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课时(复习课)教案
执教人: —— 学年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中小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 周
姓名 李岩
课题 六单元信息窗1 第二课时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我国中小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情况,能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吗?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二、深化练习:(一)基本练习:1、回顾制作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谈话: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应注意那些问题?学生交流(整理数据,写明标题,时间,用不同的颜色)2、(课件出示)2003年我国对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情况统计表。①我国对外出口额最多的是哪个国家,进口额最多的是哪个国家?②我国与哪个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1)独立解答。谈话:怎样才能让大家清楚地找到答案呢?先在先在小组里说说。(2)班内交流.。谈话: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才能让大家看起来更清楚?(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便于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比较)(二)变式练习:1 、课本122页自主练习第5题。(1)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班内交流:哪个月收到的普通邮件最多 哪个月的电子邮件最多 (3)谈话: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指明学生回答问题。2、课本123页自主练习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2)集体交流:A停车场共停车多少辆?(让学生明白在统计图中也能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便让学生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3)谈话: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既可提出根据统计图直接回答的问题,也可提出用计算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逐一解决。(三)实践练习:1、谈话:课前老师让咱们同学调查本校低年级和高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情况,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低、高年级学生喜欢科普读物的情况,我们最好把它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而要制作成统计图,我看有些同学收集的数据杂乱,应该首先(整理成统计表,注意作好数据的整理核对)。2、学生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作成统计图。3、交流展示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4、小组讨论交流低、高年级学生喜欢科普读物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5、班内集体交流:分析调查结果,你还发现了什么?(实践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培养运用统计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统计观念。)6、谈话:把调查结果与自己的读书情况进行对比,调整不合理的读书倾向.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课时(复习课)教案
执教人: —— 学年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中小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 周
姓名 李岩
课题 六单元信息窗2 第一课时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经历信息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体会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解读,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请看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合作探究,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1、独立思考,探索方法。谈话: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谈话:这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谈话: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谈话:刚才大家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较?为什么?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板书课题。)(二)观察比较,感受统计图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的影响。1、观察比较,独立思考。(出示某地区对两所高中学生视力调查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谈话:这是某地区对两所高中学生视力调查情况,丽丽和平平分别用统计图反映这两所学校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法?说出理由。2、班内交流,加深认识。(通过观察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描述方法;在组织班内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统计图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的影响。)3、优化比较,进一步完善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评价、优化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完善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一)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巩固看图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谈话:同学们关心天气预报吗?气温的高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密切相关。如果老师要想清楚地看出某两个城市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清楚呢?为什么?请看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1、独立思考。2、班内交流。3、小结。(二)课本128页,第4题。谈话:世纪小学对2002年入学的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进行了记录。请看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1、独立完成。2、展示评价。3、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进一步熟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谈话:生产厂家经常用统计图来宣传产品销量的增加幅度。请看冰冰凉冷饮厂的销售情况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1、独立思考。2、班内交流。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课时(复习课)教案
执教人: —— 学年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中小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 周
姓名 李岩
课题 六单元信息窗2 第二课时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经历信息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体会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能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二、深化练习:(一)基本练习1、回顾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谈话: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学生交流(写明标题,时间,用不同的颜色)2、做课本128页第4题。谈话:世纪小学对2002年入学的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进行了记录。请看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1、独立完成。2、展示评价。(在交流中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3、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二)变式练习(课本121页自主练习第1题)谈话:根据统计表,我们能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同学们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收集数据吗?(1)独立填表。(2)班内交流。(三)拓展练习(课本127页自主练习第3题)谈话:课前老师调查了本校五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学科情况(出示调查表)。你能根据调查的情况填写统计表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吗? 1、独立完成。(学生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作成统计图。)2、班内交流。(展示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说出理由。)3、优化比较。4、分析数据。谈话: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课时(复习课)教案
执教人: —— 学年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中小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 周
姓名 李岩
课题 六单元 我学会了吗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2、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教学重点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回顾,明确目标1、创设情境,引起回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少先队要组织一次活动,计划从野炊、放风筝、爬山、采集标本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为活动内容。怎样比较合理地选择那个项目作为活动内容呢?(学生可能说出调查或统计的方法。)2、提出问题,明确复习目标谈话:运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第九单元我们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系统构建(一)调查搜集数据,复习制作调查表1、独立思考。谈话: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要决定活动内容你打算先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先制作调查表)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调查表,来调查出我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好吗?2、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回顾调查表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谈话:谁能来说一说设计调查表都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说,他设计的合理吗?在设计调查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果要调查记录数据,都可以用什么方法?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谈话:调查后需要干什么?对,要整理一下数据,课前老师已经调查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提供调查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调查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4、回顾整理数据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话:想一想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二)通过制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1、独立思考。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班内交流。谈话:哪位同学来交流展示一下你绘制的统计图?为什么这样绘制?(有目的的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方法。)3、比较辨析。谈话: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哪种统计图更适合比较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为什么?4、解决问题。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项活动合适?说说你的理由和建议。5、整理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谈话: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形象的比较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三)通过读图,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1、独立思考。谈话:在去参加活动之前,有两个同学的体温变化如下,请同学们看统计图。(出示“我学会了吗?”第2题)根据统计图思考两位同学的体温变化情况。2、班内交流。谈话: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对两位同学的体温有什么建议?3、整理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谈话:通过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三、拓展练习,发展提高1、独立制作统计图。谈话:第二实验小学对2003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都平均身高记录如下。(单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男生 122 128 137 143 150女生 123 130 139 145 154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出示未完成的“第二实验小学对2003年入学学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变化统计图”。)2、班内交流。谈话:谁来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统计图?说出为什么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由。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谈话:同学们,通过复习复式统计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课时(复习课)教案
执教人: —— 学年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单位 中小 拟授课时间 学期第 周
姓名 李岩
课题 六单元信息窗1 第一课时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1、独立思考。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 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 调查。请看屏幕(补充数据)。(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谈话:你打算怎样整理数据?(统计表,统计图)[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尝试比较,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调查表中饿数据太乱,不便于直接比较,从而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2、独立思考,探索方法。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咱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师生共同整理填写统计表)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谈话:刚才我们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谈话: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谈话:刚才大家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较?为什么?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方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比较评价,优化方法。有利于学生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自主地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三、自主练习 ,应用拓展1、 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巩固看图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会吗?知道小学生运动会有哪些项目吗?(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运动会一般有:短跑、跳高、跳远、铅球和中长跑等项目)如果老师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赛中哪些项目占优势,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1)独立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2)班内交流。2、 课本第129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上练习题组织统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巩固调查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设计调查表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子备课第 六 单元教案
学科:数学 年级:五 主备人:李岩 执教人:
单元课题 第六单元 爱护眼睛——统计
教学内容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目标设计 1、 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 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难点: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法学法设计 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课时安排 信息窗1 2课时信息窗2 2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