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函数与图象(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4 函数与图象(第1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3-03 07: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4 函数与图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图像的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取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信息,并能进行描述。
2、了解函数的图像表示法,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学习重难点:函数的图像表示法,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图片进行导入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如图是某气象站记录的某天一昼夜气温变化的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6时、8时和20时的气温T分别是多少?
(2)怎样确定这天某一时刻t的气温T?
(3)这条曲线是反映的是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请你找出曲线上位置最高和最低的点,你能分别说出这两点的坐标吗?你会解释这两个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吗?
(5)从4时到14时,气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曲线是怎样刻画这种变化的?
(6)你从图上还可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点拨: 叫做图像法。
三、精讲点拨
小亮步行从家去书店,用一段时间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然后回家。小亮和家的距离与他离开家以后的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1—13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亮用多少时间走到书店?小亮家距书店多远?
(2)小亮在书店停留了多长时间?回家用了多少时间?
(3)小亮去书店和回家的步行速度各是多少?
(4)小亮从家里走出10分钟时离家多远?走出50分钟时离家多远?
四、系列训练
1、如图所示,是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这一天:
1)、8时、12时、20时的气温分别是 、 、 ;
2)、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 、 ;
3)、 时间气温最高, 时间气温最低。
4)、从这幅图上,你还可以知道什么?
2、甲、乙两工程队参加水利建设,图11—14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甲、乙两工程队施工的土方量与所用时间的函数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乙工程队比甲工程队晚开工几天?早完工几天?
(2)甲工程队在施工中间休息了几天?
(3)甲工程队在哪一段时间内施工进度最快?
(4)从图像中你还能得到关于甲、乙两工程队施工的哪些信息?与同学交流。
五、达标测试
1、某家用淋浴器在使用前,水箱水量为0,使用时,先向水箱注水,注满后开启电源加热,加热完毕时关闭电源,开始使用淋浴,均匀放水,直至将水用完。示意图如下,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注水共用了多少时间?
(2)加热共用了多少时间?
(3)使用淋浴共用了多少时间?
(4)水箱注满后水量是多少升?
2、假日里,小亮和爸爸骑自行车郊游,上午8点从家出发,16时返回家中。示意图如下,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他们何时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
(2)他们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
(3)10时至13时,他们走了多少千米?
(4)返回时,他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飞机起飞后,上升到高度为a千米时,改为水平航行,一段时间后,高度有下降了b千米(b<a)接着飞机持续上升,对于飞机高度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画出了A、B、C、D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4、某天早晨,小明离家跑步到公园锻炼一会后又回到家里.下面图像中,能反映小明离家的距离 y和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是( ).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已经学会了 ,
2、我还有不明白的是 。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