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七年级语文(上)评估测试(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金湖县七年级语文(上)评估测试(第一单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9-30 1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金湖县七年级语文(上)评估测试(第一单元)(一)
(测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命题人:张来群)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憧jǐng( ) quán( )释 cù ( ) 然 tuān(  )急
广袤 ( ) 霎( )眼 履行(   )   肇( )祸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改正后填入表中。(4分)
千姿百态 势不可挡 潜移默化 半明半昧 摇摇欲堕
微言耸听  巍然屹立 惊慌失错   小心翼翼   相提并论
错别字
正确字
3、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了修辞方法的一项(2分) (    )
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4、默写。(10分)
①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④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⑤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____________________,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①语文是 ,让人 ;
②语文是 ,让人 。
6、班级准备开展“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
①如果让你组织这项活动,你准备怎样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方案。(4分)
                                
                                
                                
②如果让你编辑一份“文学手抄报”,请你先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2分)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古代寓言二则》,完成第7-12题。(21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①先自度其足(      )  ②而置之其坐  (      )
③吾忘持度 (      )  ④遂不得履   (      )
⑤遽契其舟 (      )  ⑥是吾剑之所从坠(      )
8、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而置之其坐       D.何不试之以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0、《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3分)
                                
                                
11、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3分)
                                
12、“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是有名的成语典故,类似的成语典故你还能写几个吗?不妨试试看。(至少写三个)(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9分)
孩子和书
(1)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2)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3)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4)“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荚、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5)“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6)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
(7)“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8)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9)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 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10)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11)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12)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日
?(13)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____就是当年的孩子!
?(14)“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一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15)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13)段的横线。(2分)( )
A.俨然 B.依然 C.竟然 D.当然
14、第(2)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6分)
①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② ;
③ ;④ 。
15、如果将第(9)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3分)
16、联系全文,第(10)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什么?(3分)
17、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5分)
三、短文写作(30分)
19、新学期、新环境、新生活,一切都是新的。走进中学以来,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一定发生了不少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人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写成一篇短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3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上了中学以后
金湖县七年级语文(上)评估测试(第一单元)(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憬  诠 猝  湍  mào shà  lǚ  zhào(4分,每空0.5分)2、挡-当 堕-坠  微-危  错-措(4分,每字1分)3、C(2分) 4、①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④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⑤真是摇摇欲坠呢! 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10分,每空1分) 5、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流连往返;意境深远的油画,惊叹不已;旋律优美的音乐,听之动容。(4分,每小题2分) 6、①方案应紧扣“我爱文学”这一主题设计,其中应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应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和组织方法,方法要切实可行,并能尽量使语文实践活动活泼丰富。另外,语言表述要有层次,且做到文从字顺。(4分,有内容且紧扣主题2分,条理层次1分,语言表达1分)示例:一、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分工,分别进行“文学阅读”“文学创作”“文学小报”“文学鉴赏”的准备工作;二、一周后,组织全班进行大组总结交流,可以选好主持人,按一定程序组织交流评比活动;三、请老师点评,并提出意见;四、宣布评比结果。②不设标准答案。手抄报名称和栏目名称具有文学色彩即可。手抄报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萌芽”“文学之星”“新视窗”等;栏目名称,如“我与名著”“名家简介”“文学新星”等。(2分,每空0.5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7、①量长短 ②同“座”,座位 ③量好的尺码 ④于是,就 ⑤急忙 ⑥这儿(6分,每小题1分) 8、B(2分) 9、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②像这样子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分,每小题2分) 10、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大意对即可)11、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3分) 12、如: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3分,一个成语1分)
(二)13、C (2分) 14、向客人推荐合适的书;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淡忘自己的善举。(6分) 15、与改句相比,原文更能表现“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更真切地表现“她”的善良。(3分。“有比较”1分;写出理由2分) 16、要点:(1)自己当年的善举成全了一个孩子(孩子回来感恩);(2)感觉到自己卖书能使孩子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3分) 17、示例:我特别欣赏这位年轻人的感恩之举。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祥卧冰求鲤”、“关羽千里单骑护嫂”、“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无不为“感恩图报”。可以说,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我们人类更应该具有感恩之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愉快,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灿烂。(观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5分;有观点,有理由,40字以上,4分;有观点,40字以下3——1分。)
三、短文写作(30分)
(一)评分说明:
文中叙写的主要事情应该是走进中学以来新近发生的,可以写正面事情,如让人快乐、兴奋、充满信心的;也可以写反面的事情,如使人困惑、忧虑、不知所措的。作文时,最好能从自己经历的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中选材,写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新鲜的人和事,并做到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文章若要写得具体、真切,建议选用记叙文文体进行写作。另外,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
1.评分顺序是“整体把握,初定类别,分项量分,验证调整”。在各类卷中,要注意文章中心确定和语言表达,特别是语言表达比较好的,应该给该类别的上限分。
2.凡是对本篇作文需要扣分或加分的,必须在本篇作文类别分值确定之后进行。
①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
②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严重的,酌情扣1~2分。
③字数不足35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扣满2分为止。
④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酌情另加1~3分。
(二)评分标准:
一类文:27—30分;二类文:24—26分;三类文:21—23分;四类文:18—20分;18分以下慎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