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
请您多多指教!
宣汉县大成初级中学 牟艳玲
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勤能补拙,永不放弃
一、导入
陋 室 铭
刘禹锡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初读课文 疏通句意
1. 全班同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 节奏
2.对照课下注释,疏通全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解释红色词
惟:
上:
之:
劳:
之:
只
长到,蔓到
使……劳累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标志,
无义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 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意句式特点。
2.找出韵脚。
3.说出对”陋室”总的印象。
4.”陋室”为何不”陋” 用文中的话回答。
关键的是哪两个字
“铭”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用韵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
名
灵
丁
经
形
亭
青
ing
馨
“陋室”总的印象?
陋室不陋
四、品读课文,探究学习
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用文中的话回答)具体表 现在那几个方面?
自然环境
优美
往来人物
不俗
生活情趣
高雅
“德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五、悟读课文
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从而来揭示中心其意不言自明。
1、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体展示)
兴: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类比 :
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托物言志:
写法借鉴
根据两种事物某些特征相似推出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
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写陋室不陋,表现了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六、体验升华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人具有这种品质?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
七、写作训练:
借鉴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仿作。
拟定几句座右铭警戒自己。
◆
◆
课文仿写
《大 中 铭》
校不在大,齐备就行。史不在长,
几年就名。斯是陋校?惟吾德馨。
水泥运动场,白褐又分明。严师
出高徒,苦学是捷径。可以怡性情、阅古今。有勤奋之学子,无偏颇之爱心。香炉山下,平桥河畔,人皆云:“大中真行!”
考考你: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