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

文档属性

名称 前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9-30 08:48: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在路上》
刘欢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 温暖我的人 那一天 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 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 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前方——曹文轩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
《山羊不吃天堂的草》获第三届宋庆龄文学奖
《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奖并改编成电影
了解作者:阅读问题:
一、结合全文思考人类离家的原因有哪些?
二、文中作者是如何理解“家”的概念?
阅读目标:
读懂作者 读出自己
读懂作者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通读课文,找出下面三句语句并从原文中找出理由.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提示:从第3-7段找找原因
离家的缘由迁徙的习性
外界的诱惑
压迫的无奈
前方的召唤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提示:默读第10节皮肉之苦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精神之苦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你感觉到他们的什么情感惶惑 茫然
不安 无奈 焦躁不宁 索然无味
3、人的悲剧性实质
到处流浪,惦念家乡
无法还家
还家无家提示:默读第十一段 以上三句中都有“家”,考虑一下家的内涵是什么? 家和家园并不仅仅是“那个可以挡风遮雨的实在的家;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细读课文:文中出现的一些双关词语各指什么“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最美的地方总是对岸。此心安处是吾乡。离家归家寻求精神寄托从诗句中体会文章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心的漂泊
从来没有港口
空空的行囊 空空的手等待你蓦然回首
  --刘浪《心的漂泊》读出自己永远在路上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拥有壮大楚国的理想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追求精神自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孔子 为传播思想你认为你的前方是什么?例如:想独立,有梦想,现实生活……请用”在路上”造句例如:追求只是永远在路上,阅读景点在获得教养的路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