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海燕
高尔基
点击朗读
听、说、读、写
听完《海燕》课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
你感悟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描绘出来。
形式:通过书面表达你的感悟和感受
字数:200字左右
时间:3分钟
教学目标
一、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习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
散文诗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量较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它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形式上,散文诗不分行排列,但它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读起来铿锵悦耳,非常动人。
本文的文体是什么?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
检查预习
1、正音
窜( ) 呻 吟( )
蠢( ) 企 ( )
胆怯( ) 掠( )
甩( )摔( )
号( ) 吼( )
翡翠( ) 蜿蜒( )
2、词语解释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骄傲,这里是极其自豪的意思。
蜿蜒:蚯蚓类爬行的样子,比喻弯弯曲曲地延伸。
掠起:轻轻擦过而举起。
预言家:善于预先知道,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①高尔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痛苦的”。高尔基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苦难而大声疾呼,所以用了这个笔名。
②“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叶,西欧经济危机蔓延到俄国,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贫苦。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那时,正是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杀学生的罪行,于是满腔义愤地写下“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这篇小说描写了一群鸟儿的谈话和争论,用鸟儿的形象来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为什么这部分能发表呢?那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躲过了愚蠢的检查人员的眼睛在这一时期。
理清结构
(一)分段。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的,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描写的。
2、划分层次: (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第1—6段)写海燕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渴望;
第二段(第7—11段)写海燕为暴风雨逼近而欢乐,而号叫;
第三段,(第12—16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即将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描写角度 描写内容 具体词句 形象概括
正面直接刻画 形色
神态
声音
动作
侧面衬托描写 环境烘托
对比衬托 海鸥
海鸭
企鹅
(二)分析海燕的象征意义
1、课文三次描写海燕的英姿,海燕的叫喊,请找出有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海燕是怎样的形象?
勇敢无畏,乐观战斗,不但不畏惧暴风雨,而且呼唤暴风雨的到来或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品味字词
第一段:(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黑色的闪电”说明了什么?)
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黑色”写出了海燕的颜色,“闪电”突出了海燕飞行速度之快和它矫健勇猛的形态。
(2)“高傲”: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有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英勇气概。
(3)“碰”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迅猛高翔,锐不可当。
第二段
(1)“叫喊”, “ 大笑”, “ 号叫” 体现了海燕的勇敢、乐观
(2)“飞翔” 到 “飞舞”更能体现了海燕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
(3)“直冲” “穿过” “碰到” “掠起”体现了海燕敏捷、勇敢、有战斗力。
(4)“精灵”体现了智慧 “深信”体现了乐观、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第三段:“勇敢”、 “高傲”都能体现它的勇敢无畏。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仅仅是写海燕吗?
不是,借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即所谓的托义于物。)除了海燕其他具体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
大海波浪:象征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假装革命、害怕革命的人(胆怯懦弱、逃避革命的人) 乌云狂风:反革命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迅猛发展的革命运动
分析象征意义
了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海燕 革命高潮
海鸥
海鸭 反动势力
企鹅
大海 革命先驱者
波浪
乌云 恐惧革命、
闪电 悲观失望者
狂风
暴风雨 革命力量
练习题
一、改正下列汉字中注错的读音。 波(bō)浪 火焰(yàn) 飞窜(cuān) 胆怯(què) 遮(zhē)不住
蜿(wān)蜒 一晃(huàng)
窜(cuàn);怯(qiè);晃(huǎng)
二、选词填空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 (聚集、席卷、卷集)着乌云。
2.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 (骄傲、高傲、自豪)地飞翔。
3.它们在海上 (窜动、飞窜、飞翔)。 4.雷声 (轰响、轰鸣、震响)。 5.这个 (机敏、灵敏、敏感)的精灵,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 (疲乏、困倦、困乏)。
卷集、高傲、渴望、飞窜、轰响、敏感、困乏。
三、欣赏与感悟
怎样理解“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
理解一、这是革命先驱者向人民群众发出的召唤,饱含着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与期待;它是苦难深重的被压迫人民的心声,充满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坚强信心;它预报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瞻远瞩、
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用这句话结束全诗,富于鼓动性和战斗力,能激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迎接革命,推翻沙皇的
专制统治。
理解二、这是胜利的预言家海燕向人民发出的号召,表现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愿望。这句话充满了对前途的渴望,包含胜利的信心。
四、作业布置
1、以“暴风雨中的海燕”为话题,写一篇立意深刻的文章。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