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

文档属性

名称 十三岁的际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1 16:07:0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苏教课标版
七年级
7 十三岁的际遇 北京大学 北大校园 走近北大 作者及写作背景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在初中时出了第一本诗集。十三岁时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北京大学校园 理解词语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穹隆: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迸溅:向四外溅,这里指传播。 课文结构
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按课文空格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写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写我是不系之舟。 按时间 向往北大(1-2) 成长在北大(3-12) 感谢北大(13-17) 未名湖课文结构
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北大南校门 课文理解 “我是不系之舟”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港湾 课文理解 “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风景”“河”“船客”“舵手与船工”的? 课文理解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河”: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小河 课文理解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
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未名湖 有感情地朗读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 北大历史北大建筑亭子 北大建筑校舍 北大建筑档案馆 北大建筑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