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5 08:49:00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老师: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收看了电视教育专题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深体会到一位富家母亲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今天这堂语文综合实践课,我们就以“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展开讨论。下面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主持人刘巍同学上场。
  主持人:就像刚刚老师说的,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金钱”这个话题。“金钱”是什么呢?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们一刻钟的欢悦,让你支付上一生的不幸。”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也都离不开钱。但是对“金钱”你了解多少?我国古代钱币是历史上留存至今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实物资料。下面有请第一组的同学给我们讲解一下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小组:(张旻昊)
  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这也是汉语中关于金钱的文字多以“贝”为偏旁部首的原因。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时期中国先民掌握了冶炼金属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早的金属货币。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部落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开始,并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汉元狩五年即公元18年,开始铸造五铢,至公元621年,五铢钱历时近七、八百年。是我国铸期最长的货币。此后直至宋朝,对货币的记载并不相近。随后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纸币开始正式产生和推行,这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后来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的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也就是使中国从此采用白钱为价值的尺度。明朝统一全国后,货币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清朝币制大体上以银本位制为主,大数用两为单位,小数用钱和文作单位。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后,也曾有过自己的货币系统。
  中国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后,国民政府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公告,其主要内容为:p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1936年5月,国民政府被迫与美国签署《中美白银协议》,法币又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使法币成为英镑、美元的附庸。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但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
  解放战争爆发后,第一套人民币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设计生产的。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因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高涨,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硬币。
  第二套人民币纸币于1955年2月21日发行,共11种面额,13种版别。1957年12月1日发行1分、2分、5分金属分币。这套人民币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具有统一完整的构思和艺术风格。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0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共7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硬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铜镍合金。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历时18年。在“文革”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1977年重新设计,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共有9种面额、17种版别。1992年6月10日起发行1元、5角、1角3种硬币,材质分别为钢锌镀镍、铜锌合金、铝镁合金。
  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10月1日起发行,至2002年底,纸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硬币1角、1元、5角已经陆续问世。
  中国货币的历史,是与中国色社会变化和经济实力的变化紧密联系的。有人说只要看看一个国家的一元硬币有多沉,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现在,偶尔掉落到地上的一元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是不是也会使我们感到一丝自豪呢?
  主持人:不知道大家听了有什么感觉,我就觉得听了之后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座的每一位家里都是谁当家?我想应该是各位的父母吧。我听说也有同学有自己当家的经历,下面请崔晨同学给我们谈一下她当家的感受。
  崔晨:
  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过自己主持家道的想法,然后当上自己的管家。殊不知此业之难,任务之艰巨。莫说持久当下去,就连那短短的一星期,我都持撑不住了。
  每天早晨要用8元钱买早点,中午妈妈用15元左右做一顿营养搭配合理的丰盛午餐,单单是饭费就要好多元,再加上爸爸买烟买茶要用钱,妈妈的化妆品也到了不得不买的时候,当然另有自己的文具、书刊杂志。钱是在我这层层把关,可依然有缺漏,而且还有约80元白白花掉,却不知用在何处!
  但我仍惊喜地发现,有控制的,竟然也比上个月少用了60元左右,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月月累计起来也还是个很可观的数目呢!
  主持人:我也有一次当家的经历,那次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当家的不易,父母赚钱的不易,也让我学会了节省与珍惜。有些调查显示,在有些地方中学生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我和一些同学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调查,下面由沙晨龙同学谈一下他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感想。
  沙晨龙: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次思考,我总共调查了4名同学,但这4名同学的消费情况最高达1400元,最低在550元左右,我感到很吃惊,同是身在一个班的同学,在金钱的花费上竟有如此大的差距,有得人饭卡上存1000元,而由的同学只存了50元,这仅仅是在饭卡上的钱,其他方面差距可能会更大。
  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同学是如何大手大脚的花钱,没有节制,从此以后我要向那些节省的同学学习,不乱花钱,也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和我一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学生。
  ===============================================================
  主持人:作为第四小组的组长,我要对这次的调查作一个总结,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组员,董继龙、袁世博、沙晨龙、郭仙国、隋晓伟、王艺博,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无法写出这个报告,我同时也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支持,我才能完成这次调查。接下来,我要开始我的调查报告了。
  刘魏:
  中学生虽然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据调查表明,在有的地方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而作为中学生的我,对于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我和我的同学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次调查。
  我们这次的调查对象就是我们不本班同学,我们分别从5个方面来调查,分别是同学饭卡上存的钱、去超市的钱、周末的钱、总计以及其它开销来源,从所调查的数据来看,基本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其它开销由家长支付,另一部分是包括在总计开销里。而在这里也分了三个阶段,第1阶段是月消费在500元以下,第2阶段是在500元~1000元之间,第3个阶段在1000元以上,数据显示,第2、3阶段的人数居多,在表中,最高达2500,最低为350元,两者相差了1700元,都是坐在同一间教室的同学,为什么在金钱的使用上竟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家境都很好,所以那些挥金如土的同学不感到惭愧吗?
  我们没有学会挣钱,却学会了花钱,学会了奢侈,作为孩子,我们不知道去珍惜去体谅父母,却在给父母制造负担,我想,这是不应该的,我希望在听完了这篇报告之后,同学们可以知道钱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向那些节俭的同学学习,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作一名勤俭节约的学生。
  主持人:在听了这么多以后,我想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金钱的看法。下面有请贾天莹、李兰新和张斌给我们谈一下他们的认识。
  贾天莹:
  金钱就像是一个魔棒,吸引着人们,金钱就像是一瓶毒药,诱惑着人们。
  对于金钱我很赞成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当今社会,前可以满足一切物质需要,甚至是学历,工作,地位,就好似,世界因为钱才会运动。街上开的百货商店、餐馆、小摊、都是为了赚取金钱,连乞丐也都是在乞讨钱,而从没见过一个人在街上乞讨着友情、亲情或是爱情。但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没有钱,就不会生存下去,除非有一天,人们变得没有私心,世间不用钱来作为交易,但,这可能吗?
  可能现在个很多人都在为钱而生活,为钱工作,为钱卖命,但在有钱同时,我们可能会忽略很多精神上的宝贵东西为工作,为金钱而背弃了爱情、友情甚至是亲情。在书中、剧中经常看到有些人在面对亲情、爱情时选择翩然离去。去奔向金钱的道路,更多人为了利益、金钱,出卖、放弃了世界如此珍贵的友情。也许人真的是被钱着了魔。但那一张张钞票真的就有多年来用心建筑的情谊重要吗?
  哎,也许人真的会被钱施了魔法,就像是钱的随从,任钱摆布。在这个社会中,钱真的很重要,这是没有人敢否认的,但我们不能为钱而生活,不能被钱牵动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为钱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钱很重要,但有比钱重要多的,是心灵,使精神。钱确实存在着很大的诱惑,我们努力赚取金钱来满足自己这都太正常不过,但我们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不能被钱所控制,钱永远不能与真情交易成功!
  李兰新:
  从古至今,金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随着时间俱增。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语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在古代,那些花花公子,纨绔子弟门闯下祸后,从自家取些钱财,交给官府,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继续花天酒地,风流快活。而“有钱能使磨推鬼”这句话更是由上面那句俗词演变而来的,意思也是更深了一层。
  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个女人开着宝马到农村,一去就撞死了人。围观的群众与家属要求赔偿,要控告她。于是这个女人很不耐烦地打了通电话,不久她老公来了,花了两万元钱左右,就摆平了这场风波,而且还安慰自己的老婆说:“不要担心,不就是车脏了吗!再买一辆就行了。”当有人问起为何要撞人时,那女的只说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心情不好”。
  在社会中比较普遍的便是“受贿”,如果先办什么事,讨个什么官,只要向“管事”的人交点钱,打开门,通了路,那“前途就无量了”。有时一个贪官,瞒天过海的过了几年,腰包里少说也有百十来万。即使不小心“暴露身伤”也无妨,只要向上级“交费”就行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每次抓贪官时总会牵连广泛。
  钱,在不断吞噬绝大部分人的良心,可依旧有人坚守着自己心灵中那圣洁的领土,保护它不受侵犯。这些人也会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快乐与真正的“前途”。而那些还没有受到迫害的人,便成了“淤泥中那些纯洁的莲花”。
  钱的好坏,一直都是一道没有答案的辩论题。它会永远模糊不清,因为它始终没有休止,来源永不停歇。
  张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也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金钱等于罪恶”……如此看来,金钱到底是有益之神还是有害之使呢?
  借此机会,我倒想为金钱说句公道话。金钱,它只不过是一种商品,它本身既没有意志,也没有感情,更谈不上对人有益还是有害。那为何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归根咎底,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出在社会制度上: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甚至连一些无形资产,如良心,荣誉,官位等都可以用金钱买卖,占有金钱就意味着你拥有权利,就意味着你是上流社会的代表,就意味着你有参加国家管理的资格。我们刚刚学过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身为兄长听说弟弟有钱,就觉得骨肉情深,一见到落魄的弟弟,立即就翻脸不认人,多么鲜明的反差。这种社会制度,这种人文思想,给金钱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成为人们互相帮助的“爱心大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最好的见证。什么地方有洪涝了,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提供帮助;什么地方学生辍学了,热心之士与他们结对子,慷慨解囊。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尽力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正是在这取与舍之间,透过金钱这个“爱心大使”,这座“桥梁”,显示了人间真诚的爱。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能正确认识金钱,对待金钱,陷进“拜金主义”的泥苔,到头来只是害得自己身败名裂。
  一个观众曾这样问演员:“请你为一种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而支付的报酬很吸引人。你将如何?”演员脱口而出:“当然做!”
  这种不假思索的回答着实使我吃了一惊。现在,演员、明星们做广告也不是什么新闻了,确实也没什么可多加指责的,因为这对企业的产品推销和演员的自身利益都有好处。但是,从演员来说,除了考虑报酬,是不是还有一个道德问题?答应为一种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首先考虑的当然是金钱,至于化妆品对人体是否有害,已经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了。这对因轻信这位演员而去买劣质化妆品的观众,无疑是欺骗;而对演员自己,为不了解的东西叫好,本身就是欺骗。因此,“当然做”这三个字不应是那么容易说出口的。道德与金钱,孰轻孰重,并不仅是一些演员该考虑的事。
  在这里我想格外再说说取之有道的道:本来,道德高于金钱,这是自古以来,为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一条人生准则。古代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品质为我们力了一个好榜样。而现在,却出现了这种为金钱而“当然做”现象,如果推而广之,那么全社会无疑成了一个追名逐利、充满铜臭味的污水潭。当然,这种“当然做”现象不仅限于做广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领域中,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为人民所深恶痛疾的歪风邪气,恐怕和这种“大胆”的“当然做”不无关系。有些人把权和利连在一起,为了削尖脑袋向上爬,当然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好的说成坏的,踩着人家肩膀上去;为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当然可以把公家的变为私人的,把私人的帐记上公家的账本;当然也可以干些丧失国格、人格的事……凡此种种,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了。利欲熏心,为了金钱不惜损公肥私,陷害他人,丧失道德、良心、尊严,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多少危害!比比这些,那个演员为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他们本质上都一样———把金钱看得高于道德……
  对有些人来说,金钱是迷药,它会使你神魂颠倒,误入歧途;而对有些人来说,金钱只不过是用来温饱自己,帮助别人的工具。在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化的时期,更应该把道德看得高于金钱,因为只有在道德力量的约束下,金钱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只有这样,才能还金钱一个清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间的温暖。
  主持人:我想很多同学都有一些想法,下面就让我们以“金钱是否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为题,举行一次辩论赛。左面两行的同学为正方,右面的为反方。辩题大家都清楚了吧?下面开始辩论,先由正方开始。
  正:金钱是很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比如比尔?盖茨。当别人说到他时,总会加上“世界首富”的称谓。也就是说,金钱已看成为比尔?盖茨的标志了。难道,这不能说明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吗?
  反:慕绥新他不成功,他的钱是不义之财,危害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比如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他一生中没有什么积蓄,但是是他缔造了崭新的国家,难道你能说他不成功吗?
  正:我方的观点是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但并没有说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衡量一个人的标志有很多,金钱是其中一项。
  反:我们知道时传祥,他是一个掏粪工人但他不成功吗?王进喜,身无分文,但他不伟大吗?他们不成功吗?
  正:向王进喜那样的人在那时是很多,可是为什么都没成为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呢?那是因为他们没钱,国家没钱,所以只有王进喜、时传祥成功了。
  反:有些人,他们是很有钱,但他们并不成功呀,像蒋介石,他被毛泽东打败,逃到台湾,他有好多钱,但他还是不成功。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辩论到此结束。我们这次课也接近了尾声,我想大家通过今天这堂语文实践活动一定会受益匪浅,对同学们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一定会有所帮助。下面请语文老师做总结。
  老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也让老师为你们骄傲,实践证明,同学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利用网络资源,对货币的起源、演变、发展,以及各国的货币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材料,能及时总结反思,使得探究活动有一定的深度。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实践活动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对待金钱的看法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努力成长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课件32张PPT。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货币文明史。 铜 贝骨 贝 石 贝先秦货币 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部落(国家)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开始,并以其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隋唐货币 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隋五铢之“五”字左多一竖有若“凶”字,小样者常见。
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自始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
隋 唐 货 币两宋货币 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白银及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较为重要。纸币开始正式产生和推行,这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而南北两宋铜铁钱明显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钱文书法,许多为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所写。真行隶篆草具备,是我过货币书法艺术的巅峰。政 和 通 宝宋 元 通 宝嘉 元 通 宝 淳 佑 通 宝元代货币 蒙古人统治中国时,对中国的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也就是使中国从此采用白钱为价值的尺度。蒙古在建元之前,就曾开始铸造汉文货币,如“大朝通宝”铁、铜币。在取得对中国统治权后,主要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银辅币。至元之后,铸造了许多汉文、或蒙文或蒙汉文的铜钱。至正之宝(权钞钱)至元通行宝钞 中统元宝交钞 明代货币 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天 佑 通 宝大 义 通 宝大 中 通 宝清代货币 清朝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钱,小数用钱,且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 满人在入关之前,便开始铸钱,努尔哈赤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就建国称帝;年号天命,铸汉文与满文天命钱。以后以常名铸钱 。
光绪通宝咸丰通宝道光通宝乾隆通宝康熙通宝顺治通宝现代货币粮 票  中共建政之始,即实行计划经济,粮票就是这个时期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于1955年开始发行粮票,1993年停止流通。
1967年至1972年的文革时期,中国政府发行了大量粮票,其特点是:一,几乎所有粮票上都使用了“革命委员会”印章;二,大部分粮票上都印有毛泽东、林彪的语录,当年除了全国粮票中没有“语录”票外,各省、市、县、区、镇几乎都发行过“语录”粮票;三,很多粮票上都印有工农兵高举《毛泽东选集》和红太阳大放光芒等图案。走近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设计生产的。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首批设计的7个券别票样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 印制特点
  
解放区印钞厂承担了大部分票券的设计和印制任务。解放后接管京、津、沪、汉、渝等大城市的印制厂也先后承担印制任务。印制技术从石印、凸印(脚蹬圆盘机)、胶印、凹印到胶版、凹版套合均有,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面额分别是纸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第二套人民币由苏联代印 。????据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第三套人民币是从196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印制,并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1角券纸币开始,至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领域。其先后在市场上流通了38年,是目前流通时间最长,人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一套人民币,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面额最大的“大团结”。 “大团圆”承载历史中国历代货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自产生金属铸币以来,历代货币形式、种类、数量之多均为世所罕见,并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邻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货币发展缓慢,很少重大变革。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货币改革,开始具有现代形态,但始终未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货币的紊乱状态。
币制延革的经历过程 先秦货币 秦汉至隋货币唐宋货币辽西夏金元货币明清货币近代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现代货币 在了解了我国钱币的部分历史之后,请简要补充一下我国现在流通的人民币有什么特点?对于我国钱币的发展趋势又有什么看法呢?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我们赞许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富贵不能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坦言对金钱的欲望,对勤劳致富的羡慕。“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可能的”,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呢? 讨论深思 美国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他将只给孩子们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剩下的将捐献慈善事业。美国第二大富翁活伦.菲特也已经放言,他的子女将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他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68岁的美国住宅装饰公司董事长伯纳德.马库斯说:“遗产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可怕的负担。如果我的孩子想成为富翁,他们必须靠自己努力。”他把8亿多美元的财产全部留给支持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马库斯基金会。这些伟大的举动不正好印证了“养儿强似我,要钱干什么;养儿弱似我,要钱干什么。”的古训吗? 谢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