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48 The New Australians授课说课教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Lesson 48 The New Australians授课说课教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7-12-03 12: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英语高一下Module 4 Unit 12
Lesson 48 The New Australians授课说课教案
Teaching contents(教学内容):
1. 教材:北京师范大学《英语》。
2. 内容:必修模块4: Unit 12 Lesson4
3. 教材说明:本课内容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和补充,综合了阅读和口语的训练,符合《新课标》中对教材使用的合理建议。
Teaching aims (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
* 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学会辨别facts和opinions。
* 练习使用含褒、贬义的形容词。 
2. 情感态度方面:
通过课前和课堂上的体验、参与、实践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自信心。 
Difficult points (教学难点):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学生可能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生词,学会如何处理这些生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学生可能会分不清facts和opinions,要适当加以引导。
Teaching aids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讲台,麦克风。 
Teaching steps (教学步骤):
Step 1 Leading in
1. Before class, play a music video “Lost Without You”.
2. Greeting.
3. Introduce a famous Australia singer—Delta Gooddrem. “Through her charming eyes, we can find out the brilliance and beauty of Australia.” Then play a video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Astralia.
Step 2 Presentation
1. Q: When we see the word “Australia”, what will come to your mind
(Sydney Opera House, kangaroo, koala, Bondi Beach...)
2. Ask two students to give the class a presentation about Australia.
(Role play: a guide and a tourist)
Step 3 Reading
1. Explain the title of the lesson “The New Australians”.
2. Skim the text. Find out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is mentioned in the text.
3.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Say if these sentences are true, false or we don’t know because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4. Find these words in the text and match them with the most suitable definitions. Then Use them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5. Use the Reading Strategies to identify facts and opinions.
6. Do Ex. 4. “Who do you think said these things: George or Fiona Which of them are facts Which of them are opinions ”
Step 4 Vocabulary
1. Find the Key Words underlined in the text. Do they usually express positive or negative feeling
2. Ask students to use these words to describe Australia.
3. Read an Australian comedian’s quote “To live in Australia permanently is like going to a party and dancing all night with one’s mother.” and identify his feeling.
Step 5 Discussion
1. Work in groups. Talk about which country you prefer to live in, Australia or China. Use some positive or negative adjectives to tell your opinion.
2. Ask some groups to tell their opinions to the class.
Step 6 Conclusion & Homework
1. Make a brief sum-up.
2. Homework for today:
1) Finish the Factfile on P91.
2) Workbook L4.
3) Read Culture Corner on P46.
英语公开课“The New Australians”教学案例分析
本课属于北师大高中英语教材高一第四模块中Unit12 Culture Shock的最后一课。 课型为阅读课,而阅读课的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巧妙的教学设计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整节的教学目标是词汇和技巧练习。下面我就对这一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以及反思每一个教学步骤。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英语三个模块的学习,渐渐习惯了我的教法。虽然一开始他们觉得与初中教学很不相同(初中老师注重手把手式的语法教学),但经过一个多学期后,他们适应得很快,而且还取得一定的进步。他们会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勇于阐述见解,并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不过,本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相当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准备
由于这个班的学生相当活跃,如果用过去老式的阅读课教学,就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教材”,要 “用教材去教”,要求教学模式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英语阅读课的教法,探索高效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我备课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有澳大利亚风光名胜宣传视频、澳大利亚著名歌手的资料等。由于这课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学生会感到不太熟悉,为了引起共鸣,使他们先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我安排一个小组的同学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和图片并制作幻灯片,在阅读课文前进行展示,其形式不拘泥于枯燥乏味的介绍,而是用角色扮演(导游和游客)的方式向同学们生动有趣地介绍澳国的概况、名胜、野生动植物、文化等情况,当然也在此埋下伏笔,为后面课文的阅读技巧的训练进行铺垫(facts和opinions)。
三、教学目标
这课的内容是一辑广播的采访节目,通过节目主持人与两位澳大利亚学生的对话让读者在不同的方面了解澳大利亚。我要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根来归纳出每一部分对话谈论的中心词,提高阅读技能。在详细阅读中,课文重点词汇和表达的学习也很重要,而且学生还要掌握含有褒义和贬义形容词的使用,所以我用一定的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并使用这些词汇。
由于本课的阅读技巧是如何辨别文中的facts和opinions(事实和观点),我以之前两位展示的学生的对话内容为例,具体地向学生们解释:何为事实——真实的,不因人们情感因素而改变的内容;何为观点——个人的想法,通常使用一些含褒、贬义的形容词。并用课本出现的句子来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另外,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文化冲击,前几课的内容分别是游览英国、各国礼仪及在国外生活,也就是说各国风俗文化情况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是这个单元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根据整个单元的大主题,在《新澳大利亚人》这一课里,我也准备最后在课堂上体现澳、中两国情况的比较,并结合本课要训练的词汇运用技巧,让学生开口讨论并与班里的其他同学交流。
四、教学过程及策略
1.引入
1) 上课前先播放澳大利亚著名歌手Delta Gooddrem的歌曲“Lost Without You”引起学生兴趣。
2) 课前问候之后简单介绍刚才这位歌手的背景资料,强调她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并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国家。随着她的视线,伴着她的歌声一起欣赏一段美丽的澳大利亚宣传片,唤起同学们对澳洲的印象,给他们一个初步的形象认识。
2.展示
1)观看完视频,问学生:“提起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你会联想起什么事物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用英文说出:袋鼠、树熊、悉尼歌剧院,海滩等词汇。
2)为了了解更多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请出三位同学上讲台展示他们制作的澳大利亚介绍的课件(形式:角色扮演)。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阅读做好铺垫。
3.阅读
1)先从课文标题的理解入手,问学生如何对新澳大利亚人进行解释,借此引出两个新词:immigrants 和aborigines,新澳大利亚人一般是指除去那些最先到达澳洲的少数土著外其他的移民。让同学首先对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特点有所了解。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每一部分对话谈论的中心词,如人口、文化、食物和矿场等。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基本信息搜索能力。
3)仔细阅读课文,判断以下观点是否正确,或文中有否提及。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查找并归纳信息的阅读能力。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做判断题来掌握文章细节,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
4)从文中找出一些生词和表达,并联系上下文猜出其含义,做词义连线题。由于词汇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快完成并说出答案。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运用这些词汇填空,完成下列句子。通过这样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新词的掌握和使用。达到本课新词学习的目标。
4.阅读技巧
1)以之前两位展示的学生的对话内容为例,并联系书本上的阅读技巧,带出facts和opinions的解释。
2)给出六个课本出现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谁说的内容、属于facts还是opinions。使学生能马上学以致用,巩固刚学的技巧。
5.词汇
1)在课文中找出斜体词,让学生判断这些形容词带有何种含义:褒义还是贬义。体会说话者的情感。
2)马上用这些词汇来造几个简单的句子描述一下澳大利亚这个国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们都是用一些褒义的形容词)
3)联系一位澳大利亚喜剧家的话:长期住在澳大利亚就正如去舞会的时候整晚与人家的母亲一起跳舞。让学生思考一下这句话的含义,说话者是否喜欢长久居住在澳洲呢?最后得出结论,说话者认为长期住在澳大利亚的生活是很烦闷和令人失望的。
6.讨论
1)“既然有人认为住在澳大利亚的居住条件好,而有人却认为这种生活过于沉闷,那么对于都是中国人的我们,到底会选择在澳洲还是中国生活和居住呢?”让同学分小组对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具体例子,要求他们使用本课需要掌握的带有褒、贬义感彩的形容词,在表达自己观点(opinions)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事实(facts)的陈述。这不仅让学生更好的将中澳两个国家的文化和国情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而且还要求他们活学活用,对本课学习的词汇和技巧加以运用。
2)选一到两组的同学站起来将自己组的讨论过程呈现出来。教师再适当加以点评。
7.总结及作业
1)简要小结本课内容,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脑海里重现知识要点。
2)布置作业:①阅读本单元Culture Corner。
②练习册L4的内容。
③按要求完成课本91页的澳大利亚小档案中的相关练习。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澳大利亚的概况以及澳大利亚新移民的情况。教学过程切实训练了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基本信息搜索能力、信息综合归纳能力和信息推理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步骤清晰,环节连贯,过度自然,问题设置合理、有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将能保持活跃,参与欲望强烈,创设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进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课只有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有学生的参与,才是一节真正的好课。另外,这样处理课文能引导学生自觉重视语篇知识以及语言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需要注意地方是学生可能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生词,学会如何处理这些生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教师可以在旁加以一些引导。另外,在做练习时有些学生不清楚facts和opinions的区别,出错的同学较多,因此在这个练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多。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