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初中数学2011年中考备考研讨会资料1:中考数学复习建议和函数的考法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口市初中数学2011年中考备考研讨会资料1:中考数学复习建议和函数的考法分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4-01 01: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8张PPT。中考数学复习建议和函数 的考法分析 海口市第一中学 吴坤雄 2011年3月30日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教学建议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由三个阶段构成:基础知识的落实;解题经验的积累;应考能力的形成。
基础知识→解题经验→应考能力第一轮复习: 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第4—11周) 这个时间段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1)、研读课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2)、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工作:达到的效果是:(1)、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
(2)、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类型
(3)、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第一轮复习“突出基础,注重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
过好三关:
(1)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
(3)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一轮复习: 系统复习基础知识1、难度的把握;
2、资料的选择和运用;
3、课本习题的改编和创新;
4、学生作业的布置与落实;
5、要有计划、针对性,脚踏实地搞好每一堂复习课。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第12—15周) ①怎样做选择题; ②计算与化简;
③应用题; ④统计与概率;
⑤图形的变化与坐标;⑥几何证明与综合应用;
⑦函数与几何综合应用。 第二轮复习应以能力为立意,既要系统的复习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热点和命题方向,以形成能力为落脚点。(一)、以专题为载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用、开放、探索、等题型是第二轮复习中的重要载体,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它侧重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第二轮复习重点要突出,主要集中在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难点和核心内容上,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3、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选定专题。第二轮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测试
(第16—18周) 在该阶段整合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适合海南中考的模拟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建议考生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查漏补缺 ,同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
1、命好模拟试题是关键;
2、考后讲评要及时,趁热打铁,有利于及 时查漏补缺,复习效果明显提高。
3、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
4、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5、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 第三轮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11年中考复习策略 —函数的考法分析一、解读函数中考的考点 函数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每年中考的必
考内容,主要考查内容有: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函数
二、一次函数
三、反比例函数
四、二次函数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函数考点1:考查平面内点的特征考点2: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考点3:函数的图象 考点1:考查平面内点的特征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符号,
2、平面内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3、点关于坐标轴和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考点2: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函数自变量的形式是分式:分母不为零。
2、函数自变量的形式是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考点3:函数的图象 借助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关键会读函数图象,搞清楚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两者之间有什么变化关系。二、一次函数考点1: 考查一次函数的意义;
考点2: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考点3: 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探 索其性质,
考点4: 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考点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探 索其性质,考点4: 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考点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探 索其性质,三、反比例函数考点1: 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考点2: 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考点3: 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考点3: 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考点2: 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考点3: 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考点3: 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四、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每年中考的必考的内容,也是热点问题,从这几年海南中考来看,主要呈现在压轴题上。 压轴题一般都由3-4个小题组成。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4)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从海南中考数学的试题命题来看,各地中考试题呈现“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这一大特色,一、解读综合性试题考点认识海南中考24题(07-10年) 从海南这几年中考综合性试题第24题来看,存在着这样的规律。一般地考点:
第(1)个问题主要是求点的坐标和抛物线关系式。
第(2)、(3)个问题有求图形的面积问题,函数关系式,最值问题,存在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分类思想问题,动点问题。
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大多是“递进”的。海南中考压轴题的规律一、分析问题、做好应考策略 知道24题的考点后,我们应制定中考应考策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许做到事半功倍。考点1:求点的坐标
(复习时,教师应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特殊点的坐标;
②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③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和顶点坐标;
④两条线的交点坐标。 复习时,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式,特别是求二次函数关系式考点2:求函数关系式 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方法:求函数关系式:应考举例精析求函数关系式:应考举例精析求函数关系式:应考举例精析1.直接法
2.割补法(应用的条件:直接法求解比较困难时,通常用割补法,常把图形分割为:三角形,四边形面积求解)考点3:求图形的面积求图形的面积方法:如【07年海南中考】第2个问题求四边形AOCM 的面积图1①.割的方法2.割补法2.割补法②.补的方法一个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拓展与应用 这几年中考题中,出现了一类新的题型,它以抛物线为试题背景,采用点在抛物线上运动的方式,求坐标系下斜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一个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拓展与应用如图: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拓展【07年海南中考】第2个问题求四边形AOCM 的面积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而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举例考点4:动点问题动点问题分类:1.动点问题
2.动线问题
3.动图问题【09年海南中考】【07、08、10年海南中考】【10年海南中考】可以看成动线问题考点4:动点问题的应考策略 解决动点问题的原则是:把动转化为静,把动化为静的方法是设未知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楚运动过程中的背景图形.常用解决的策略是:应考举例精析(动点)解法思路精析(动点)应考举例精析(动线)解法思路精析(动线)应考举例精析(动图)解法思路精析(动线) 对于最大最小值问题,实际上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考点5:求最值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1、首先求出所求问题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2、然后再求顶点坐标,就可以求出最值问题。最值问题的应考思路精析最值问题的应考思路精析 探索存在性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它有结论存在和结论不存在两种.
解答这问题的步骤是先回答问题,然后再说明理由。
说明理由的方法有两种,
一、从已知入手,通过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
二、是从结论入手,假设结论成立,然后从假设的结论出发,通过推理和论证,推导出使得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符合则存在,反之则不存在。
考点6:探索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的应用举例方法总结:本题的解决是从结论入手,推导出使得结论
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符合则存在,反之则
不存在存在性问题的应考思路精析存在性问题的应用举例方法总结:本题的解决是从已知入手,通过推理和论证, 得出结论.存在性问题的应考思路精析考点7:分类思想问题常见两条原则:
1、当点的运动路线发生改变则就有可能产生分类问题。
2、背景图形发生改变则有可能产生分类问题。
特殊图形时: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分类思想问题的应考举例分类思想问题的应用举例2、背景图形发生改变则产生分类问题。1、当点的运动路线发生改变则就有可能产生分类问题3、特殊图形时: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
有可能产生分类问题24题必备常见考点:个人观点有限,我们一起努力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