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文档属性

名称 离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8 21: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2019/3/191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诗神屈原2019/3/192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2019/3/193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2019/3/194 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2019/3/195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2019/3/196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2019/3/197屈原的文学成就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019/3/198 祭屈原—— 痖弦
远代的墓铭蚀荒了/?楚国的太阳凋零了/屈原啊 ? 你在哪里? 雁塔上火雾弥漫/昆仑山雷雨奔驰 /屈原呀 ? 你在哪里?
我问渔家/ 我问樵夫/我问尘封的残卷/他们不知道…… 我问洞庭的苍波/我问衡阳的雁峰 /我问禽鸟和水族/他们不知道 我呀 ? ? 我狂吟着离骚 /我赤足 ?披发 /我歌 ?我啸 ? 我呐喊…… 诗魂啊——? ?归来 ? 归来! 你莫非被那蓝眼睛的缪斯邀请去了 / 啊 ?啊~~/?我看见荷马在弹琴 /但丁在朗诵/你在中间 ? ?仪态从容!/ 你坐在中国的新诗底婴儿身边 /左手编着襁褓右手摇着摇篮 啊啊——屈原!诗的金字塔 ?文学的恒星/ 请接纳我的膜拜/?引我前行…… /啊 啊 ?君不见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 /我虽浪子 也该找找我的家 /我的灵魂要到汨罗去/去看看我的屈老师/问问他认不认得沙翁和但丁…… ?
我的心灵如今已倦游希腊 /我的灵魂必须回家/我听见我的民族 . 我辉煌的民族在遥远地呐喊 ?/我的灵魂原来自殷墟的甲骨文/?我的灵魂要到长江去 ?去饮陈子昂的泪水…… ? 2019/3/199掀起两千年来睫毛的尘土 我看见你了 我看见祖国的单薄 摄进你纤瘦的身影 列强的铁骑 踏穿你圆睁的瞳孔 我看见你了 我看见你在沅湘舞剑 却怎么也舞不出凌厉的剑气 我看见你在汨罗咳血 染红了楚地最后一抹夕阳......
我看见你了 郑袖没有看见 上官没有看见 怀王也没有看见 合上睫毛我泪流满面 而黄河的流波依旧溷浊 三闾大夫啊 我终于明白了 你为什么会去写诗!
看见屈原 佚名2019/3/1910漂 给 屈 原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哀丽的水鬼啊你的漂魂
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
冤魂荇藻怎洗涤得清?
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
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2019/3/1911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 2490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2019/3/1912总说《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它采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2019/3/1913课文解读2019/3/191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子孙,
先父的尊名为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寅月啊,
就在庚寅之日我降生。2019/3/1915生父观察揣测我出生的容貌气度,
始将美名赐予我。
为我取名叫正则,
我的表字称为灵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血统高贵 气宇不凡2019/3/1916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显示了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生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诗人认为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气宇非凡,又获嘉名,诗人写出了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2019/3/191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已有这繁多的内在美质,
又加上有优秀的才能。
披佩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
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配饰。 身披香草鲜花 具有美丽的华彩2019/3/1918流年似水我好象赶不上啊,
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
薄暮去采江边的紫苏香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勤勉修行 自强不息2019/3/1919时光匆匆而不停留,
春秋季节依次更替。
感恋草木的飘零冷落,
只怕有为人年迈色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019/3/1920何不趁着壮年而抛弃邪秽,
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
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
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2019/3/1921第二段:自述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由感慨时不待我,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最后,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意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国而献身。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信任,可残酷的客观现实不让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这就为下文写诗人所遭遇的现实作了铺垫。2019/3/1922古代的三个君王品德多么完美,
那时候群贤都聚集在他们的身旁。
他们交杂地配戴着申椒与菌桂,
哪只是将蕙草和香茝结成环佩?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2019/3/1923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
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
只贪走邪出的小道而寸步难行。2019/3/1924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贪图享乐。
使国家前途变得昏暗危险而狭隘。
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
怕的是国家遭受灭亡。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为实现理想而不计个人安危2019/3/1925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我匆匆忙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
为的是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君主不体察我的忠诚之心啊,
反而听信小人谗言对我大发怒火。2019/3/1926我本来就知道正直敢言会招来祸患,
可我宁愿受苦也不愿舍弃直谏。
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
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主的缘故。赤胆忠心 胸怀炽热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2019/3/1927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当初已经和我有彼此约定的话,
后来反悔变心而有另外的打算。
我已经不把离开楚王看作难事,
只是为国君的多次变卦而伤心。忠言被拒,痛苦万分2019/3/1928 第三段: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一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诗人先赞颂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劝告怀王莫蹈昏君复国的覆辙。他指天为证,耿耿忠心。委婉的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2019/3/1929《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谗被疏的经历以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
2、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写,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郁心情。
3、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并决心以身殉国。
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2019/3/1930《离骚》的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2019/3/1931《离骚》的艺术结构出身楚王同宗责任责任内美楚王兴盛信馋排挤2019/3/1932你从诗中读出诗人什么形象?离 骚纯洁高大、一身正气
忠君爱国、忧国忧民2019/3/1933《离骚》的艺术成就
1、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注目。
3、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
4、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5、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
6、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美。2019/3/1934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通“赐”
来吾道夫先路 通“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 通“证”自读课文,掌握重要字词句2019/3/19352、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秽政2019/3/19363、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
(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 省略句2019/3/1937
艺术特点一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以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以比喻最为突出。以披戴“江离”“芷”“秋兰”喻重视修饰自己的德和才能,以“美人”比喻楚怀王,“骐骥”比喻贤能的人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塑造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形象,使诗中的意象(芳草香木)具有了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佩带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二是用以比喻贤臣。)。2019/3/1938
艺术特点二 对偶句的锤炼和运用
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使诗歌语言更加美化。在《诗经》中对偶句的运用还不是很多,而屈原就很注意作这样的加工。如文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情文并茂。屈原在诗作中大量锤炼对偶句,是诗歌语言的重大发展,对后来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形式的语言运用都有深远的影响。2019/3/1939
艺术特点三 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屈原以前的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还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阶段。从屈原开始,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得到比较自觉的运用,并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在屈原的诗作中,积极浪漫主义的运用集中表现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开始对自己的介绍,第七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第十节的“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尽情地发挥着他那神奇的想象力,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2019/3/1940 语言精练华美,带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诗中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比喻,形成了绚丽的文采。其中富有楚地特色的“兮”“羌”等语气词的运用巧妙灵活,使诗歌带上了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艺术特点四2019/3/1941艺术特点五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节奏感。2019/3/1942 诗文中还大量地运用对比手法,来说明君贤国家才能强盛,君庸国家势必衰微。如“尧舜”和“桀纣”的对比,“党人”和诗人自己的对比。艺术特点六2019/3/1943 日月同辉,光照千古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于日月争光可也。
——《史记》2019/3/1944永远的屈原
一江千古属斯人万顷重湖悲去国2019/3/1945[巩固与拓展]
1、理解屈原在作品中抒发的爱国激情,搜集有关屈原的评论和诗歌,说说你对屈原的评价。
2、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也”2019/3/1946再 见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