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听力[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06-01-09 17:04:00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注意技巧,提高听力成绩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怎样面对考试的问题,通俗一点说,就是怎样将所学的知识较好地用于解答试卷中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应试技巧。本课件拟就此与大家做些探讨。
一、预读
预读是指在听前要尽量预读试题及所给选项。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做到“先入为主”,有助于你快速进入状态和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2、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听的针对性。例如:
例1:What is the woman’s telephone number?
A. 6887456 B. 6687456
C. 6687356 D. 6887356
M: Hello. Is that 6687456?
W: Sorry, you’ve got the wrong number. This is 6687356. 通过预读,我们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电话号码方面的知识,但电话号码数字较多,全部听清也并非易事。若听前预读一下四个选项,就不难发现:四个号码的第一、四位和最后两位数字是相同的,故应从其它三位位数字突破,这样,听的针对性就高得多了,难度自然也就减小了。
要做到预读,就必须抓紧一切空档时间:发卷后到听力开始前的时间、前一道题答完后一道题开始前的时间、录音中播放试题要求的时间(常见的听力试题的要求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还需要听吗?当然,新题型例外。)。
二、预测
预测是指预读试题及选项后,对所要听的内容和读题答案作出预测,并在听的过程中不断验证自己的预测和作出新的预测,直至得出(正确)答案为止。 预测作用在于变“被动听”为“主动听”,实现听者的思维与所听信息的互动,这样,自然可大大提高听的效果。
三、善于整体理解
不少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单个的词语或句子,而不是整体理解。这样,只会增加听的难度,而无益于提高效果。逐词逐句理解是不现实的,也是低效的。例如:
例2:What time does the TV play start this Sunday evening?
A. The TV play never starts at 7:15.
B. The TV play will start at 7:00 on Sunday evening.
C. The TV play will start at 7:30 on Sunday evening.
D. There’s no TV play on Sunday.听力原文: The TV play usually starts at 7:15, but this Sunday evening it will start 15 minutes earlier.
不少同学在听该题时,因缺乏整体理解的习惯,过于死抠个别字眼(7:15),以致错选A。也有考生将两个时间的关系弄反了,错选了C。本题中的关键词是earlier,而不是later,故正确答案为B。

整体理解还包括通过上下文或重复信息来克服遇到的障碍,或推测其大致意思。这些障碍包括:听不懂的生词、未能听清的词句等。若采取逐词逐句的理解,你就无法克服这些障碍,以至于无法继续听下去。但采用整体理解法就不同了,对干暂时没听懂的内容,你可毫不迟疑地跳过去,并接着往下听,然后可通过上下文内容来猜测这部分内容的大致意思。 四、分析属型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平时应注意分析、积累各种听力题型的答题技巧。例如,主旨题要求听时应从全篇着眼,通盘考虑,而不应死抠字眼。细节题则要求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关键性词语。对于就时间、价格、距离、数量等设问的计算题,应试时考生牢但要听清相关的数据,而且还应听清、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做识图题时则应注意:1、通过比较,找出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不同点;2、听音时,重点捕捉能将这些图画区别开来的关键性词句。

五、适当纪录
听力材料不像阅读材料那样可以重复审阅。因此,可以说听力训练就是培养听力记忆。 “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在听短文或较长的对话时更是如此。当然,听力测试中的笔记应是速记,要使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最迅速的办法(例如首字母、缩写、符号、甚至中文)。例如:kilometer—km,kilogram—kg.Chinese--C(或汉)。
文章中重点句子、内容可采用速记法记录。例如:Mary prefers maths to English, but she likes biology best of all.你可将该句记录为:M
六、猜测能力的培养
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听不懂或未听清的词语或内容,此时,通过上下文猜测就至关重要。猜
测能力经过一定量的训练后,是可以大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