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功夫 —— 完形填空篇
【解读完形填空】
高考完形填空是一种立意新、要求高的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能力,特别是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考生必须聚精会神地阅读全文,尽可能地利用短文中的信息词、信息句去猜测推断意思,理解线索,弄清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地理解整篇文章。为了选出正确答案,必须从字里行间寻找能够利用的一切线索,如书写和形态变化线索、词汇线索、句法线索、社会文化线索、上下文线索,进而根据有关线索(信息)进行猜测,然后作出合理的推断。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主要特点:?
1.重在考查考生快速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
在完形填空题中人为地设置了很多空格,文章看上去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这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答题时首先必须跳过空格,快速领悟文章的主旨。只有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保证思路连贯,理解不偏离文章的中心。这种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
2.侧重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指根据文章的主旨,通过上下文暗示,对整个文章、整个段落或整个意群或整体文意的把握。?
只有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才能选出既符合语法又符合文意的最佳选项。?
3.刻意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
具体地说,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把握完整句子、意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摸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理解文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4.重视考查考生的深层感悟能力。
完形填空的考查具有深层次探询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也要理解其深层含义。挖掘文章深层含义的过程,也是深层理解文章大意的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5.注重考查考生排除干扰、辨析词语的能力。
从上述几个主要特点可得知:高考对完形填空的考查,更接近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实质上是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完形词义。只有整体上理解文意,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应试策略剖析】
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对考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考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读懂全文、领会要领、把握作者意图、推断文章内涵,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各种常识选出适合语境和文意的词语。完形填空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去解题,可以提高得分率。一、把握正确步骤,注重文章首句?
做完形填空题应分三个步骤:?
1.通览全文,领会大意
文章第一句往往是全文的关键句,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大致了解全文的概貌和作者的立意。第一句的时态往往确定全文的基本时态,它的句意往往为全文提供中心信息。第一句一般不设置空档,考生应该充分利用此句的标示作用,并将它作为一个解题的突破口,据此展开思维。细心地阅读了第一句后,应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体裁、背景、内容、结构,以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对空档部分要进行猜测。这种快速阅读应当在三分钟内完成。?
2.逐句细读,确定选项
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建议考生在掌握文章大意后,逐句分析,根据上下文意义,选择语法正确、词义贴切的选项填入空档。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文脉走势和作者口吻,不能单纯地凭语法知识解题。必须根据语篇意义选择答案。虽是逐句阅读,还需要前后连贯。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3.校对检查,更改不合理、不妥帖的答案
这是做完形填空题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考生容易忽视的步骤。检查过程中要注重所选答案的合理性。如果没有上下文信息的依托,就缺乏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答案的妥帖性。完形填空题重点不是考查语法知识,因此,大多数题从语法结构上讲四个选项都是对的,但根据上下文意义最贴切的只有一个。符合文章内涵、符合作者意图的才是最贴切的。完成这一步骤需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
二、逻辑贯通,搭配遣词
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题几乎没有单纯的语法、词汇题,必须借助于对上下文含义的理解才能解题。每道题在文章中都能找到信息依据。文章都是前后连贯、符合逻辑地向前发展延伸的,因此在解题中必须把握文章的走势,揣摩文章字里行间的意义,选择与文章思路或作者意图相吻合的选项。例如:上文有因为,下文必然有所以。上文有其然,下文必然有其所以然。上文、下文从两个对立的方面阐述,中间可能有一个转折词。上文、下文都从同一角度阐述,中间可能有一个并列连词。如果用一些形容词修饰一个人,用and连接形容词,那么这些词或者都是褒义词,或者都是贬义词。如果用but连接形容词,必然是一部分是褒义词,而另一部分是贬义词。做完形填空题必须首尾相顾,甚至文章的最后一个空档也要连贯上文所有的内容。
完形填空题的题目有40%涉及到搭配遣词。在设置题目时,命题者会在搭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充分考虑考生可能进入的误区,设置迷惑选项。有些选项填上去似乎符合上下文,语法也对,但搭配欠妥,不太合理。这种搭配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形容词与被修饰名词的搭配、副词与被修饰动词的搭配、介词短语搭配、动词短语搭配、固定短语搭配等。例如:根据上下文要表示妒嫉某人,用admire sb就不妥,而要用envy sb。即使表示钦佩,用admire sb sth也不妥,用admire sb.for sth.才对。表示由某人负责,到底用in charge of还是用in the charge of,要看"某人"是放在前面作主语,还是放在后面作宾语,前者有主动含义,后者是被动意义。当然有很多题目是文章意义和搭配遣词掺和在一起的,这对能力要求就更高。
三、先易后难,善于返回定论?
完形填空题总体难度是较高的,但20个空档中,容易失分的也仅有四、五题,大多数是中档题和低档题。因此,在解题中要注意解题速度,不可为一道难题而苦思冥想,耗时太多。应该绕道而行,先做下文容易题,也缩小了思考的范围,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在
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当20题已经做了16题时,剩下的4题就可以从容应答。对于有的难题一时难下定论的,有可能在做完后面的容易题后,你会前后连贯,恍然大悟。有一些题目在上文难以找到信息依据,考生无论怎么思考都是枉然。这时必须读下去,在下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后再返回定论。有时上文已选定某一项,但下文解题中,发现上文那个不妥,不符合逻辑,也必须返回定论。不善于返回定论,就难以做好完形填空题。 ?
除了按照上述三个原则解题外,平时对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较高的基础上,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才能充分得以发挥,产生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