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文档属性

名称 桥之美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1-12 22: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桥之美吴冠中 和谐( ) 点缀( )纤( )细
煞( )风景 孕( )育
xiézhuìshàyùn1.美感:2.史诗:3.驻足:4.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检查预习xiān一、注音:二、解释词语: 名、时、地、评、成就检查预习三、小组内交流作者有关情况:速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请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看法的语句。)整体感知 1.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在第四段主要举了哪些例子?1.乌镇苇丛上的石桥 2.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
苏州的宝带桥4.形式独特的风雨桥 桥之美,美如画。联系课文
说说你最欣赏这几幅画中的
哪幅?为什么? (图)研讨探究乌镇苇丛上的石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风雨桥联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为什么?江南乡间的石桥
小桥
乌镇石桥
江南石桥
长桥卧龙
风雨桥
画中桥
索桥
桥 环境
流水、人家密密的苇丛细柳拂丝湖水苍茫飞瀑流泉街头市集高山峡谷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源于桥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小结桥之美 桥之美在于周围环境的衬托
五亭桥桥之美在于周围环境的衬托第一部分:点出说明对象:桥点出说明角度:美第二部分:3段:总说自己爱桥的观点4段:桥在一定环境中的形式美5段:桥在虚实中的形式美6段:桥无环境衬托不美正面反面第三部分:现实中的桥之美虚拟中的桥之美普通意义中的桥之美研讨质疑 合作探究 小组内互相质疑、答疑,并将最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和仍有疑惑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中国石拱桥》《桥之美》  从美学角度发掘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语言生动,文字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
用科学、平实的语言进行说明介绍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的区别:小结 本文通过说明与描写结合的方法,具体阐述了自己对“桥之美”认识和看法,揭示了美学原则和意义,从而赞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作精神. ㈠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依作者:看“桥“美在何处? ㈢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
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㈡桥也具有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美学作用。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学巨匠 。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巨大影响的画家.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吴冠中一生创作甚丰,其油画、水墨、彩墨、水彩、速写及艺术理论等均造诣极高。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显得舒畅,石桥与苇丛
构成鲜明的对比。江南乡间的石桥石桥与细柳配合 显得和谐统一苏州的宝带桥长桥与水面配合,
打破了单调感。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风雨桥是古代山水画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