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模拟试卷(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期中模拟试卷(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1-04 1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红初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2008.10)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20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ùn( )、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
隽永 绮丽 冷jùn( ) ruì( )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B.在第49届世乒赛中,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C.由于气候变暖,夏季气温特别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络绎不绝。
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盐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B.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C.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4.仔细揣摩下面这段诗的内容和写法,再任选一处进行仿写。(3分)
假如冬天 假如春天 假如秋天 假如夏天
你不能感受漫天雪飘 你不能拥有整片果园
那就衔来一枚雪花吧 那就采撷一个果实吧
一枚雪花 一个果实
便足以 便足以
畅想生活的景象 品出人生的滋味
5.默写。(8分,答案不能重复)
(1) ,宵眠抱玉鞍。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晏殊《浣溪沙》)
(5)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7)前天,小徐在人民公园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禁想起陶渊明的:“ , 。”
(8)写出两个描写秋景的古诗句。(不可以是同一首诗里的两句,以每五言或七言为一句)
6、阅读下列选自《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在以后的日子里,国王经常召见我,有一天,我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他对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鄙视,与他超人的智慧不太相称。人不是躯体大头脑就聪明,相反,在动物世界中,蜜蜂、蚂蚁的勤劳、技能和名声都远远超过了一些大动物。国王聚精会神地听我说话,听着听着,渐渐开始对我产生了好感。他要我尽可能详实地说说英国政府的情况,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他效仿的。
(1)文段中的国王是 国的国王。
(2)请你回忆一下,在后文中,国王在“我”向他介绍英国政府的一些情况后是如何比喻“我”的同胞的。请你再据此推断一下,作者写“我”在这个国家里的经历的用意是什么。
二、口语表达,人际沟通的纽带(6分)
7.请阅读下面的图文答题。
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左图是为北京残奥会设计的吉祥物“福牛乐乐”。根据专家建议,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应该更民间一点,更民族一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面对设计者的问题“‘福牛乐乐’是怎样体现出残奥会的理念的”,我应该这样回答:(3分)
(2)仔细观察上图,运用你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揣摩“福牛乐乐”是怎样体现出残奥会的民族性的。(3分)
三、实践活动,自我展示的舞台(4分)
8、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3分)
(1)《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2)《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3)《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四、综合阅读,心灵世界的对话(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题。(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请你赏析。
(1)词中作者借助 、 、夕阳、 、 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 结合,浑然一体。(2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4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稠粥)不充,日昃(日过中午渐渐向西方落下)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连月不开 (2)薄暮冥冥
(3)长烟一空 (4)把酒临风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2.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写出能直接体现“悲”、“喜”之情的词句。(2分)
13.仿照示例的形式,概括写出你对甲文第2段的理解。(2分)
示例:第1段,写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以己悲”伏笔。
14.比较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1)用简要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2分)
(2)《岳阳楼记》选段主要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请仅根据乙文所体现的范仲淹的思想,分析范仲淹对“迁客骚人”的态度。(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4分)
有一位盲人,性格十分开朗,生活十分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盲人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眼睛瞎了,却不觉得丝毫痛苦,这就是由于他调整了比较的对象和方法,用自己的优势去比人家的劣势,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人家的短处,凡事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就不同。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可以从正面理解,也可以从反面理解。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好事中潜伏着坏的因素,坏事中包含着好的成分。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把一切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从不利的事情中寻找美好,提取美好,放大美好。这样不仅能使自己在不利的境遇下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自己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且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的思维有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之分。所谓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即从积极美好的方面去想。所谓弊导思维就是凡事往坏的方面想。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说:“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他又说:“人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大脑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这是一种有害的荷尔蒙……它使人疾病丛生,加速衰老甚至早逝。”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利用利导思维思考问题,杜绝用弊导思维思考问题。
学会利导思维,不只是一个思考的技巧问题,还涉及到人的心态、人的性格和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心情舒畅,往往就能正确面对现实,正视事实,能够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从积极和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反之,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自惭形秽,缺乏自信,甚至悲观绝望,往往容易陷入弊导思维的泥坑不能自拔,甚至会导致自我伤害、自我折寿。我们学会利导思维,就要掌握唯物论和辩证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15.“利导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请依据文章内容给“利导思维”下一个确切的定义。(3分)
16.请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作者提倡利导思维的两点理由。(4分)
17.文章最后一段就学会利导思维涉及的心态、性格和态度方面提出了两种观点,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中的一个观点,并举一事例加以简述。(4分)
观 点:
事例阐述:
18.根据你对“利导思维”的理解,分析下列诗句或俗语。(3分)
(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8分)
二十年前,一个湿漉漉的端午节早晨,我正在村边麦地里用露水洗脸(据说这样可以使人一年都神清气爽),母亲在地头喊我,让我去周大嫂家借把镰刀。
“一大早借镰刀干啥 ”我疑惑地问。母亲微笑着不语,在湿润的晨光中,她的脸上溢满神秘而幸福的光彩。
我一路小跑来到周大嫂家,刚迈进外屋的门槛,就听到屋里传出一阵婴儿清脆的啼哭,屋里的人们低声欢呼着:“生了,生了!”周大嫂的婆婆从里屋出来,满面笑容地摸着我的头说:“贵人踩生,这孩子的命不错……”
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急急忙忙一大早就让我来借镰刀了。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婴儿落地时,谁正巧无意中跨进这家的门槛,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谁就是这个孩子的“踩生人”,而他往往能决定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踩生人是位“贵人”,孩子将来也必定能成为“贵人”;踩生人为“贱人”,孩子将来也必定成为“贱人”。因此,谁家的媳妇将要临产时,这家是不欢迎闲杂人随便登门。显然,我的这次“踩生”有着母亲极大的“预谋”成分。同时我也很清楚,村里人是把我当“贵人”看待的,因为那时我正在县城读重点高中,我去踩生这似乎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可是这非但让我高兴不起来,反而感到给我一种沉重的压力,让我在小小的年纪里,就有了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感。从此,我身上不仅凝聚着全村人希望的目光,而且我的命运还决定着另一个幼小生命的命运。
我学习更加勤奋刻苦了。后来,终于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我考入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外地,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生命的轨迹按照固有的方式在不停地运转:我娶妻、生子,转眼便人到中年。为人师、为人夫、为人父,琐碎的生活,疲惫的身心,几乎让我把曾经踩生的事忘却了。
前不久,妻子下班回家,兴冲冲地告诉我,她已给我联系好一份到一家广告公司搞设计的工作,月薪很高。这和我当教师的工资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我的心开始动摇了。
一个月圆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望着遍地的月光,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早晨,仿佛又听到了那声清脆的啼哭。那是一个新生命对这个世界的宣言,清脆、透明而又激越。接着,这声音又幻化成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我舍不得这个清纯的世界,可又不忍心辜负妻子的那片热心。也许,为了让我踩生的那个生命活得更好,我应该去接受那份高薪的工作。
就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意外地收到一封署名“端端”的信。信中写道:“我就是二十年前被您踩生的那个女孩,因为我生在端午节,母亲便唤我为‘端端’。现在,家乡踩生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您。从小到大,妈妈经常提到您的名字。您是咱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每当村里人提起您,仍是赞不绝口。虽然‘踩生’有着很浓的迷信色彩,但我一直把您作为我成长的楷模,并从小立志,将来也要像您一样当一名教师,不怕清贫,耐得住寂寞,用文化知识的阳光雨露,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踩生’……今年我就要从师范毕业了,我已申请回故乡教书。衷心感谢您,二十年前,您为我踩生……”
端端还随信寄来一张照片,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子,像二十年前的那声啼哭一样清纯动人。
我的心震颤了。
月光下,我把“踩生”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又让妻子看端端的来信和照片。妻子沉默了,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很快,我给端端回了信。信中说:“二十年前的那个端午节,我为一个女孩‘踩生’,可我没想到,二十年后,这个长大的女孩又来为未老先衰的我‘踩生’了。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回到故乡,再用故乡麦田里的露水洗把脸啊……
把信投进邮筒的一刹那,我的心就像走进了绿色的春天,豁然开朗了。
19.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的两件事。(4分)
20.文章开头写道“我正在村边麦地里用露水洗脸”,结尾写道“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回到故乡,再用故乡麦田里的露水洗把脸啊……”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说出“我”两次“洗脸”的意图。(4分)
21.文章第二段写道:“母亲微笑着不语,在湿润的晨光中,她的脸上溢满神秘而幸福的光彩”。此时的母亲一定心潮澎湃,请发挥合理想像,以“母亲”的口吻,写出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22.在“高薪的工作”和“清贫的教师”之间,“我”并没有直接作出明确的抉择,那么,你认为“我”会作出怎样的抉择?请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回答并简述理由。(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踩生”的理解。(4分)
踩生,或称踩门,是流行全国的民间生育习俗。江南地区多视踩生为能给新生儿带来好运的吉庆之事。民俗学家仲富兰曾回忆少年时代应邀替邻家踩生的往事,其原因便是这户人家妇女有喜时,他曾去拜年,祝贺“早生贵子”,结果当真生了一子。做父母的坚信这是祝福的灵验,在选择踩生人时,便向他发出了邀请。(《现代民俗流变》上海三联书店)
和主人家欢迎踩生的现象相反,还有很多地方流行着拒绝踩生的种种禁忌。如清康熙《隰州志》记载,“初生子,禁生人入室,(门上)插稻,男二,女一”。这样做的缘故有多种解释:一说是怕踩生者“踩断”或“带走”产妇的奶水,使婴儿难以存活;一说是怕“外鬼”趁机闯入,勾走新生儿弱小的灵魂。
五、个性创作,感悟生活的窗口(70分)
24.阅读顾城的诗,根据要求作文。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牵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驶过/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样美丽/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寻找一盏灯,请以“寻找一盏灯”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正红初级中学2008∕2009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08.11)
一、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20分)
1.(2分)
2.B(2分)
3.C(2分)
4.不设统一答案。(3分。内容和句式各1分,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一点欠缺扣1分。)如:
假如春天/你不能沐浴和煦阳光/那就邀来一缕春风吧/一缕春风/便足以/吹开生命的花朵
假如夏天/你不能畅游浩瀚海洋/那就掬起一泓清泉吧/一泓清泉/便能够/淡泊一生的沉浮
5.默写。(8分,答案不能重复)
6.不设统一答案。(3分。第一人称;根据名著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突出自己适合该岗位的优势;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一点欠缺扣1分。)
二、口语表达,人际沟通的纽带(6分)
7.(6分)
(1)“牛”扎实、勤恳、坚韧、永不言败,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与残奥会“超越”的理念相契合。
残奥会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融合、共享”的理念相一致。
牛,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与希望。
要有称呼语。(3分)
(2)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福牛乐乐”的造型非常得当,“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它既有白描,又有黑色线条勾勒,整个形象协调统一。设计方案吸收了中国民间版画、年画与玩具的造型与设计风格,并结合现代卡通造型的特点,体现了传统民族风格、大众情趣与时代气息的完美结合。(3分)
三、实践活动,自我展示的舞台(4分)
8.(4分)
(1)如学生复习会感到目标明确,学生会感到这样考试主动,互相考兴趣浓等;
(2)如可以从文学常识,易错字,实词,虚词,通假字,翻译句子和背诵等方面考察。
四、综合阅读,心灵世界的对话(50分)
(一)(4分)
9.(4分)
(1)曲、酒,落花、燕子 情景或景情
(2)①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②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③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④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二)(15分)
10.(4分)
(1)放晴(2)迫近(3)全(4)面对
11.(2分)
12.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2分。各1分。)
13.第2段,写景明则喜,为下文议论“不以物喜”伏笔。(2分。形式基本一致,意思对即可。)
14.(4分)
(1)范仲淹勤苦学习不忘天下。(2分)
(2)范仲淹反对迁客骚人因景物之异而触发的悲喜之情,反对这种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提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迁客骚人之所以如此正是缺少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分。围绕用范仲淹的这一政治思想分析二者之为,表明范仲淹对迁客骚人的态度即可。)
(三)(14分)
15.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的一种乐观的思维方式。或从积极美好的方面去思考问题的一种乐观的思维方式。
(3分。明确思维方式1分,说出特点2分。)
16.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利导思维有利于激励自己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从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的区别来看,利导思维有益于身心健康(4分。各2分。)
17.观点:开朗乐观的人往往就能正确面对现实,从积极美好的方面思考问题。
心胸狭窄,缺乏自信,悲观的人往往容易弊导思维,自我伤害。
事例阐述:不设统一答案,能举出事例围绕观点阐述即可。(4分。观点2分,事例阐述2分。)
18.(3分)
(1)面对岷山,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眼前的困难,表现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是一种有益的利导思维。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是用过去经历的痛苦经验来推论当前发生的事端,陷入弊导思维的泥坑不能自拔,容易导致自我伤害,处事失败。
(四)(18分)
19.①20年前,“我”为刚刚出生的端端踩生;②20年后,端端的来信为“我”,坚定了我继续做教师工作的决心。(4分。意思对即可。)
20.第一次:使自己在一年中都神清气爽;第二次:用故乡的清纯与朴实,洗去污垢,净化心灵。(4分。意思对即可。)
21.能突出母亲“自豪”与“幸福”的心理,想像合理即可。(3分)
22.我认为他仍然选择了做“清贫的教师”这个工作,从结尾段可以看出:“我”告诉端端,自己在端端的感召下继续选择了教师工作,这个决定使“我”心情格外舒畅,就像战胜了冬天的严寒,走进了绿色的春天一样。(3分。意对即可。)
23.不设统一答案。要点:①带有很浓的迷信色彩;②寄托了人们祈求吉运的美好愿望与祝福;③在有的地方认为踩生会招灾惹祸;④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为孩子的成长树立楷模,并从小立志,发愤图强;⑤欢迎踩生或拒绝踩生,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两者恰恰分别体现了人们对新生命降临人世的祝福和人类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和长辈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两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生殖文化的两大特点——对生命延续的期望和对生命中断的恐惧。(4分。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理解,合理亦可给分。)
五、个性创作,感悟生活的窗口(70分)
24.一类卷:65-7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59-6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53-58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46-52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4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