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3 方差与标准差(第1课时)
一、教与学目标:
1、能利用方差、标准差公式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2、能充分体会理解方差、标准差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两个重量的量。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方差、标准差公式及运算。
难点:方差、标准差能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三、教与学方法:探究与自学教学法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下表是我国北方城市1956年---1990年大气降水资料:图略
(1) 上面这组数据的极差是多少?
(2) 丰水年、平水年、偏枯年、特枯年的降水量与平均降水量的差分别是多少?
刻画一组数据,除了用极差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阅读教材P98—P100内容,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我们在数据处理时,首先关心能够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这些量是 ,其次是关心这组数据的波动范围,这就是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通常用 反映
1、除用极差这个量来反映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外,你还知道用什么来反映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 叫偏差,它可以反映一个数据偏离 的程度,但不能用偏差的和来反映一组数据的 。
3、 叫方差,方差的计算公式 。
4、 叫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
2、精讲点拨:
例1:某足球队运动员进行射点球成绩测试,每人每天射点球5次,在10天中,运动员大刚、小刚的进球个数分别是:
大刚:5、4、5、3、3、5、2、5、3、5
小刚:5、4、5、5、4、4、4、5、4、4
①求大、小刚进球个数的平均数
②求大、小刚进球个数的方差、标准差
③你能对它们的成绩进行简单评价吗?
④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三)、学以致用:
1、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出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12 ,13 ,14 ,15 ,10 ,16 ,13 ,11 ,15 ,11
乙:11 ,16 ,17 ,14 ,13 ,19 ,6 , 8 , 10 ,16
问哪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
2、巩固练习课本P101第1、2题
(四)、达标测评:
1、甲、乙两同学练习射击比赛,每人射击5次成绩如下:
甲:9、9、8、10、9
乙:10、10、7、8、10
分别求他们的平均成绩、方差、标准差。
2、一组数据为x1,x2,… …x10,另一组数据为x1—10,x2—10,… …x10—10,这两组的方差有何关系?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