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3 方差与标准差(第1课时)
一、教与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去推断总体与方差,总体与标准差。
2、能运用方差、标准差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简单判断,从而帮助决策者作出恰当决策。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据统计结果,作出恰当决策。
难点:方差如何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三、教与学方法:探究与自学教学法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若你是工厂的老板,想对你的车床工人的技术进行测试,你将用什么办法?请说说你的想法?
2、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哪些方法?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请同学们回顾上节学习的内容,完成任务:
1、研究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一般用 等。其一般规律是 。
2、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是通常所指的这组数据的稳定性,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高。因此研究数据的稳定性指标一般用 等。
2、精讲点拨:
例1 :要从甲、乙两位车工中选拔一名车工参加比赛,从他们加工的零件中任意抽取5个进行检验,测得它们的直径(单位:毫米)如下:
甲加工的零件:15.05,15.02,14.97,14.96,15.00
乙加工的零件:15.00,15.01,15.02,14.97,15.00
①分别求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
②应推荐谁参加技术比赛,说明理由。
例2:山青农场连续6年在管理和自然条件相同、面积相等的两块土地上种植甲、乙两种玉米,各年的平均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品 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甲 900 920 900 850 910 920
乙 890 960 950 850 860 890
问:哪种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
3、合作交流
由以上两个问题解答,你能理清这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吗?
①
②
③
(三)、学以致用:
1、能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的是( )
A、极差和方差 B、极差和标准差
C、方差和标准差 D、以上都不对
2、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
A、用来估计总体数值的大小
B、用来估计样本数值的大小
C、用来衡量样本容量的大小
D、用来衡量样本波动的大小。
3、数据0,1,3,2,4的极差为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
4、已知一个样本1,3,2,5,X若它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
(四)、达标测评:
(1).在数据统计中,能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大小的指标是( )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以上都不对
(2)已知甲、乙两个样本(样本容量一样大),若甲样本的方差是0.4,乙样本的方差是0.2,那么比较甲、乙两个样本的波动大小的结果是 ( )
A、甲样本的波动比乙大 B、乙样本的波动比甲大
C、甲、乙的波动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数据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的标准差是( )
A、 B、 C、 D、1
(4)、如果一组数据的极差是80,若画图前确定组距是9,则组数是( )
A、7组 B、8组 C、9组 D、10组
(5)解答题:
要从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中,他们每人各打10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表所示
甲 10 10 9 10 9 9 9 9 9 9
乙 10 10 10 9 10 8 8 10 10 8
丙 10 9 8 10 8 9 10 9 9 9
根据成绩,应选谁去比赛?
(6)、甲、乙两同学进行练习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射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命中环数
甲命中的次数 1 4 2 1 1 1
乙命中的次数 1 2 4 2 1 0
1 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命中环数的平均数、众数、方差
②请运用学过知识评价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
(7)、在某次数学竞赛中,甲、乙两班的成绩如下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甲班(人) 2 5 10 13 14 6
乙班(人) 4 4 16 2 12 12
已经算出两班的平均数都是80分,请你根据已有的统计知识分析两个班的成绩。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对于一组数据,有时只知道它的平均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它的波动大小;而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不止一种,最常用的是方差和标准差.方差与标准差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方法小结:求一组数据方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利用公式求方差;
求一组数据标准差的方法:先求这组数据的方差,然后再求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六、作业布置:
教材P104习题
七、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