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浙江省杭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爱莲说(浙江省杭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1-13 20:15: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爱 莲 说周敦颐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fán多唐代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沾染洗涤美丽而不庄重树立亲近而不庄重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Yī叹词Xiǎn少,难得应当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人有几个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采 菊 东 篱 下悠 然 见 南 山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世人为什么喜爱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
子形象。
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何要写菊
花和牡丹呢?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鲜)(众)(无)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突出)颇有微词十分轻蔑自视清高以花喻人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献媚权贵托物言志花之君子2.中通外直2.胸襟磊落 不蔓不枝豁达正直3.香远溢清3.美德可以永远传播4.亭亭净植4.仪态端庄,气节高
尚,令人尊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花之君子荷情荷韵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 《离骚》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贾宝玉——晴雯 《芙蓉女儿诔》林黛玉——风露清怨【蘇幕遮】宋 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