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1-1教案】3.3.3 最大值和最小值2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1-1教案】3.3.3 最大值和最小值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3-01 16: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3 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大致按照“创设情境,铺垫导入——合作学习,探索新知——指导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馈回授”四个环节进行组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一、创 设 情 境,铺 垫 导 入 1.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常常会遇到求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成本最低、产量最大、效益最高等问题,这往往可以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如图,有一长80cm,宽60cm的矩形不锈钢薄板,用此薄板折成一个长方体无盖容器,要分别过矩形四个顶点处各挖去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按加工要求,长方体的高不小于10cm且不大于20cm.设长方体的高为xcm,体积为Vcm3.问x为多大时,V最大 并求这个最大值.解:由长方体的高为xcm,可知其底面两边长分别是(80-2x)cm,(60-2x)cm,(10≤x≤20).所以体积V与高x有以下函数关系V=(80-2x)(60-2x)x=4(40-x)(30-x)x.2.引出课题:分析函数关系可以看出,以前学过的方法在这个问题中较难凑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来求某些函数的最值. 以实例引发思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营造出宽松、和谐、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实际问题中,函数和自变量x范围的设置,都紧扣本节课的核心:确定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的最(大)值. 通过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发现相关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发现,求所列函数的最大值是以前学习过的方法不能解决的,由此引出新课,使学生深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铺垫.
二、合 作 学 习,探 索 新 知 1.我们知道,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数f(x)在[a,b]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1:如果是在开区间(a,b)上情况如何?问题2:如果[a,b]上不连续一定还成立吗?2.如图为连续函数f(x)的图象:在闭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什么?分别在何处取得?3.以上分析,说明求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最值的关键是什么?归纳:设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求f (x)在[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1)求f (x)在(a,b)内的极值;(2)将f (x)的各极值与f (a)、f (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通过对已有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深入分析,自然地提出问题: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何处取得?如何能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以问题制造悬念,引领着学生来到新知识的生成场景中.为新知的发现奠定基础后,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既明确了学习目的,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二、合 作 学 习,探 索 新 知 求[a,b]上的连续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步骤:(1)求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的极值;(2)将f(x)的各极值与f(a)、 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例1 求函数y= x4-2 x2+5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y′=4 x3-4x,令y′=0,有4 x3-4x=0,解得:x=-1,0,1当x变化时,y′,y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2(-2,-1)-1(-1,0)0(0,1)1(1,2)2y′—0+0-0+↘↗↘↗y1345413从上表可知,最大值是13,最小值是4.思考:求函数f(x)在[a,b]上最值过程中,判断极值往往比较麻烦,我们有没有办法简化解题步骤?设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求f(x)在[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可以改为:(1)求f(x)在(a,b)内导函数为零的点,并计算出其函数值;(2)将f(x)的各导数值为零的点的函数值与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解法2:y′=4 x3-4x令y′=0,有4x3-4x=0,解得:x=-1,0,1.x=-1时,y=4,x=0时,y=5, x=1时,y=4.又 x=-2时,y=13,x=2时,y=13.∴所求最大值是13,最小值是4.课堂练习:求下列函数在所给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y=x-x3,x∈[0,2](2)y=x3+x2-x,x∈[-2,1] .解决例1的方法并不唯一,还可以通过换元转化为学生熟知的二次函数问题;而这里利用新学的导数法求解,这种方法更具一般性,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对例题1用简化后的方法求解,便于学生将它与第一种解法形成对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三、指 导 应 用,鼓 励 创 新 例2如图,有一长80cm,宽60cm的矩形不锈钢薄板,用此薄板折成一个长方体无盖容器,要分别过矩形四个顶点处各挖去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按加工要求,长方体的高不小于10cm不大于20cm,设长方体的高为xcm,体积为Vcm3.问x为多大时,V最大 并求这个最大值.分析:建立V与x的函数的关系后,问题相当于求x为何值时,V最小,可用本节课学习的导数法加以解决. 例题2的解决与本课的引例前后呼应,继续巩固用导数法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归纳小结,反馈回授 课堂小结:1.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数f(x)在 [a,b]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2.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的方法与步骤;3.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的关键是对可导函数使导数为零的点的判定.作业布置:习题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