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意义,会选用三种表示方法恰当表示函数关系。
2. 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
3.能利用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重点: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难点:能从函数图像上获得信息,并利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探索、合作、交流。
二、预习导学
活动1:温故知新
1、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vt=S,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S是变量 B.t是变量 C.v是变量 D.S是常量
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度数分别为x,y,其关系式为y=90-x,其中变量为 ,常量为 。
3、下列各图象中,y不是x函数的是( )
活动2:预习课本41-42页,完成“做一做”,尝试新知
1、一根弹簧原长15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每增加10牛顿的力,弹簧就伸长2厘米,请填写下表
弹簧所受的拉力X 0 10 20 30 40
弹簧的长度Y 0 17 19
问题:y与x之间函数关系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2、 下表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皮球从高度落下时弹跳高度与下落高的关系,试问下面的哪个式子能表示这种关系(单位)( ),此时d与b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50 80 100 150
25 40 50 75
、 、 、 、
3、下面的图象记录了某地一月份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你仔细观察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 20时的温度是 ℃,温度是0℃的时刻是 时,最暖和的时刻
是 时,温度在-3℃以下的持续时间为 小时.
⑵ 你从图象中还能获取哪些信息(写出3~4条即可)?
活动3:归纳小贴士:
1、有上述实例可知: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常用三种表示方法: 表示法, 表示法, 表示法。
2、思考:用描点法画图像时用到了函数关系的哪几种表示方法?
三、当堂训练
1、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 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6元 5元 4元
若小强购买香蕉x千克(x大于40千克)付了y元,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2、 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和数据回答问题:
⑴这是____米赛跑;
⑵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____;
⑶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是____米/秒.
3、下列各情境分别可以用哪幅图来近似刻画?
(1)凉水逐渐加热转化为水蒸气跑掉(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2)匀速行驶的火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4)小明从A地到B地后逗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学会了 种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分别是 ,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 。
2、我还有什么困惑?
五、课堂检测
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其中一边为(其中),面积为,则这样的长方形中与的关系可以写为 。
3、油箱中有油30kg,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1小时流完,求油箱中剩余油量Q(kg)与流出时间t(分钟)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当Q=10kg时,t=_______________.
4、(中考园地): 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到B匀速行进,A,B两地间的路程
为20km.他们行进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
的函数图像如图5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是4 km/ h B.乙的速度是10 km/ h
C.乙比甲晚出发1 h D.甲比乙晚到B地3 h
六、拓展延伸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有如下关系:
x/kg 0 1 2 3 4 5 6
y/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请写出弹簧总长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挂重10千克时弹簧的总长是多少?
(3)用描点法画出此函数图像。
温度
时间(时)
0
-5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4
-3
-2
-1
1
2
3
乙
甲
20
O 1 2 3 4
s/km
t/h
图5
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3函数的应用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从函数的各种表示中获得相应的信息,运用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函数模型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预习导学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_________数值的量叫做变量,而数值_________ 的量叫做常量。
2.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x一个值,就能相应地确定y的一个值,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_____,其中,x叫做_____。
3..阅读课本第46页,并解答“一起探究”。
4. 解答课本第47页“观察与思考”。
三.当堂训练
1. 下图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漏壶”
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
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
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x表示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面的哪个图象适
合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
2.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小明家、菜地、玉米地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困惑 /
五、课堂检测
1.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1) 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1) 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1)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2. 如图,是甲、乙两家商店销售同一种产品的销售价
y(元)与销售量x(件)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
①售2件时甲、乙两家售价一样;②买1件时买乙家
的合算;③买3件时买甲家的合算;④买乙家的1件售
价约为3元,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六、拓展延伸
1.为了增强抗旱能力,保证今年夏粮丰收,某村新修建了一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安装了两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个进水管的进水速度相同)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的进出水速度如图1所示,某天0点到6点(到少打开一个水管),该蓄水池的蓄水量如图2所示,并给出以下三个论断:①0点到1点不进水,只出水;②1点到4点不进水,不出水;③4点到6点只进水,不出水.则一定正确的论断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①②③
2、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高度.
t/时 0 1 2 3 4 5
y/米 10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由记录表推出这5小时中水位高度y(米)随时间t(时)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家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S(千米)
18
t(小时)
甲
乙
O
第1题图
0.5
1
2
2.5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1 变量与函数(一)
【学习目标】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重难点】
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理解常量和变量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阅读课本34页观察与思考。
2.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_,而始终不变的量称为____________。
3.、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二、尝试应用
1、【行程问题】s=vt(路程=速度×时间)
(1)当速度v保持不变时,行走的路程s的长短是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那么, 是常量,而 和 是变量;
(2)当路程s是个定值时,行走的时间t是随速度v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 是常量,而 和 是变量。
注:变量和常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一变化过程。比如s、v、t三者之间,在不同的研究过程中,作为变量与常量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有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
3、用10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设矩形的长度为xcm,面积为Scm2.怎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S?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
4、课本35页做一做。
三、同步练习
课本35---36页练习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困惑?
五、课堂检测
1.关于l=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为常量,π,l,r为变量 B.2π为常量,l,r为变量
C.2,l为常量,π,r为变量 D.2,r为常量,π,l为变量
2.摄氏温度C与华氏温度F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则其中的变量是 ,常量是 。
3.在△ABC中,它的底边是,底边上的高是,则三角形的面积 ,当底边的长一定时,在关系式中的常量是 ,变量是 。
4.设圆柱的底面半径R不变,圆柱的体积V与圆柱的高h的关系式是: ,其中 是常量, 是变量。
5.齿轮每分钟120转,如果表示转数,表示转动时间,那么用表示的关系式是: ,其中 为变量, 为常量.
六、拓展延伸
1、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1)甲乙两地相距100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前往乙地,用行驶时间t(小时)表示自行车离乙地的距离S(千米)
(2)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α与另一个锐角β之间的关系.
(3)一盛满30吨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吨水,试用流水时间t(小时)表示水箱中的剩水量y(吨).
(4)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是8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元)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