宽我们的思维角度。
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情形3:椭圆的标准方程表示两个非负数的和为1,那么这两个数都不大于1,所以,同理可以得到的范围
设计意图:
(1)传统的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往往是利用图形直观得到性质,然后利用方程进行证明,没有真正体现出利用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路子,因此在这里通过多媒体课件始终展示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使学生在把握椭圆方程结构特征(1)和(2)的基础上来研究椭圆曲线的几何性质;
(2)通过开头问题的铺垫,学生的思维在这里体现的异常活跃,除了教材中得到范围的方法外,另外两种方法很多同学都能想到,使学生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多媒体课件展示椭圆的范围,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结论:由椭圆方程中的范围得到椭圆位于直线和所围成的矩形里。
【问题2】自主探究:继续观察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利用方程研究椭圆曲线的对称性;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认识:
代后方程不变,说明椭圆关于轴对称;
代后方程不变,说明椭圆曲线关于轴对称;
、代,后方程不变,说明椭圆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问题设置:从对称性的本质上入手,如何探究曲线的对称性?
辨析与研讨:代后方程不变,就是用来代换方程中的,方程不变,和关于轴对称,两点坐标都满足方程,而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因此椭圆曲线关于轴对称;其它同理。
相关概念:在标准方程下,坐标轴是对称轴,原点是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
设计意图:
(1) 抓住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不放松,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利用方程研究椭圆的对称性;
(2) 在学生的表述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
思路,能够引导学生从对称性的本质上得到研究对称性的方法;
(3) 多媒体课件展示椭圆的对称性,使学生体会椭圆的对称美。
【问题3】自主探究:再次观察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利用方程求出椭圆曲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认识:
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令,得,,得
顶点概念: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顶点坐标;,
相关概念:线段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和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在椭圆的定义中,表示焦距,这样,椭圆方程中的就有了明显的几何意义。
设置问题:
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令能使方程简单整齐,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学生探究:
表示半焦距,表示短半轴长,因此,联结顶点和焦点,可以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即;
多媒体展示特征三角形.
设计意图:
(1)利用方程研究椭圆的顶点坐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相关概念也容易理解,关键是的几何意义,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体现的几何意义,从而得到的本质。
三、课堂练习:
阅读课本例1,你有什么认识?
(1)利用方程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时,若椭圆的方程不是标准方程,首先应将方程画为标准方程,然后找出相应的。
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可以简化画图过程,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2)掌握画椭圆草图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以椭圆的长轴、短轴为邻边画矩形;
(2)由矩形四边的中点确定椭圆的四个顶点;
(3)用曲线将四个顶点连成一个椭圆;
(4)画图时要注意它们的对称性及顶点附近的平滑性.
设计意图:
(1)学生阅读交流提高认识而不是教师讲解,能够使学生感悟知识的应用;
(2)与开头相呼应,使学生认识到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能够简化做图过程;
2、 反思与评价:
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同学交流,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1)知识与技能: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初步学习了利用椭圆标准方程研究椭圆曲线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重视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了我们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敢于创新,学会与人合作,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椭圆方程结构的和谐美和椭圆曲线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设计意图:不会反思,就不会学习,通过反思,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拓宽思维角度,提高思维层次。
五、课后作业:课本 习题4,5,6
(1)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2)研究的范围、对称性、顶点;
(3)课后延伸:同学们再来观察椭圆的结构特征“方程中和的系数不相等”,因此当和的系数发生变化时,椭圆的形状是如何随之变化的?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设置体现了本节课研究方法的延伸,作业(1)强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作业(2)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作业(3)引导学生利用椭圆方程的结构特征自主研究椭圆的另一条性质——离心率;
附录:板书设计
8.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
1、范围:椭圆位于直线和所围成的矩形里。
2、对称性:椭圆关于轴、轴、原点都对称
3、顶点:顶点坐标为:,
课堂练习:
反思与评价:
课后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