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故 乡》
—鲁迅作于1921年1月 凡是读鲁迅小说《故乡》的人,无不被小说中的环境——故乡所吸引,以及对处于当时那个环境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闰土与杨二嫂,尤其是闰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周树人这位语言大师以他那如椽的巨笔给我们展现了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悲惨的现状,对此我们不仅要了解那段心酸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学习他那生动、深刻的描写艺术。 找一找: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现实中的 故乡回忆中的 故乡想一想:故乡的景色怎样?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 议一议:
二十年后的闰土有
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说一说:“我”为闰土悲哀的理由:
1、外貌的变化
2、与我的“距离”
3、生活的现状
4、精神的麻木
5、寄希望于偶像
——“小英雄”成了“石像”和“木偶人”。议一议:
二十年后的杨二嫂有
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说一说:“我”为杨二嫂悲哀的理由:
1、外貌的变化
2、行为放纵卑下
3、语言尖刻泼辣
——“豆腐西施”成了“圆规” 。课后思考:
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 美好只存于记忆之中,那么“我”对于故乡及故乡的人的未来也唯有悲哀了吗?希望在哪里呢?……
下一堂课我们将重点进行人物个性的阅读(比如“我”)和赏析重点语段,从而揭示小说主题。请同学们课后再加以针对性的熟读。
下课!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