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9 1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柳 宗 元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9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柳州刺史。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 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景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作者被贬到永州后,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一、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僇人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不与培塿为类 颢气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与万化冥合 lùhéng zhuì lìyízhuó zhēn mǎngfén fájī jùrènxiā wādiécuán cùdùnyíng liáopǒu lǒuhàoshāng zhuótuímíng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攒蹙累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古文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古今异义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从这时今义:递进连词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更加到则披草而坐古义:拨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 :从前
今义:朝一词多义异始指异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为
自余为人
故为之文以志
认为……奇异独特特别
超出一般成为表目的而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自远而至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顺承,
“就”、“然后”表修饰,
“地”、”着”表转折,
“却”、”但是”作者于何时、何地发现西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作者发现西山时都命仆人怎么做?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思考:西山的形势高峻?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思考: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游西山时宴饮之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思考:写作手法比


衬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高峻峭拔高高高前后呼应前:“恒惴栗”
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情前:“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醉态前:“觉而起,起而归”,
后:“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归家前:“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游句式整齐多变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构图示始得西山宴游记概写
(未知西山)处境:恒惴栗活动遗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写
(始得西山)异之形势的高峻
气象的阔大
宴饮之乐记之漫游
苦中作乐游之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仿佛是亲切的知己。因此,他笔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的性格相协调、相统一的美的特征:高洁、幽邃、澄鲜和凄清。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 (摘自张炯、邓绍基、樊骏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二卷·古代文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