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文档属性

名称 望 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5 23:09:0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他是谁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他的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故被誉为“诗史”。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
为何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作者经历
杜甫(712-770)7岁会作诗,十四五岁时能与当时的文士酬唱。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途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被授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在朝廷做事,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行,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杜甫草堂)后来友人保荐他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 之称。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 《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
成都时期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歌分类:
青年时期 《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老年时期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望 岳
杜 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望 岳
朗读点喇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巍然峻拔的泰山呵 ,
郁郁碧青的山色,
覆盖了辽阔的齐鲁大地。
写作者远望所见。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造化万物的大自然,
使你汇聚了天地间的神奇和俊秀。
横亘的山姿,
使南北晨光暮色截然分明。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眦:
眼眶
  这两句是写要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云气蒸腾缭绕山峦,
令人心胸激荡开阔,
极目眺望眼眶欲裂,
蓝天飞鸟翩翩返巢。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我一定要登上那山巅,
俯视脚底下一座座低矮的群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
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既是诗人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原因。
 泰山的形象怎样呢?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遥望云层叠起,不禁心中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睁裂。
我一定要努力登上那高险的顶峰,站在山颠把那渺小的群峰眺望。也就更懂得孔子所說「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道理了。
理 解
诗人“望”见了什么?谈谈你对诗的理解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远望 地域广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近望 景色秀美(虚) 山势高峻(实)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细望 壮观的气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俯望 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
扣住“望”字,从不同角度来描绘泰山
品读体会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 意愿
品读体会情感
首联——远望
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
尾联——意愿
赞美泰山雄伟壮观
表达远大抱负
描写
抒情 议论
思路:
诗篇热情赞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了诗人早年远大的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主 题
艺术特色:
1.多角度写景
2.情景交融,富有气势
杜甫是 _______ (朝代)的大诗人,字_____世称_____他与 ____ 合称为“李杜”,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称“______”.《望岳》写于所谓的“_________”,《春望》与《石壕吏》则写于“_________”.本文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体会他诗作‘‘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子美
李白
诗史
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
诗圣
你知道中国有哪五大名山
泰山
华山
衡山
嵩山
恒山
东岳 ——
西岳 ——
南岳 ——
中岳 ——
北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