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立体几何基础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3-25 08: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体几何基础题题库二(有详细答案)
101. 是△ABC在平面α上的射影,那么和∠ABC的大小关系是 ( )
(A) <∠ABC (B) >∠ABC
(C) ≥∠ABC (D) 不能确定
解析:D
一个直角,当有一条直角边平行于平面时,则射影角可以等于原角大小,但一般情况不等.
102. 已知: 如图, △ABC中, (ACB = 90(, CD(平面, AD, BD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30(和45(, CD = h, 求: D点到直线AB的距离。
解析:1、先找出点D到直线AB的距离, 即过D点作 DE(AB, 从图形以及条件可知, 若把DE放在△ABD中不易求解。
2、由于CD(平面, 把DE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从而转化为先求DE在平面内的射影长。
解: 连AC, BC, 过D作DE(AB, 连CE, 则DE为D到直线AB的距离。
∵CD(
∴AC, BC分别是AD, BD在内的射影。
∴(DAC, (DBC分别是AD和BD与平面所成的角
∴(DAC = 30(, (DBC = 45(
在Rt△ACD中,
∵CD = h, (DAC = 30(
∴AC =
在Rt△BCD中
∵CD = h, (DBC = 45(
∴BC = h
∵CD(, DE(AB
∴CE(AB
在Rt△ACB中



∴在Rt△DCE中,

∴点D到直线AB的距离为。
103. 已知a、b、c是平面α内相交于一点O的三条直线,而直线l和α相交,并且和a、b、c三条直线成等角.
求证:l⊥α
证法一:分别在a、b、c上取点A、B、C并使AO = BO = CO.设l经过O,在l上取一点P,在△POA、△POB、△POC中,
∵ PO公用,AO = BO = CO,∠POA =∠POB=∠POC,
∴ △POA≌△POB≌△POC
∴ PA = PB = PC.取AB中点D.连结OD、PD,则OD⊥AB,PD⊥AB,

∴ AB⊥平面POD
∵ PO平面POD.
∴ PO⊥AB.
同理可证 PO⊥BC
∵ ,,
∴ PO⊥α,即l⊥α
若l不经过O时,可经过O作∥l.用上述方法证明⊥α,
∴ l⊥α.
证法二:采用反证法
假设l不和α垂直,则l和α斜交于O.
同证法一,得到PA = PB = PC.
过P作于,则,O是△ABC的外心.因为O也是△ABC的外心,这样,△ABC有两个外心,这是不可能的.
∴ 假设l不和α垂直是不成立的.
∴ l⊥α
若l不经过O点时,过O作∥l,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证⊥α,
∴ l⊥α
评述:(1)证明线面垂直时,一般都采用直接证法(如证法一),有时也采用反证法(如证法二)或同一法.
104. 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
(1)若PA = PB = PC,则O是△ABC的____________心.
(2)若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则O是△ABC_________心.
(3)若PA 、PB、PC两两垂直,则O是△ABC_________心.
(4)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PA = PB = PC则O是△ABC的____________心.
(5)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PA = PB = PC,则O是△ABC的____________心.
(6)若PA、PB、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相等,则O是△ABC的________心;
解析:(1)外心.∵ PA=PB=PC,∴ OA=OB=OC,∴ O是△ABC的外心.
 (2)内心(或旁心).作OD⊥AB于D,OE⊥BC于E,OF⊥AC于F,连结PD、PE、PF.∵ PO⊥平面ABC,∴ OD、OE、OF分别为PD、PE、PF在平面ABC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可知,PD⊥AB,PE⊥BC,PF⊥AC.由已知PD=PE=PF,得OD=OE=OF,∴ O是△ABC的内心.(如图答9-23)
(3)垂心.
(4)外心.(5)外心  
(6)外心.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PAO,在△PAO、△PBO、△PCO中,PO是公共边,∠POA=∠POB=∠POC=90°,∠PAO=∠PBO=∠PCO,∴ △PAO≌△PBO≌△PCO,∴ OA=OB=OC,∴ O为△ABC的外心.
(此外心又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高线上).
105. 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来,使点C的新位置在面ABC上的射影E恰在AB上.
求证:
分析:欲证,只须证与所在平面垂直;而要证⊥平面,只须证⊥且⊥AD.因此,如何利用三垂线定理证明线线垂直就成为关键步骤了.
证明:由题意,⊥,又斜线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是BA,
∵ BA⊥AD,由三垂线定理,得,.
∴ ⊥平面,而平面
∴ ⊥
106. 已知异面直线l1和l2,l1⊥l2,MN是l1和l2的公垂线,MN = 4,A∈l1,B∈l2,AM = BN = 2,O是MN中点.① 求l1与OB的成角.②求A点到OB距离.
分析:本题若将条件放入立方体的“原型”中,抓住“一个平面四条线”的图形特征及“直线平面垂直”的关键性条件,问题就显得简单明了.
解析:(1)如图,画两个相连的正方体,将题目条件一一标在图中.
OB在底面上射影NB⊥CD,由三垂线定理,OB⊥CD,又CD∥MA,
∴ OB⊥MA 即OB与l1成90°
(2)连结BO并延长交上底面于E点.
ME = BN,
∴ ME = 2,又 ON = 2
∴ .
作AQ⊥BE,连结MQ.
对于平面EMO而言,AM、AQ、MQ分别为垂线、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由三垂线逆定理得MQ⊥EO.
在Rt△MEO中,.
评述:又在Rt△AMQ中,,本题通过补形法使较困难的问题变得明显易解;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仍然是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键条件,抓住“一个面四条线”的图形特征来解决的.
107. 已知各棱长均为a的正四面体ABCD,E是AD边的中点,连结CE.求CE与底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作AH⊥底面BCD,垂足H是正△BCD中心,
连DH延长交BC于F,则平面AHD⊥平面BCD,
作EO⊥HD于O,连结EC,
则∠ECO是EC与底面BCD所成的角
则EO⊥底面BCD.


108. 已知四面体S-ABC中,SA⊥底面ABC,△ABC是锐角三角形,H是点A在面SBC上的射影.求证:H不可能是△SBC的垂心.
分析:本题因不易直接证明,故采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H是△SBC的垂心,连结BH,并延长交SC于D点,则BH⊥SC
∵ AH⊥平面SBC,
∴ BH是AB在平面SBC内的射影
∴ SC⊥AB(三垂线定理)
又∵ SA⊥底面ABC,AC是SC在面内的射影
∴ AB⊥AC(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 △ABC是Rt△与已知△ABC是锐角三角形相矛盾,于是假设不成立.
故H不可能是△SBC的垂心.
109. 已知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垂直于ABCD所在的平面,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析:如图,连结EG、FG、EF、BD、AC、EF、BD分别交AC于H、O. 因为ABCD是正方形,E、F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故EF∥BD,H为AO的中点.
BD不在平面EFG上.否则,平面EFG和平面ABCD重合,从而点G在平面的ABCD上,与题设矛盾.
由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BD∥平面EFG,所以BD和平面EFG的距离就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4分
∵ BD⊥AC,
∴ EF⊥HC.
∵ GC⊥平面ABCD,
∴ EF⊥GC,
∴ EF⊥平面HCG.
∴ 平面EFG⊥平面HCG,HG是这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 ——6分
作OK⊥HG交HG于点K,由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OK⊥平面EFG,所以线段OK的长就是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8分
∵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GC=2,
∴ AC=4,HO=,HC=3.
∴ 在Rt△HCG中,HG=.
由于Rt△HKO和Rt△HCG有一个锐角是公共的,故Rt△HKO∽△HCG.
∴ OK=.
即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10分
注:未证明“BD不在平面EFG上”不扣分.
110. 已知:AB与CD为异面直线,
AC=BC,AD=BD.
求证:AB⊥CD.
说明:(1)应用判定定理,掌握线线垂直的一般思路.
(2)思路:欲证线线垂直,只需证线面垂直,再证线线垂直,而由已知构造线线垂直是关键.
(3)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构造图形,找到证明方法.
证明:如图,取AB中点E,连结CE、DE
∵AC=BC,E为AB中点.
∴CE⊥AB
同理DE⊥AB,又CE∩DE=E,
且CE平面CDE,DE平面CDE.
∴AB⊥平面CDE
又CD平面CDE
∴AB⊥CD.
111. 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a一定和第三个平面垂直.
证明:在??内取一点P,过P作PA垂直??与??的交线;过P作PB垂直??与??的交线.
∵ ?⊥???且?⊥?
∴ PA⊥?且PB⊥?
∴ PA⊥a且PB⊥a
∴ a⊥?
112. 在立体图形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AB,Q是PC中点.
AC,BD交于O点.
(Ⅰ)求二面角Q-BD-C的大小:
(Ⅱ)求二面角B-QD-C的大小.
解析:(Ⅰ)解:连QO,则QO∥PA且QO=PA=AB
∵ PA⊥面ABCD
∴ QO⊥面ABCD
面QBD过QO,
∴ 面QBD⊥面ABCD
故二面角Q-BD-C等于90°.
(Ⅱ)解:过O作OH⊥QD,垂足为H,连CH.
∵ 面QBD⊥面BCD,
又∵ CO⊥BD
CO⊥面QBD
CH在面QBD内的射影是OH
∵ OH⊥QD
∴ CH⊥QD
于是∠OHC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正方形ABCD边长2,
则OQ=1,OD=,QD=.
∵ OH·QD=OQ·OD
∴ OH=.
又OC=
在Rt△COH中:tan∠OHC==·=
∴ ∠OHC=60°
故二面角B-QD-C等于60°.
113. 如图在ΔABC中, AD⊥BC, ED=2AE,
过E作FG∥BC, 且将ΔAFG沿FG折起,
使∠A'ED=60°,求证:A'E⊥平面A'BC
解析:弄清折叠前后,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解: ∵FG∥BC,AD⊥BC
∴A'E⊥FG
∴A'E⊥BC
设A'E=a,则ED=2a
由余弦定理得:
A'D2=A'E2+ED2-2?A'E?EDcos60°
=3a2
∴ED2=A'D2+A'E2
∴A'D⊥A'E
∴A'E⊥平面A'BC
114. 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并证明它.
解析:m⊥α,n⊥β,α⊥βm⊥n(或m⊥n,m⊥α,n⊥βα⊥β)
证明如下:过不在α、β内的任一点P,作PM∥m,PN∥n
过PM、PN作平面r交α于MQ,交β于NQ.

同理PN⊥NQ.
因此∠MPN+∠MQN = 180°,
故∠MQN = 90°∠MPN = 90°
即α⊥βm⊥n.
115. 已知:,α⊥γ,β⊥γ,b∥α,b∥β.
求证:a⊥γ且b⊥γ.
解析:在a上任取一点P,过P作PQ⊥r.
∵ β⊥r, ∴ ,
∵ α⊥r, ∴ ,
∴ PQ与a重合,故a⊥r.
过b和点P作平面S,
则S和α交于PQ1,S和β交于PQ2,
∵ b∥α,b∥β
∴ b∥PQ1,且b∥PQ2.
于是PQ1和PQ2与a重合,
故b∥a, 而a⊥r, ∴ b⊥r.
116. 已知PA⊥矩形ABCD所在平面,且AB=3,BC=4,PA=3,求点P到CD和BD的距离.
解析:∵ PA⊥平面ABCD,AD⊥CD,且CD平面ABCD.
∴ PD⊥CD(三垂线定理).在Rt△PAD中,PD===5.
又作PH⊥BD于H,连结AH,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有AH⊥BD.这里,PH为点P到BD的距离.
在Rt△ABD中,AH==
在Rt△PAH中,PH===
117. 点P在平面ABC的射影为O,且PA、PB、PC两两垂直,那么O是△ABC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解析:由于PC⊥PA,PC⊥PB,所以PC⊥平面PAB,
∴ PC⊥AB.
又P在平面ABC的射影为O,连CO,则CO是PC在平面ABC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CO⊥AB,
同理可证AO⊥BC,O是△ABC的垂心,答案选C.
118. 如图02,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棱AA1、BB1、BC上的点,PQ∥AB,C1Q⊥PR,求证:∠D1QR=90°.
证明:∵ PQ∥AB,AB⊥平面BC1,
∴ PQ⊥平面BC1,QR是PR在平面BC1的射影.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由C1Q⊥PR得C1Q⊥QR.
又因D1C1⊥平面BC1,则C1Q是D1Q在平面B1C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由C1Q⊥QR得QR⊥D1Q.
∴ ∠D1QR=90°
119. 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 已知AC(BD, AD(BC, 求证: AB(CD。
解析: 1、条件AC(BD, AD(BC, 可以看作斜线AD, AC与平面BCD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从而联想到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证明命题。
2、如何找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显然是过A点作直线垂直于平面BCD, 这样斜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射影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定。
证明: 过A点作AO垂直于平面BCD于O
连BO, CO, DO
∵AO(平面BCD, AC(BD
∴CO(BD
∵AO(平面BCD, AD(BC
∴DO(BC
∴O为△BCD的垂心
∴BO(CD
∴AB(CD
120. 如图, 在空间四边形SABC中,
SA(平面ABC, (ABC = 90(,
AN(SB于N, AM(SC于M。
求证: ①AN(BC; ②SC(平面ANM
解析: ①要证AN(BC, 转证, BC(平面SAB。
②要证SC(平面ANM, 转证, SC垂直于平面ANM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即证SC(AM, SC(AN。要证SC(AN, 转证AN(平面SBC, 就可以了。
证明:
①∵SA(平面ABC
∴SA(BC
又∵BC(AB, 且ABSA = A
∴BC(平面SAB
∵AN平面SAB
∴AN(BC
②∵AN(BC, AN(SB, 且SBBC = B
∴AN(平面SBC
∵SCC平面SBC
∴AN(SC
又∵AM(SC, 且AMAN = A
∴SC(平面ANM
121. 已知如图,P平面ABC,PA=PB=PC,
∠APB=∠APC=60°,∠BPC=90 °
求证:平面ABC⊥平面PBC
解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只要在其呈平面内找一条线,然后证明直线与另一平面垂直即可。显然BC中点D,证明AD垂直平PBC即可
证明: 取BC中点D 连结AD、PD
∵PA=PB;∠APB=60°
∴ΔPAB为正三角形
同理ΔPAC为正三角形
设PA=a
在RTΔBPC中,PB=PC=a
BC=a
∴PD=a
在ΔABC中
AD=
=a
∵AD2+PD2=
=a2=AP2
∴ΔAPD为直角三角形
即AD⊥DP
又∵AD⊥BC
∴AD⊥平面PBC
∴平面ABC⊥平面PBC
122.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β⊥α,γ⊥α,βγ=a
求证:a⊥α
解析: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证明:设αβ=AB,αγ=CD
在平面β内作L1⊥AB,
在平面γ内作L1⊥CD,
∵α⊥β∴L1⊥α
同理L2⊥α
∴L1//L2
∴L1//β
∴L1//a
∴a⊥α
113. 已知SA、SB、SC是共点于S的且不共面的三条射线,∠BSA=∠ASC=45°,∠BSC=60°,求证:平面BSA⊥平面SAC
解析:先作二面角B-SA-C的平面角,根据给定的条件,在棱S上取一点P,分别是在两个平面内作直线与棱垂直
证明:在SA上取一点P
过P作PR⊥SA交SC于R
过P作PQ⊥SA交SB于Q
∴∠QPR为二面角B-SA-C的平面角设PS=a
∵∠PSQ=45°,∠SPQ=90°
∴PQ=a,SQ=a
同理PR= a,SR= a
∵∠PSQ=60°,SR=SQ= a
∴ΔRSQ为正三角形则RQ= a
∵PR2+PQ2=2a2=QR2
∴∠QPQ=90°
∴二面角B-SA-C为90°
∴平面BSA⊥平面SAC
114. 设S为平面外的一点,SA=SB=SC,,若,求证:平面ASC平面ABC。
解析:(1)把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2)利用棱锥的性质(三棱锥的侧棱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外心)
证明:设D为AB的中点

同理

即为且S在平面上的射影O为的外心
则O在斜边AC的中点。
平面ABC
平面SAC
平面ASC平面ABC
115. 两个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AC和BF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作BP∥AC交DC延长线于P,则∠FBP(或补角)就是异面直线BF和AC所成的角,设正方形边长为a,在△BPF中,由余弦定理得,异面直线AC和BF成60°角.
116. 二面角α-a-β的值为θ(0°<θ<180°),直线l⊥α,判断直线l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分两种情况,θ=90°,θ≠90°.
当θ=90°时,l∥β或lβ,这个结论可用反证法证明;
当θ≠90°时,l必与β相交,也可用反证法证明.
117. 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线为AB,C∈,D∈,,E为BC的中点,AC⊥BD,BD=8.
①求证:BD⊥平面;
②求证:平面AED⊥平面BCD;
③求二面角B-AC-D的正切值.
解析:①AB是AC在平面β上的射影,由AC⊥BD得AB⊥BD.∵ α⊥β.∴ DB⊥α.
②由AB=AC,且E是BC中点,得AE⊥BC,又AE⊥DB,故AE⊥平面BCD,因此可证得平面AED⊥平面BCD.
③设F是AC中点,连BF,DF.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故BF⊥AC.又由DB⊥平面α,则DF⊥AC,∠BFD是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在Rt△BFD中,.
118. 如图,△ABC和△DBC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ABC=
∠DBC=120°,求
(1) A、D连线和直线BC所成角的大小;
(2) 二面角A-BD-C的大小
解析:在平面ADC内作AH⊥BC,H是垂足,连HD.因为平面ABC⊥平面BDC.所以AH⊥平面BDC.HD是AD在平面BDC的射影.依题设条件可证得HD⊥BC,由三垂线定理得AD⊥BC,即异面直线AD和BC形成的角为90°.
在平面BDC内作HR⊥BD,R是垂足,连AR.HR是AR在平面BDC的射影,∴ AR⊥BD,∠ARH是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的补角,设AB=a,可得,
,,
∴ .
∴ 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π-arctg2.
119.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C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BF所成
角的大小.
解析:取DD1的中点G,可证四边形ABFG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F∥AG,
则∠GAE是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的角.连GF,设正方体棱长为a,
,.
在△AEG中,由余弦定理得
∴ .
120. 矩形ABCD,AB=3,BC=4,沿对角线BD把△ABD折起,使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A′落在BC上,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的余弦值.
在Rt△AA′O中,∠AA′O=90°,
121. ?已知:如图12,P是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PD=a,AB=a.
求:平面APB与平面CPD相交所成较大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为了找到二面角及其平面角,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
解:因为? AB∥CD,CD 平面CPD,AB 平面CPD.
所以? AB∥平面CPD.
又? P∈平面APB,且P∈平面CPD,
因此? 平面APB∩平面CPD=l,且P∈l.
所以? 二面角B-l-C就是平面APB和平面CPD相交所得到的一个二面角.
因为? AB∥平面CPD,AB 平面APB,平面CPD∩平面APB=l,
所以? AB∥l.
过P作PE⊥AB,PE⊥CD.
因为? l∥AB∥CD,
因此? PE⊥l,PF⊥l,
所以? ∠EPF是二面角B-l-C的平面角.
因为? PE是正三角形APB的一条高线,且AB=a,
因为?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所以? EF=BC=a.
在△EFP中,
122. 在四面体ABCD中,AB=AD=BD=2,BC=DC=4,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60°,求AC的长.
解析:作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在棱BD上选取恰当的点
AB=AD,BC=DC
解:取BD中点E,连结AE,EC
∵ AB=AD,BC=DC
∴ AE⊥BD,EC⊥BD
∴ ∠AE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 ∠AEC=60°
∵ AD=2,DC=4
∴ AE=,EC=
∴ 据余弦定理得:AC=.
123. 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为60°,堤面上有一条直道CD,它与堤角的水平线AB的夹角为30°,沿着这条直道从堤角向上行走到10米时,人升高了多少(精确到0.1米)?
解析: 已知 所求
河堤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为60° E到地面的距离
利用E或G构造棱上一点F 以EG为边构造三角形
解:取CD上一点E,设CE=10 m,过点E作直线AB所在的水平面的垂线EG,垂足为G,则线段EG的长就是所求的高度.
在河堤斜面内,作EF⊥AB.垂足为F,连接FG,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FG⊥AB.因此,∠EFG就是河堤斜面与水平面ABG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EFG=60°.
由此得:
EG=EFsin60°
=CE sin30°sin60°
=10××≈4.3(m)
答:沿着直道向上行走到10米时,人升高了约4.3米.
124. 二面角α—a—β是120°的二面角,P是该角内的一点.P到α、β的距离分别为a,b.求:P到棱a的距离.
解析:设PA⊥α于A,PB⊥β于B.过PA与PB作平面r与α交于AO,与β交于OB,
∵ PA⊥α,PB⊥β,∴ a⊥PA,且a⊥PB
∴ a⊥面r,∴ a⊥PO,PO的长为P到棱a的距离.
且∠AOB是二面角之平面角,∠AOB =120°
∴ ∠APB = 60°,PA = a,PB = b.
∵ ,
∴ .
125.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C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B) (C) (D)
解析:选哪一点,如何作平行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显然在EF上选一点作AC的平行线要简单易行,观察图形,看出F与A1C确定的平面A1CC1恰是正方体的对角面,在这个面内,只要找出A1C1的中点O,连结OF,这条平行线就作出了,这样,∠EFO即为异面直线A1C与EF所成的角.容易算出这个角的余弦值是,答案选B.
126.在60°的二面角M-a-N内有一点P,P到平面M、平面N的距离分别为1和2,求P点到直线a的距离.
解析:本题涉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二面角的平面角等概念,图中都没有表示,按怎样的顺序先后作出相应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可以有不同的作法,下面仅以一个作法为例,说明这些概念的特点,分别作PA⊥M,M是垂足,PB⊥N,N是垂足,先作了两条垂线,找出P点到两个平面的距离,其余概念要通过推理得出:于是PA、PB确定平面α,设α∩M=AC,α∩N=BC,c∈a.由于PA⊥M,则PA⊥a,同理PB⊥a,因此a⊥平面α,得a⊥PC.这样,∠ACB是二面角的平面角,PC是P点到直线a的距离,下面只要在四边形ACBP内,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在△PAB中求出AB,再在△ABC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外接圆直径2R=,即为P点到直线a的距离,为.
127.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AB = BC =CD= AD = BD = AC,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1)求证:EF 为AB和CD的公垂线
(2)求异面直线AB和CD的距离
解析:构造等腰三角形证明EF 与AB、CD垂直,然后在等腰三角形中求EF
解;①连接BD和AC,AF和BF,DE和CE
设四边形的边长为a
∵ AD = CD = AC = a
∴ △ABC为正三角形
∵ DF = FC
∴ AF ( DC 且AF =
同理 BF = A

即△ AFB为等腰三角形
在△ AFB中,
∵ AE = BE
∴ FE ( AB
同理在 △ DEC中
EF ( DC
∴ EF为异面直线AB和CD的公垂线
②在 △ AFB中
∵ EF ( AB且


∴ EF为异面直线AB和CD的距离
∴ AB和CD的距离为
128. 正方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折线,把ΔABD折起,使二面角Aˊ-BD-C 为60°,求二面角B-AˊC-D的余弦值
解析:要求二面角B-AˊC-D的余弦值,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抓住图形中AˊB=BC,AˊD=DC的关系,采用定义法作出平面角∠BED(E为AC的中点)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解:连BD、AC交于O点
则AˊO⊥BD,CO⊥BD
∴∠AˊOC为二面角Aˊ-BD-C的平面角
∴∠AˊOC=60°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A′O=OC=1/2AC=
∠A′OC=60°
∴ΔA′OC为正三角形则A′C=
取A′C的中点,连DE、BE
∵A′B=BC
∴BE⊥A′C
同理DE⊥A′C
∴∠DEB为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在ΔBA′C中
BE=
同理DE=
在ΔBED中,BD=
∴ cos∠BED=
=
=--
∴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为-
129. 如图平面SAC⊥平面ACB,ΔSA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ΔACB为直角三角形,∠ACB=90°,BC=,求二面角S-AB-C的余弦值。
解析: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面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作SD⊥平面ACB,然后利用三垂线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过S点作SD⊥AC于D,过D作DM⊥AB于M,连SM
∵平面SAC⊥平面ACB
∴SD⊥平面ACB
∴SM⊥AB
又∵DM⊥AB
∴∠DMS为二面角S-AB-C的平面角
在ΔSAC中SD=4×
在ΔACB中过C作CH⊥AB于H
∵AC=4,BC=
∴AB=
∵S=1/2AB·CH=1/2AC·BC
∴CH=
∵DM∥CH且AD=DC
∴DM=1/2CH=
∵SD⊥平面ACB DM(平面ACB
∴SD⊥DM
在RTΔSDM中
SM=
=
=
∴cos∠DMS=
=
=
130. 已知等腰(ABC中,AC = BC = 2,ACB = 120(,(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都等于4,求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解析:解:设点P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连OB、OC,
则OC是PC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PCO是PC与面ABC所成的角。
∵ PA = PB = PC,
∴点P在底面的射影是(ABC的外心,
注意到(ABC为钝角三角形,
∴点O在(ABC的外部,
∵AC = BC,O是(ABC的外心,
∴OC⊥AB
在(OBC中,OC = OB, OCB = 60(,
∴(OBC为等边三角形,∴OC = 2
在Rt(POC中,
∴PCO = 60( 。
131. 如图在二面角α- l-β中,A、B∈α,C、D∈l,ABCD为矩形,P∈β,PA⊥α,且PA=AD,MN依次是AB、PC的中点
⑴ 求二面角α- l-β的大小
⑵ 求证明:MN⊥AB
⑶ 求异面直线PA与MN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⑴ 用垂线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⑵ 只要证明AB垂直于过MN的一个平面即可
⑶ 过点A作MN的平行线,转化为平面角求解
解:
⑴ 连PD
∵PA⊥α,AD⊥l
∴PD⊥l
∴∠PDA为二面角α- l-β的平面角
在RTΔPAD中
∵PA=PD
∴∠PDA=45°
∴二面角α- l-β为45°
⑵ 设E是DC的中点,连ME、NE
∵M、N、E分别为AB、PC、D的中点
∴ME∥AD,NE∥PD
∴ME⊥l,NE⊥l
∴l⊥平面MEN
∵AB∥l
∴AB⊥平面MEN
∵MN(平面MNE
∴MN(AB
⑶ 设Q是DP听中点,连NQ、AQ
则NQ∥DC,且NQ=1/2DC
∵AM∥DC,且AM=1/2AB=1/2DC
∴QN∥AM,QN=AM
∴QNMQ为平行四边形
∴AQ∥MN
∴∠PAQ为PA与MN所成的角
∵ΔPA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Q为斜边上的中线
∴∠PAQ=45°
即PA与MN所成角的大小为45°
132. 如图: △ABC的(ABC= 90(, V是平面ABC外的一点, VA = VB = VC = AC, 求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解析:1、要求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应作出它们所成的角。
2、要作出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只要找出VB在平 面ABC内的射影就可以了。
3、作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只要在斜线上找一点作直线 垂直于平面, 即找此点在平面内的射影, 显然找V点, V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何处?由条件可知, 射影为△ABC的外心。
解: 作VO(平面ABC于O, 则OB为VB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VBO为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连OA、OB、OC, 则OA、OB、OC分别为斜线段VA、VB、VC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VA = VB = VC
∴OA = OB = OC
∴O为△ABC为外心
∵△ABC为直角三角形, 且AC为斜边
∴O为AC的中点
设VA = a, 则VA = VC = AC = a,
在Rt△VOB中,
∴(VBO = 60(
∴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60(。
133. 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β同垂直于平面γ,又同平行于直线b.
求证:(Ⅰ)a⊥γ;
(Ⅱ)b⊥γ.
证明:
证法一(Ⅰ)设α∩γ=AB,β∩γ=AC.在γ内任取一点P并于γ内作直线PM⊥AB,PN⊥AC. ——1分
∵ γ⊥α,
∴ PM⊥α.
而 aα,
∴ PM⊥a.
同理PN⊥a. ——4分
又 PMγ,PNγ,
∴ a⊥γ. ——6分
(Ⅱ)于a上任取点Q,过b与Q作一平面交α于直线a1,交β于直线a2. ——7分
∵ b∥α,∴ b∥a1.
同理b∥a2. ——8分
∵ a1,a2同过Q且平行于b,
∵ a1,a2重合.
又 a1α,a2β,
∴ a1,a2都是α、β的交线,即都重合于a. ——10分
∵ b∥a1,∴ b∥a.
而a⊥γ,
∴ b⊥γ. ——12分
注:在第Ⅱ部分未证明b∥a而直接断定b⊥γ的,该部分不给分.
证法二(Ⅰ)在a上任取一点P,过P作直线a′⊥γ. ——1分
∵ α⊥γ,P∈α,
∴ a′α.
同理a′β. ——3分
可见a′是α,β的交线.
因而a′重合于a. ——5分
又 a′⊥γ,
∴ a⊥γ. ——6分
(Ⅱ)于α内任取不在a上的一点,过b和该点作平面与α交于直线c.同法过b作平面与β交于直线d. ——7分
∵ b∥α,b∥β.
∴ b∥c,b∥d. ——8分
又 cβ,dβ,可见c与d不重合.因而c∥d.
于是c∥β. ——9分
∵ c∥β,cα,α∩β=a,
∴ c∥a. ——10分
∵ b∥c,a∥c,b与a不重合(bα,aα),
∴ b∥a. ——11分
而 a⊥γ,
∴ b⊥γ. ——12分
注:在第Ⅱ部分未证明b∥a而直接断定b⊥γ的,该部分不给分.
134. 设S为平面外的一点,SA=SB=SC,,若,求证:平面ASC平面ABC。
解析:(1)把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2)利用棱锥的性质(三棱锥的侧棱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外心)
证明:设D为AB的中点

同理

即为且S在平面上的射影O为的外心
则O在斜边AC的中点。
平面ABC
平面SAC
平面ASC平面ABC
135. 已知如图,P平面ABC,PA=PB=PC,∠APB=∠APC=60°,∠BPC=90 °求证:平面ABC⊥平面PBC
解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只要在其呈平面内找一条线,然后证明直线与另一平面垂直即可。显然BC中点D,证明AD垂直平PBC即可
证明: 取BC中点D 连结AD、PD
∵PA=PB;∠APB=60°
∴ΔPAB为正三角形
同理ΔPAC为正三角形
设PA=a
在RTΔBPC中,PB=PC=a
BC=a
∴PD=a
在ΔABC中
AD=
=a
∵AD2+PD2=
=a2=AP2
∴ΔAPD为直角三角形
即AD⊥DP
又∵AD⊥BC
∴AD⊥平面PBC
∴平面ABC⊥平面PBC
136. 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
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
是 .
解析:
137. 如图,M、N、P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个侧面ABCD、CC1D1D、BCC1B1的中心,则A1M与NP所成的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解析:D如图所示
138. 相交成90°的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分别是30°和45°,则这两条直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是( )
(A)
(B)
(C)
(D)
解析:分析:设直角顶点到平面的距离是1,所求的角为θ,则.
139. 在三棱锥P-ABC中, APB=BPC=CPA=600,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解析:在二面角的棱PB上任取一点Q,在半平面PBA和半平面PBC上作QMPB,QNPB,则由定义可知MQN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PM=a,则在RtPQM和RtPQN中可求得QM=QN=a;
又由PQNPQM得PN=a,故在正PMN中MN=a,在MQN中由余弦定理得cosMQN=,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40. 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0,AB=BB1=1,直线B1C与平面ABC成300角,求二面角B-B1C-A的正弦值。
解析:可以知道,平面ABC与平面BCC1B1垂直,故可由面面垂直的性质来寻找从一个半平面到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
解:由直三棱柱性质得平面ABC平面BCC1B1,过A作AN平面BCC1B1,垂足为N,则AN平面BCC1B1,(AN即为我们要找的垂线)在平面BCB1内过N作NQ棱B1C,垂足为Q,连QA,则NQA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AB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AB,CAAB,∴CAB1A,AB=BB1=1,得AB1=。∵直线B1C与平面ABC成300角,∴B1CB=300,B1C=2,Rt△B1AC中,由勾股定理得AC=,∴AQ=1。在Rt△BAC中,AB=1,AC=,得AN=。
sinAQN==。即二面角B-B1C-A的正弦值为。
141. 已知菱形ABCD边长为a,且其一条对角线BD=a,沿对角线BD将折起所在平面成直二面角,点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1)求AC与平面AE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A-EF-B的正切值。
(1) 解析::菱形ABCD的对角线,
,中位线EF//BD,可知面AOC,,故面,这样AC在面AEF内的射影就是AG,就是AC与平面AEF的成角,解三角形AOC可得。

(2)分析:由前一小问的分析可知,
就是二面角A-EF-B的平面角,在中,,,。

142. 如图,ABCD-A1B1C1D1是正方体,E是CC1的中点,求二面角B-B1E-D的余弦值。
解析:图中二面角的二个半平面分别为△DEB1所在的半平面和△BEB1所在的半平面,即正方体的右侧面,它们的交线即二面角的棱B1E。不难找到DC即为从其中的一个半平面出发,并且垂直于另一个半平面的直线。
解: 由题意可得直线DC平面BEB1,且垂足为C,过C作CFB1E于F(如图,F在B1E的延长线上),连DF,则由三垂线定理可得DFC即二面角的平面角。
△B1C1E~△CFE,∴CF=;DF=
∴cosDFC=。
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143. 如图,在平面角为600的二面角-l-内有一点P,P到、分别为PC=2cm,PD=3cm,则垂足的连线CD等于多少?(2)P到棱l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对于本题若这么做:过C在平面内作棱l的垂线,垂足为E,连DE,则CED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么作辅助线看似简单,实际上在证明CED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会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需要证明P、D、E、C四点共面。这儿,可以通过作垂面的方法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PC、PD是两条相交直线,
∴PC、PD确定一个平面,设交棱l于E,连CE、DE。
∵PC⊥, ∴PC⊥l,
又∵PD⊥,∴PD⊥l。
∴l⊥平面,则l⊥CE、DE,故CED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CED=600。
∴CPD=1200,△PCD中,PD=3,PC=2,由余弦定理得CD=cm。由PD⊥DE,PC⊥CE可得P、D、E、C四点共圆,且PE为直径,由正弦定理得PE=2R===cm。
说明: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最主要的方法,要引起重视。
144. 如图,梯形ABCD中,BA⊥AD,CD⊥AD,AB=2,CD=4,P为平面ABCD外一点,平面PAD⊥平面ABCD,△PBC是边长为10的正三角形,求平面PAD与面PBC所成的角.
解法一:如图,延长DA、CB交于E,==,∴AB是△ECD的中位线,CB=BE=10.又△PCB为正△,易证△PCE为直角三角形,PE⊥PC.又平面PDA⊥平面ABCD,且CD⊥交线DA,∴CD⊥平面PDE.PE是PC在平面PDE内的射影,∴PE⊥PD(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故∠CPD是D-PE-C的平面角.在Rt△CDP中,sin∠DPC==,故二面角大小为arcsin.
解法二:利用Scosθ=S′.如右图,
平面PAD⊥平面ABCD

CD⊥AD,BA⊥AD
BA⊥平面PAD

CD⊥平面PAD
△PAD是△PBC在平面PDA内的射影.设面PDA与面PCB所成的二面角为θ,则S△PDA=S△PCB·cosθ.Rt△PAB中,PA=4=AD;Rt△PDC中,PD=2.
∴△PAD为等腰三角形且S△PAD=PD·AH=15.
cosθ===,
θ=arccos=.
145. 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为正方形,点A1在底面的射影O在AB上,已知侧棱A1A与底面ABCD成450角,A1A=a。求二面角A1-AC-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答案:)
146.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0,AB=a,AD=3a,sinADC=,又PA⊥平面ABCD,PA=a,求二面角P-CD-A的大小。(答案:arctg)
147. 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AC=2,BC=3,P为斜边上一 点,沿CP将此直角三角形折成直二面角A—CP—B,当AB=71/2时,求二面角P—AC—B的大小。    作法一:∵A—CP—B为直角二面角, ∴过B作BD⊥CP交CP的延长线于D,则BD⊥DM APC。 ∴过D作DE ⊥AC,垂足为E,连BE。 ∴∠DEB为二面角A—CP—B的平面角。 作法二:过P点作PD′⊥PC交BC于D′,则PD′⊥面APC。 ∴过D′作D′E′⊥AC,垂足为E′,边PE′, ∴∠D′E′P为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148. 矩形ABCD,AB=3,BC=4,沿对角线BD把△ABD折起, 使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A′落在BC上,求二面角A—BC-—C的大小。    这是一道由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 于搞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结果在平面图形中过A作AE⊥BD交BD于O、交BC于E,则折叠后OA、OE与BD的垂直关系不变。但OA与OE此时变成相交两线段并确定一平面,此平面必与棱垂直。由特征Ⅱ可知,面AOE与面ABD、面CBD的交线OA与OE所成的角,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另外,A在面BCD上的射影必在OE所在的直线上,又题设射影落在BC上,所以E点就是A′,这样的定位给下面的定量提供了优质服务。事实上,AO=AB·AD/BD=3*4/5=12/5,OA′=OE=BO·tgc∠CBD,而BO=AB2/BD=9/5, tg∠CBD,故OA′=27/20。在Rt△AA′O中,∠AA′O=90°所以cos∠AOA′=A′O/AO=9/16,ty∠AOA′=arccos9/16即所求的二面arccos9/16。 149. 将边长为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折起,使得,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 )
A. B. C. D.
D
解析:取BD的中点为O,BD⊥平面OAC,,则=。选D
150. 在矩形ABCD中,AB=a,AD=2b,aAD、BC的中点,以EF为折痕把四边形EFCD折起,
当时,二面角C—EF—B的平面角的余
弦值等于 ( )
A.0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 CE=BE= 当时,CB=。 为所求平面角,由余弦定理得cos。 选(C)。
151. .已知E、F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的中点,则截面AEFD1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 )
A. B.
C. D.
解析:C
如图,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可利用求求出DG的长度,则所求函数值可求。
152. 与正方形各面成相等的角且过正方体三个顶点的截面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如图中,截面ACD1和截面ACB1均符合题意要求,这样的截面共有8个;

153. 已知矩形ABCD的边AB=1,BC=a,PA⊥平面ABCD,PA=1,问
BC边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QD,并说明理由.
解析:连接AQ,因PA⊥平面ABCD,所以PQ⊥QDAQ⊥QD,即以AD为直经的圆与BC有交点.
当AD=BC=aAB=1,即a1时,在BC边上存在点Q,使得PQ⊥QD;.........5分
当0154. 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的3,侧棱AA1=D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C.
(Ⅰ)求证:直线BC1//平面AB1D;
(Ⅱ)求二面角B1—AD—B的大小;
(Ⅲ)求三棱锥C1—ABB1的体积.
(Ⅰ)证明:CD//C1B1,又BD=BC=B1C1, ∴ 四边形BDB1C1是平行四边形, ∴BC1//DB1.
又DB1平面AB1D,BC1平面AB1D,∴直线BC1//平面AB1D....................5分
(Ⅱ)解:过B作BE⊥AD于E,连结EB1, ∵B1B⊥平面ABD,∴B1E⊥AD ,
∴∠B1EB是二面角B1—AD—B的平面角, ∵BD=BC=AB, ∴E是AD的中点,
在Rt△B1BE中,∴∠B1EB=60°。即二面角B1—AD—B的大小为60°…………10分
(Ⅲ)解法一:过A作AF⊥BC于F,∵B1B⊥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B1C1C,
∴AF⊥平面BB1C1C,且AF=
即三棱锥C1—ABB1的体积为…………15分
解法二: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即为三棱锥C1—ABB1的体积.
155.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长都是1,又BD=,当三棱锥A—BCD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
解析:如图,取AC中点E,BD中点F,由题设条件知道
(1)BED即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3分
(2)当AF面BCD时,VA—BCD达到最大.............................6分
这时ED2=AD2-AE2=1-AE2=1-=1-
=1-,
又 BE2=ED2,
∴ cos..................................12分
       A
              E
B          F        D
               C
156. 有一矩形纸片ABCD,AB=5,BC=2,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且BE=CF=1,把纸片沿EF折成直二面角.
(1)求BD的距离;
(2)求证AC,BD交于一点且被这点平分.
解析:将平面BF折起后所补形成长方体AEFD-A1BCD1,则BD恰好是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
(1)解:因为AE,EF,EB两两垂直,
所以BD恰好是以AE,EF,EB为长、宽、高的长方体的对角线,
................6分
(2)证明:因为AD EF,EF BC,所以AD BC.
所以ACBD在同一平面内,
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D交于一点且被这点平分
157.已知△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
∠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
(Ⅰ)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Ⅱ)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证明:(Ⅰ)∵AB⊥平面BCD, ∴AB⊥CD,
∵CD⊥BC且AB∩BC=B, ∴CD⊥平面ABC.………………………………3分

∴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EF⊥平面ABC,EF平面BEF,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Ⅱ)由(Ⅰ)知,BE⊥EF,又平面BEF⊥平面ACD,
∴BE⊥平面ACD,∴BE⊥AC.………………8分
∵BC=CD=1,∠BCD=90°,∠ADB=60°,

由AB2=AE·AC 得
故当时,平面BEF⊥平面ACD.………………………………………………12分
158. 设△ABC内接于⊙O,其中AB为⊙O的直径,PA⊥平面ABC。
如图求直线PB和平面PAC所成角的大小
159.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P,Q,R,S分别为棱A1D1,A1B1,AB,BB1的中点,求证:平面PQS⊥平面B1RC.(12分)
证明:连结BC1交B1C于O,则O为BC1的中点
连结RO,AC1,∵R是AB的中点 ∴RO∥AC1
∵P,Q分别为A1D1,A1B1的中点,易知A1C1⊥PQ
∴AC1⊥PQ(三垂线定理)
160. 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直二面角B—AC—D,E、F分别为AD、BC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求折起后∠EOF的大小
证明:过F作FM⊥AC于M,过E作EN⊥AC于N,则M,N分别为OC、AO的中点
解析:
161. 如图,正方体AC1中,已知O为AC与BD的交点,M为DD1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B1O与AM所成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B1—MA—C的正切值。(14分)
解析:
方法二:取AD中点N,连结A1N,则A1N是B1O在侧面ADD1A1上的射影.
易证AM⊥A1N
∴AM⊥B1O(三垂线定理)
(2)连结MB1,AB1,MC,过O作OH⊥AM于H点,连结B1H,
∵B1O平面MAC,∴∠B1HO就是所求二面角B1—MA—C的平面角.
162. 在正方体AC1中,E为BC中点(1)求证:BD1∥平面C1DE;
(2)在棱CC1上求一点P,使平面A1B1P⊥平面C1DE;
(3)求二面角B—C1D—E的余弦值。(14分)
解析:
163.如图,立体图形V-ABCD中,底面是正方形ABCD,其他四个侧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画出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并求它的度数.
  解:设底面边长为a,则侧面三角形的边长也为a.
  取AB的中点E,DC中点F,连VE、EF.
  ∵ 侧面△VAB是正三角形,
  ∴ VE⊥AB.
  又EF∥BC,BC⊥AB,∴ EF⊥AB.
  ∠VEF就是V-AB-C的平面角.
  cos∠VEF=.
164. 已知二面角?-l-?是45°角,点P在半平面?内,点P到半平面?的距离是h,求点P到棱l的距离.
  解:经P作PB⊥?于B,
  经P在平面?内作PA⊥l于A.
  连AB,则AB⊥l.
  ∠PAB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PAB=45°.
  那么在Rt△PAB中,PB=h,PA=h.
165. 自二面角内一点分别向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引垂线,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互补.
  证明:如图PQ⊥?,PQ⊥AB,
  PR⊥?,PR⊥AB,
  则AB⊥面PQR.
  经PQR的平面交?、?于SR、SQ,
  那么AB⊥SR,AB⊥SQ.
  ∠QSR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四边形SRPQ中,∠PQS=∠PRS=90°,
  因此∠P+∠QSR=180°.
166. 一张菱形硬纸板ABCD的中心是点O,沿它的一条对角线AC对折,使BO⊥DO,这时二面角B-AC-D是多少度?要使二面角B-AC-D为60°,点B和D间的距离应是线段BO的几倍?
  解:因ABCD是菱形,故AC⊥BD.
  沿对角线AC折为空间图形后BO⊥AC,DO⊥AC.
  ∠BOD就是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
  因BO⊥OD,故∠BOD=90°,
  即二面角B-AC-D是90°.
  要使二面角B-AC-D为60°.
  因BO=OD,故△BOD是等边三角形,
  此时BD=BO.
167.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垂直面ABCD,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解析::注意到题目中所给的二面角,面PAD与面PCD的棱为PD,围绕PD而考虑问题解决途径.
  证法一:利用定义法
  经A在PDA平面内作AE⊥PD于E,连CE.
  因底是正方形,故CD=DA.
  △CED≌△AED,AE=EC,∠CED=∠AED=90°,
  则CE⊥PD.
  故∠CEA是面PAD与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与BD交于O,连EO,则EO⊥AC.
  因OA=×=a,AE<AD<a.
  cos∠AEC==<0.
  所以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证法二:运用三垂线法
  ∵ PB⊥面ABCD,则PB⊥AD,又AD⊥AB,
  ∴ AD⊥面PAB,即面PAB⊥面PAD.
  过B作BE⊥PA,则BE⊥面PAD.
  在面PBC内作PGBC,连GD.
  经C作CF⊥面PAD于F,
  那么连结EF,有EFAD.
  经F作FH⊥PD于H,连CH,
  则∠FHC是所求二面角平面角的补角.
  因CF⊥FH,故∠FHC是锐角.
  则面PAD与面PCD所成二面角大于90°.
  此结论证明过程中与棱锥高无关.
  证法三:利用垂面法找平面角.
  在证法一所给图形中
  连AC、BD,因AC⊥BD,PB⊥面ABCD,
  ∴ AC⊥PD.
  经A作AE⊥PD于E,那么有PD⊥面AEC,连CE,
  即PD⊥CE.
  故PD与平面AEC垂直后,面AEC与面ADC及面ADP的交线EA、EC构成角∠CEA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以下同证法一.
168.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AA1的中点,求平面EB1C和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EB1C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三角形为Rt△ABC.
  因E点射影为A,B1点射影为B.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S△ABC=a2.
  又在△EB1C中,
  B1E=a,B1C=a,EC=a,
  故cos∠B1EC=.
  ∴ sin∠B1EC=.
  ∴ S=×a·a·=a2.
  设面EB1C和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
  则cos?==.
  那么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
  评述:此题属无棱二面角问题,图中没有二面角的棱,我们也可以去找到棱来解决,但这里通过射影而直接求角更方便.S′=S△ABC,S=.
169. 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几部分?二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几部分?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几部分?
解析:2部分,3或4部分,4或6或7或8部分

170. 如图:已知直线l与平行直线a、b、c都相交,
求证:l与a、b、c共面。
设L∩a=A,
l∩b=A,L∩c=C,∵a∥b,∴a、b可确定一个平面α,∵A∈a,B∈b,∴A∈α,B∈α,∴ABα,即Lα.∵b∥c,∴b、c可确定一个平面β,
同理lβ.∵α、β均过相交直线b、l,∴α、β重合,∴a、b、c、l共面;
7.提示:只需证明P、Q、R为平面ABC与α的公共点;
171. 如图:已知△ABC在平面α外,AB∩α=P,AC∩α=R,BC∩α=Q。
求证:P、Q、R三点共线。
解析:点在线上,线在面内,可得点在面内,证明P,Q,R三个点是平面
与平面ABC的公共点,即可。
172. 如图: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AD、CB、CD上的点,且直线EF和HG交于点P,求证:点B、D、P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直线EF∩直线,HG=P,∴P∈直线EF,又EF平面ABD,
∴P∈平面ABD,同理P∈平面CBD,由公理2,点B、D、P
在同一条直线上。
173. 如果把两条异面直线称作“一对”,则在正方体十二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 )对
A.12 B.24 C.36 D.48
解析:B
如图,棱有4条与之异面,所有所有棱能组成412=48对,但每一对都重复计算一次,所以有48对=24对。
174. 已知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和正方形ABEF所在的平面相交于AB,M、N分别是对角线AC、BF上的点,且AM=FN,求证:MN∥平面BCE.
解析:作NP∥AB交BE于点P,作MQ∥AB交BC于点Q,
证MNPQ是平行四边形,再证MN∥面BCE.
175. 棱长为1的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1BD∥平面CB1D1.
解析:过a和直线b上任意一点P作一平面γ和平面β交于,∵α∥β,∴a∥,∵,,,∴,∵,,b∥β,
∴α∥β;8.∵A1B∥D1C,∴A1B∥平面CD1B1,同理BD∥平面CD1B1,
∵A1B面A1BD,BD面A1BD,∴面A1BD∥面CD1B1.
176. 已知(如图):平面α∥平面β, A、C∈α,B、D∈β,AB与CD是异面直线,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证:EF∥β.
解析:如图作辅助线,可得中线平行。
177. 如图:在△ABC中,∠ACB=900,M是AB的中点,PM⊥平面ABC,
求证:PA=PB=PC.
解析:连结MC,由∠ACB=,M为AB的中点,MB=MC=MA,
∴PM⊥面ABC,∴∠PMA=∠PMB=∠PMC=,又PM公用,∴△PMA≌△PMB≌△PMC,∴PA=PB=PC;
178. 四边形ABCD是距形,AB=2,BC=1,PC⊥平面AC,PC=2,求点P到BD的距离.
解析:作CE⊥BD于E,连结PE,
179. 如图:在斜边为AB的Rt△ABC中,
过点A作PA⊥平面ABC,
AE⊥PB于E,AF⊥PC于F,
(1)求证:BC⊥平面PAC;
(2)求证:PB⊥平面AEF.
解析:
(1)PA⊥面ACB,∴PA⊥BC,BC⊥AC,∴BC⊥面PAC.(2)(1)知BC⊥AF,
又AF⊥PC,∴AF⊥面PBC,∴AF⊥PB,又PB⊥AE,∴PB⊥面AEF.
180. 如图:ABCD—A1B1C1D1是正方体.
求证:(1)A1C⊥D1B1;(2)A1C⊥BC1
解析:(1)连A1C1,则A1C1⊥B1D1,
又CC1⊥面A1C1,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1C⊥B1D1,(2)连B1C,
仿(1)可证;
181. 如图:PA⊥平面PBC,
AB=AC,M是BC的中点,
求证:BC⊥PM.
解析:由AB=AC得AAM⊥BC,又PA⊥面PBC,BC面PBC,∴BC⊥AP,
∴BC⊥面AMP,∴BC⊥PM
182. 如图:Rt△ABC中,∠B=900,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指出四面体P—ABC中有哪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由PA⊥面ABC得PA⊥AB,PA⊥AC,PA⊥BC;又BC⊥AB,
∴BC⊥面PBA,∴△PAB,△PBC,△PAC,△ABC都是直角三角形
183. 已知直线a∥直线b,a⊥平面α,求证b⊥α.
解析:过a与α的交点作两相交直线m、n,由a⊥α,则a⊥m,a⊥n,又b∥a,∴b⊥m,b⊥n,
∴b⊥α
184.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C1中点,F为AC和BD的交点.
求证:A1F⊥平面BED.
解析:∵AA1⊥面ABCD,AF是A1F在ABCD上的射影,由AC⊥BD
得A1F⊥BD,取BC的中点G,连FG,B1G,由AB⊥BC1,∴FG⊥面BC1,
∴B1G是A1F在面BC1上的射影,又B1G⊥BE,∴BE⊥A1F,∴A1F⊥面BED;
185. P是所在平面外一点,若和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A=,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解析:取BC的中点D,连结PD、AD,易证∠PDA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186. 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P是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1)求证:平面平面ABC;(2)求PC与所在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
(1)取AB的中点O,连PO,证明PO⊥面ABC,(2)
187. 如图,A是直二面角的棱EF上的点,AB、CD分别是、内的射线,,求的大小.
解析:
作BODF,可得BO平面,解三角形ABC,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188.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过D作PD平面ABCD,且PD=1,E、F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1)求D点到平面PEF的距离;(2)求直线AC到平面PEF的距离。

解析:
1.作DG直线PF,则可得AC平面PDB,所以EF平面PDBDG平面PEF。DG为D点到平面PEF的距离
2.过点O作平行于DG的直线,则为所求。
189. 在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和SC于D和E,又 SA=AB,SB=BC.求以BD为棱,以BDE与BDC为面的二面角度数.
∵E为SC的中点 ∴BE⊥SC ∴SC⊥面BDE SC⊥BD 面SA⊥BD ∴BD⊥面SAC 即BD⊥AC BD⊥DE ∴∠EDC为所求.
设SA=a则AB=a SB=BC=a SC=2a ∠ASC=60° ∠SCA=30° ∠EDC=60°
190. 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
PA、PB、PC两两垂直,G为△PAB的重心,
E、F分别是BC、PB 上的点,
且BE∶EC=PF∶FB=,
求证:平面GEF⊥平面PBC
解析:∵G为△PAB的重心,∴ ∴GF∥PA.
∵PA⊥PB PA⊥PC,∴PA⊥面PBC.∴GF⊥面PBC,∴面GFE⊥面PBC.
191. 如图1所示,边长AC=3,BC=4,AB=5的三角形简易遮阳棚,其A、B是地面上南北方向两个定点,正西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0°角,试问:遮阳棚ABC与地面成多大角度时,才能保证所遮影面ABD面积最大?
解析: 易知,ΔABC为直角三角形,由C点引AB的垂线,垂足为Q,则应有DQ为CQ在地面上的斜射影,且AB垂直于平面CQD,如图2所示.
因太阳光与地面成30°角,所以∠CDQ=30°,又知在ΔCQD中,CQ=,由正弦定理,有
=,
即 QD=sin∠QCD.
为使面ABD的面积最大,需QD最大,这只有当∠QCD=90°时才可达到,从而∠CQD= 60°.
故当遮阳棚ABC与地面成60°角时,才能保证所遮影面ABD面积最大.
192. 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S—ABC中,SA=SB=SC,且AC2+BC2=AB2,由此可推出怎样的结论?
解析: 引SO⊥平面ABC(O为垂足),连结OC.
∵SA=SB=SC,∴OA=OB=OC,
∴O是ΔABC的外心,(结论1)
又∵AC2+BC2=AB2,
∴Δ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是斜边,故O是斜边AB的中点.因而
SO平面SAB(结论2)
∴平面SAB⊥平面ABC(结论3)
193. 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均为2,M为AA1中点,N为BC的中点,则在棱柱的表面上从点M到点N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并求之.
解析: (1)从侧面到N,如图1,沿棱柱的侧棱AA1剪开,并展开,则MN===
(2)从底面到N点,沿棱柱的AC、BC剪开、展开,如图2.
则MN=
==
∵<
∴=.
194. 已知二面角A—BC—D为150°,Δ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ΔBCD是斜边为B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两个顶点A和D间的距离.
解析:.取BC的中点E,连DE和AE,利用余弦定理AD=a
195. .如图,ABCDEF为正六边形,将此正六边形沿对角线AD折叠.
(1)求证:AD⊥EC,且与二面角F—AD—C的大小无关;
(2)FC与FE所成的角为30°时,求二面角F—AD—C的余弦值.
解析:(1)正六边形ABCDEF,在折叠前有AD⊥EC,设AD与EC交于M,折叠后即有AD⊥ME,AD⊥MC.则AD⊥平面EMC,无论∠EMC的大小如何,总有AD⊥EC.(2)利用余弦定理,有cos∠EMC=
196. 在直角BVC的角顶点V,作直角所在平面的斜线VA,使二面角A—VB—C与二面角A—VC—B都等于45°,求二面角B—VA—C的度数.
解析:在VA上取A′作平面VCB的垂线,垂足为O,作OC′⊥VC,OB′⊥VB,连A′C′、A′B′,则∠A′C′O和∠A′B′O分别为二面角A-VC—B与二面角A—VB—C的平面角.易证VB′OC′为正方形.设VB′=a,可求得A′B′=a.VA′=a.过B′作B′D⊥VA,
连结C′D.则∠B′DC′为二面角B—VA—C的平面角.在RtΔB′VA′中,可求B′D=a,又DE⊥B′C′,B′E=a,则在RtΔB′DE中可求得∠B′DE=60°.二面角B—VA—C为120°.
197. 已知直线l与平面α内交于一点O的三条直线OA、OB、OC成等角,求证:l⊥α
解析:若l过O点,在l上任取一点P,作PH⊥α,垂足H,则H即在∠AOB的平分线上,又在∠BOC的平分线上,∴H是它们的公共点,故H与O重合;若l不过O点,可作过O的直线l′,使l′∥l即可证明.
198. 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与两条对角线的长都为1,点P在AD上移动,点Q在CB上移动,求点P与点Q的最短距离。
解析:如图作辅助线,可得PQ为AD,BC的公垂线。在直角三角形BQP中可求得。
199. 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解析:D
是正三角形,所以OC=AC,而AOC是直角三角形,OC为直角边,AC为斜边,矛盾,所以正棱锥不是六棱锥。
200. A、B为球面上相异的两点,则通过A、B可作大圆( )
A.一个 B.无穷多个 C.零个 D.一个或无穷多个
解析:D
当A,B点在球直径上,,这样的大圆有无数个,当不在球直径上,与球心O三个点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