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1:三角形
内容解读
三角形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是近年中考的必考点之一。三角形的内容包括: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等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相关知识。
考点剖析
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1cm,2cm, 3.5cm B.4cm, 5cm, 9cm
C.5cm, 8cm, 15cm D.6cm, 8cm,9cm
2、如图,Rt△ABC中,∠C=90°,∠ABC=30°,AB=6.点D
在AB边上,点E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
DA=DE,则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 。
三、等腰三角形
5、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BAD=80,AB=AD=DC,则∠C= 度。
6、若等腰三角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一个外角为700,则它的底角为 度.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2),点Q在y轴上,
△PQO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Q共有 个。
8、如图,在△ABC中,AB=AC,∠A=360,BD、CE分别是
△ABC、△BCD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个
9、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
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
DE的长为A.1/3 B.1/2 C.2/3 D.不能确定( )
四、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10、已知在△ABC中,∠C=900,设sinB=n,当∠B是最小的
内角时,n的取值范围是 。
1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
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12、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
为5,上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
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13、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
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 , l2,l3
之间的距离为3 ,则AC的长是 。
14、如图,已知Rt△ABC中,AC=3,BC= 4,过直角顶点C作CA1⊥AB,垂足为A1,再过A1作A1C1⊥BC,垂足为C1,过C1作C1A2⊥AB,垂足为A2,再过A2作A2C2⊥BC,垂足为C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CA1,A1C1,
,…,则CA1= ,
五、全等三角形
15、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2,4),以A、B、P为顶点有
三角形与△ABO全等,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
16、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的前提下,要使△AED≌△AFD,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 ______。
六、三角形中的操作问题
17、已知、b、c为三个正整数,如果+b+c=12,那么以、b、
c为边能组成的三角形是:①等腰三角形;②等边三角形;
③直角三角形;④钝角三角形.以上符合条件的正确结论是 .(只填序号)
17、如图,将△ABC沿DE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F重合,
下列结论中:①EF∥AB且EF=1/2AB;②∠BAF=∠CAF;③S四边形ADFE =1/2AF×DE;
④∠BDF +∠FEC=2∠BAC,正确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18、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且DE∥BC,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①△BDF是等腰三角形
②DE=1/2BC ③四边形ADFE是菱形 ④∠BDF+∠FEC=2∠A。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 )
七、三角形中的综合运用
19、已知:△ABC是任意三角形.
⑴如图1所示,点M、P、N分别是边AB、BC、CA的中点.求证:∠MPN=∠A.
⑵如图2所示,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点P1、P2是边BC的三等分点,你认为∠MP1N+∠MP2N=∠A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⑶如图3所示,点M、N分别在边AB、AC上,且,,点P1、P2、……、P2009是边BC的2010等分点,则∠MP1N+∠MP2N+……+∠MP2009N=____________.
(请直接将该小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20、在中,AC=BC,,点D为AC的中点.
(1)如图1,E为线段DC上任意一点,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连结CF,过点F作,交直线AB于点H.判断FH与FC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若E为线段DC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Co
21、如图12,在直角梯形OABC中, OA∥CB,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5,0),B(10,12),动点P、Q分别从O、B两点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OA向终点A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向C运动,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B、PQ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OA,交AB于点E,射线QE交轴于点F.设动点P、Q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ABQ是等腰梯形,请写出推理过程;
(2)当t=2秒时,求梯形OFBC的面积;
(3)当t为何值时,△PQF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推理过程.
专题1:三角形 课堂检测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C.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D.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3、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2+ B.2+2 C.12 D.18
4、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4,BC=,点E是折线段
A-D-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不重合),点P是点A
关于BE的对称点.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使△PCB为等腰
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在正方形ABCD中,满足ΔPAB,ΔPBC,ΔPCD,ΔPAD均为等腰三角
形的点P有 个。A、6个 B、7个 C、8个 D、9个 ( )
6、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点是底
边上一个动点,分别是的中点,若的最小值为2,则的周长是A. B. C. D. ( )
7、在△ABC中,AB=6,AC=8, 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
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 .
8、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高为6cm.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
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如果从点A开始经
过4个侧面缠绕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
9、如图,某种雨伞的伞面可以看成由12块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布料
缝合而成.量得其中一个三角形OAB的边OA=OB=56cm.
(1)求∠AOB的度数;
(2)求△OAB的面积.(不计缝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
(第2题)
A
B
C
D
E
(第8题)
5
20
15
10
C
A
B
l1
l2
l3
A
C
B
B D C
A
E
F
A
D
B
F
C
E
A
B
C
D
E
F
A
B
C
N
M
P
A
M
N
P1
C
P2
B
A
C
M
N
P1
P2
P2009
……
……
B
第19题图2
第19题图1
第19题图3
①
②
3
4
10
A
B
C
D
P
E
第4题图
A
B
C
P
M
N
B
A
6cm
3cm
1c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