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过程:
师: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在孩子没学会劳动前,先教会他劳动;在孩子没有涉及爱情前,先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孩子只有了解了爱情,知道爱是理性与智慧的选择,他们才不会为了好奇,过早地盲目追寻爱情。这或许就是编者选择这篇课文的用意:给正处于十四五岁的你们一点情感的理性指导。
说起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然而爱情是什么样子?我想,正值花季的你们,或许也曾经有过憧憬和困惑,然而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说。
(有些学生的脸上流露出有同感的表情),今天,我们不妨抛开顾虑,敞开心扉来真诚地面对爱情,还是先从感性的话题说起,你觉得最让你感动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并说出理由。(学生面露羞涩,不好意思公开谈论爱情,老师提出折衷的办法,先写在笔记本上再点名读)
生1:最让我感动的爱情不一定要完美,只求平平淡淡中的朴实,能感受到爱情的心跳,让满天绽放的烟花为这纯洁的爱情见证,就像丁香花语一样,才是最美的。
师:少女的情怀果然美丽,不少言情剧中就有类似浪漫的画面。
生2:最让我感动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当他们决定生死相随的一刻,彼此的爱是如此坚定,死亡已不是阻碍,就像菖蒲花语一样,是信仰者的幸福。
师:的确,那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打动了几代人。
生3:最让我感动的爱情是花季里飞扬的欢笑,是雨季里互相勉励的眼神,是成功时分享的喜悦,失败时安抚的温柔,是两个人即使走到人生尽头还可依偎在一起享受夕阳余晖的那份浪漫和执着。
生4:我和他们不同,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爸爸妈妈的爱情,他们不一定有多少故事,但却长久不断,爱情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温情永远。
师:其实,这才是现实中多数人的情感。看来,虽然爱情是个敏感的话题,但它确实生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心中。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情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师沉默片刻,看见有些学生脸上显出迷惑的表情,便说,其实不仅是你们对什么是爱情有些困惑,还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也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讲述爱情的?又是怎样界定爱情的?
生5:作者是请出了上帝,来见证了爱情是人类的专利,借大天使的口说出了爱情中包含着“忠诚”和“心灵的追念”
师:确实,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那对于这不期而遇的爱情,上帝表现出怎样的态度?请用课文中的内容来回答。
生6:迷惑不解,惊慌不已,勃然大怒,久久地伫立凝视,深沉的思索。
师:如此跌宕起伏的情绪所为何来呢?
生7:因为人类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但最终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让他意识到人才是自己情感和精神的主宰,用课文中的话就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师:很好,我们了解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了,那你们觉得文章中的忠诚及心灵的追念有没有涵盖爱情的全部呢?不少学生小声说,没有。
师:既然没有,就请你用一两句话自定义爱情。我先举个例子: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生边思考边动笔)
生8:爱一种眼神,赶走一切苦闷,它会让你记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有爱在,什么都有可能,真的爱情不需要保证,会恒温。
生9:年轻人的爱情是口香糖,先甜后淡,中年人一般不谈爱情,老年人的爱情却如淡淡的花香,丝丝绵绵。
师:哟,没看出来,我们叶子戎还很有自己的思考呢,有道理。
生10:爱情是付出的美好,是天塌下来也不怕的勇气,是生命尽头依偎在一起的幸福,是个秘密的花园,随时会有新的发现。
生11:爱是建立在秘密之上的透明。(师重复这句话,请她做具体的解释。)因为如果爱是透明的,那就会完全丧失自己,这样很容易受伤害,但如果彼此缺少信任,爱是很难维持下去的,因此在爱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我震撼。
生12:我列了一个爱情公式:100%爱情=50%真心+50%真心+20%浪漫+10%矛盾-30%分歧
师:请解释一下。
生12: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必须付出真心,同时,也需要浪漫来点缀,但矛盾和分歧也是难免的,但有爱的话,一切就都不成问题。(全班鼓掌)
师:我为你们的精彩而感动,为你们对情感有这样深刻的领悟而感动。(全班再次鼓掌)好,现在请你们回顾一下,就在我们身边、校园里出现的那欲遮还掩的双双身影,你们觉得那是真的爱情吗?(有个别同学露出了不自然的神情,眼睛开始往左右看。)
生13:我觉得那可以叫青春的萌动或者懵懂。
师:这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不便多加展开,只有想告诉那些心中有些困惑的同学,在青春的季节,有情感的萌动是正常现象,老师当年也曾遭遇到类似的激情,(学生尖叫)尤其在我们那时候,校园近似于封闭,男女生连话都不敢讲,因此,当四目相接的刹那,我们便以为看到了爱情,为对方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为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而暗自高兴,其实那是因为朦胧所以神秘、纯美。今天,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那不是爱情。送给你们一句话“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载不动如此神圣的职责。因此,如果你正遭遇到什么状况,请你什么都不要做,将一切交给时间。
现在,我们不妨来谈谈你们父母的情感,在经历了多少风雨之后,来看看爱情+时间等于什么,请几个同学来讲述父母的故事。
生14:我觉得我父母之间存在爱情,但大多数不是爱情,就我看来,他们经历了几个时期:开始靠爱情维持,后来就有了责任,成了习惯,再后来,他们的情感已经升华,不用多说什么,只要一个眼神,就可知道对方的心思,彼此有了心灵和行为上的契合,这才是能长久不衰的。
生15:我爸爸常年在外,家里的所有责任都落在我妈妈的肩上,如果不是出于对我爸爸的爱和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我想,妈妈也不会独自走到今天。
师:听完大家的发言,我感受最多的是大多数同学都把爱与责任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从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情感思考的成熟,我想,这是你们未来生活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课后思考:
1、《泰坦尼克号》中,“如果杰克和露丝奇迹般的获救了,他们俩会是世界上最长久最幸福的夫妻吗?”
2、有人说,“爱情一旦进入了实际生活,会失去浪漫的诗意,变得极端现实枯燥乏味,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生活中的诗意要用你的心去挖掘,去接纳。)
3、积累关于爱情的名言警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